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教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专栏>新闻>越教快讯
越秀名师荟 | 成艳萍:教育的根本是人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11-27 14:52 字体大小:A+大A中A-小

  成艳萍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青年岗位能手、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市名教师,广州市教育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因工作出色获广州市人民政府记二等功。

  1997年8月,一名怀揣着教育梦想的青年人从广州大学毕业进入了越秀区的一所小学,成为了一名老师。在这里,她一干就是27年,从一名普通老师到学校领导,从一名上课还茫然无措的青年人到学科名师,她就是在越秀教育沃土上培养并成长起来的学者型校长——成艳萍。

  在教育生涯中,她一直秉承“教育的根本是人”这一宗旨:学生是我们培养的人,教师是培养人的人。因此,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了她执教以来不断努力的方向。

  第一个“人”:力学笃行,自身成长

  人们常说,要教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成艳萍认为,要教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江的活水!只有自己专业过硬,才能带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成艳萍生物教育本科毕业,有着丰富的生物、物理、化学知识,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7年来,她坚守教学一线,开展科学教学和科技社团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她认真对待每一堂科学课。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反复阅读教参,仔细回忆以前听过类似的课例,寻找可借鉴、可学习的地方,再三考虑适当的教学方式。课上,用灿烂的笑容、生动的语言,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家事国事天下事伴随着风声雨声读书声走进教室;让书本上的铅字,跳跃成大自然的花红柳绿、鸟兽虫鱼;让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穿越过去和未来,关注个体和社会,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脉搏!课后,认真反思课堂情况,不断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每一堂课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1998年,刚刚转正的她就成为了越秀区教龄最短的教坛新秀。2005年,她代表广东省在全国小学科学课程教材教法研讨会上,执教观摩课《运动与天气》,其提倡的生活化科学教学模式第一次在全国初露头角。2019年,在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研讨会及全国小学科学特级教师及名师论坛上执教示范课《丹顶鹤生活在哪里》,这堂课之后入选《学习强国》的“空中课堂”专栏,被推荐给全国六年级学生学习。这节课以学生生活为科学教育的起点和终点,是基于科学本质的小学科学教育“L-SEI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最好体现。

    第二个“人”:示范引领,教师成长

  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让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作为教育部国培计划、广东省三区骨干教师项目的培训教师,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及新疆、西藏、贵州等十几个省、区、市。作为两届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她走遍了广东每一个地级市,致力于推动科学教育全面进校园,针对本学科以兼职教师为主的现状,让他们愿上、会上、上好科学课,全力保障每一个孩子“学有所教”,努力实现“学有优教”。与广大同行共同成长,她为推动公平而有质量的科学教育而不断努力着。

  作为一名校长,成艳萍工作过的多所学校校情差异很大,无论来到怎样的学校,她都认为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够实现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于是她提出“人人可为,人人有为”的教师成长理念,精心为每一位教师设计符合自身的专业成长道路,让每一个教师看得到希望,做得到努力,够得到目标,打破职业倦怠的瓶颈,齐心协力促进学校跨越式提升。在她的努力下,她工作室的成员、学校的教师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培养出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在各级类比赛中屡获佳绩。  

  第三个“人”以心育人,学生成长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习科学对于孩子的意义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而在于努力探索未知,学会解决问题,长大了成为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因此,成艳萍努力开展有意义的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科学教学中,她用研究者之心搭建教学之梯,对于潜能生,她善于抓住学生的特点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重拾学习的信心;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她带领学生开展科学课外专题探究,学生的科学探究成果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也培养出“全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全国少年牛顿科学奖”获得者和“南粤优秀少年”等优秀学子。在科技活动中,她致力于科学学科融合,德育整合,结合特需儿童开展科创、模拟飞行等融合课程,挖掘学生潜能,以特色课程促进各类学生个性发展,帮助了一大批特需孩子融入集体,实现了育人的最大效益,受到《广东科技报》等的争相报道,《南方都市报》《广州越秀发布》都以《以母亲之心善待每个学生,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做了专题报道。

  教育不仅关乎传授知识,更是关于塑造人、启发人、关怀人的事业。就像成艳萍总说的,“通过不断提升自我、携手同行和培养学生,我们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教育!”

1.jpg2.jpg3.jpg4.jpg


阅读次数:-
分享:
打印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