春满南国多少季,百年花市几番新

     讲述一段记忆,重现活色生香的花事历史,沉淀一种文化,孕育新旧交融的乡土情怀。经历世事变迁,花市在岁月的洗礼中弥久愈新。恰是映月辉星人与醉,香风十里任徘徊,莫道人间春尚早,沧桑过后正芳菲。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广州位于北纬22°26ˊ~23°56ˊ、东经112°57ˊ~114°03ˊ,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偏北,同时濒临南海,使其归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如春,光能和雨量充足,土壤湿润,有利花木的生长。

 二.种花爱花的悠久传统

     广州爱花和种花的历史可溯至二千多年前。

     郑安期的传说是广州古代最有名的神话传说之一。传说郑安期原是山东“千岁翁”,卖药东海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渴望长生不老,找到他。他不肯,并跑来广州,在白云山找到了“九节菖蒲”,用以治病救人。秦皇知道后,迫他献药。郑便服下九节菖蒲升天而去。以后,广州人为纪念郑安期,便以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四日为“郑仙节”,又称“菖蒲节”。

     据记载,汉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国,对广州(时称“番禺”)人民嗜花如命留下深刻印象。当时他带来的礼物中就包括了广州还没有的一些花卉,如著名的素馨花。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南越,中原和岭南的交往得以加强。汉武帝从广州引进了桂花、凤仙花(即指甲花)、菖蒲、留术子等在长安的扶荔宫种植。这是广州花木进京的最早记载。

     一千多年前的广州花事,在中国最早的地区性植物志《南方草木状》中早有描述:“春华者冬秀,夏华者春秀,秋华者夏秀,冬华者秋秀,其华竟岁”;又书中著录了的81种花卉、奇果,其中不少品种就产于广州。

     约从隋代开始,芳村花地的农民就以种花为业。南汉时,花地以盛产素馨、茉莉花而著称于世。花地又是“花园之乡”,明万历年间已出现“花园楼台数十,栽花木为业”的景况,到清代有“八大名园”。清末和民国时广州有“人日游花地”的风俗。

     “素馨之乡”庄头历史上是包括现今海珠区的南石头、瑶头、庄头、南村、小港、五凤村等。据记载,南汉国(918~971)时,庄头的村民多以种素馨花为生,有“素馨坡”地名。民间又有素馨传说:五代庄头有位叫素馨的种花姑娘,非常喜爱耶悉茗(素馨花的原名)。后被选入王宫,为刘王所宠。素馨姑娘在宫中病死后,墓园里种满了耶悉茗花。南汉王朝结束后,村民将素馨姑娘的坟迁回,三天之后,新坟头竟长满一簇簇耶悉茗。为纪念素馨姑娘,人们把耶悉茗改名“素馨花”。

     据说素馨被选入宫后,刘王为搏美人一笑,宫中花园都种上耶悉茗,宫女也要配戴此花。三千宫女每天起来梳洗之时,花瓣顺水飘流,便有了“流花桥”的典故。

     广州很早就是对外口岸,因此不少花木是从海外移植的,形成广州花木很浓的“海味”,宋代广州有不少花卉运往汴京出售。宋诗人余靖就说过广州西园“花多外国名”。

 三.除夕花市的形成

     唐代有广州卖花船的记载,张九龄(678~740)有诗句“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写的就是广州城西郊今流花湖西华路一带时称古兰湖上的卖花船,津亭在今天的西场。花贩的记载则见于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素馨花,广州最多”,花贩们“以竹丝贯之,卖于市,一枝二文,人竞买之。”

     迎春花市是从常年性的早期花市发展过来的。早期花市最早是明末清初形成的花地大策花市,地点在花地观音庙,称“花圩”,每晚12时开市,黎明前收市,故又称“天光圩”。花贩在收市后将花再运到省城广州摆卖。

     早期的常年性花市还有以零售为主的城门口花市,其中五仙门市场最有代表性。五仙门遗址在今海珠广场西侧艺景园。花客们从河南买到花后用船载至此上岸,再拿到各个城门口摆卖。五仙门对岸河南的码头因此得名为“花渡头”。

     藩署前和双门底花市是一个由常年性经营向一年一度除夕花市过渡的花市。“藩署”即布政使司衙门,在今省财政厅。据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续修南海县志》记载,藩署前已有了常年性花市,并有了“岁除尤盛”、“每届岁暮,广州城内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等特点。该花市后迁到双门底。

     1918年拆掉拱北楼,藩署前双门底一带更开阔,游人更多。到20世纪20年代,一年一度的除夕花市最后在今越秀地区定型,永汉路(后改称汉民咱,原双门底,今北京路)除夕花市便成为广州最早的年霄迎春花市。与从前不一样,年宵花市只限在过年前的几天摆卖。鲜花销售形式与晚清大体相同,但鲜花品种增加了,摆卖的有秋菊、月季、金桔等三四十种,以春节应节品种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