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凯
幼儿园高级教师,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幼儿园名教师培养对象,广东省许凯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许凯一直记得一件小事。一个入园时间不长的小班孩子,有天早上回园迟到了。他坐在自己位置吃早餐时,其他孩子已经陆续开始餐后活动。保育员老师为了腾出更多桌子方便吃完早餐的孩子们开展桌面游戏,就把这个孩子的早餐移到了另一张桌子上,让他和其他小组的孩子共用一张桌子。这个孩子坐下来,就开始哭泣,不愿意再进食早餐了。保育员老师讲道理、安慰甚至喂饭都不管用,孩子表现出情绪低落、行动不配合。许凯观察到这一情况,询问孩子是否想回自己位置就餐,孩子点点头。于是她和保育员老师把孩子的早餐移回到原来的桌面上,孩子坐回自己的位置,很快就调整好情绪,把早餐吃完了。许凯表示,“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每个孩子在自己位置上都有贴纸标识,这让他有安全感。现在要换个位置吃早餐,在大人看来是简单的事情,有的孩子却可能会感到焦虑。”这件小事也让她认识到,理解孩子是开展教育的前提,而这份理解既要来自专业知识,也要有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
结缘幼教
对许凯来说,与幼儿教育结缘似乎是早就注定了的,当年填报高考志愿,她唯一选择的师范类志愿是一个叫做“幼儿教育”的专业,只因“幼儿”两字触发了来自童年的各种美好记忆。这个出于直觉的决定,影响了她未来的专业发展和职业道路。
大学毕业后,她考入华南师范大学读研,继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知遇恩师、行伴同门。走出大学校门,她走进了幼儿园大门,成为当时硕士毕业后选择在一线工作的少数人。经历了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带来的迷茫与思索,也经历了与孩子们温暖互动、与同事们共同成长带来的快乐与启迪,专业智慧逐步增长的同时,她更加坚定了在学前教育领域耕耘的信念。
在幼儿园工作十年后,她成为一名学前教育的教研员,投身区域学前教育教科培工作。又一个十年的磨练,使她逐渐从一名教研“新兵”,成长为一名更加成熟的教学研究者、指导者和服务者。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教研、培训、课题研究,她和园长、老师们一起探索学前儿童成长与教育的密码,持续着当初结缘幼教时对于童年的那份好奇,也收获着专业上的一次次成长。
共赴星河
在一次到幼儿园的调研中,许凯看到一间民办园的班级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她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园长说:“多亏了之前您的那个面授课程,组织我们到幼儿园看现场、大家一起研讨,还给了一份自评表。我们学习后又组织老师们学习,逐步进行了环境调整。小朋友们对现在的班级也更喜欢了。”这件小事让许老师感受到,教研培训应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服务一线是教研员的专业价值所在,带领更多人共赴专业成长之旅是美好而有意义的事业。
2024年许凯成为广东省幼儿园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与省内十多位入室成员及一百多位网络学员结成学习共同体。许凯和大家分享关于学前教育教学的思考:学前教育教学是一种生活性、游戏性实践,弥散地发生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在各类活动中贯穿游戏精神;学前教育教学也是一种情感性、智慧性实践,没有师幼之间高质量的情感联结和认知互动,就没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许凯希望借助“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打造有温度、有质量的工作室学习共同体,重点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贯彻落实,引入省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专家资源,发挥工作室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分享、交流,增进学员互动,促进学员个人反思和实践改进,也带动学员所在班级或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
在工作室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们携手共进、蓄能成长的三年时间里,许凯将带领大家努力实现工作室建设的目标:
01在“师德好”上做示范
始终牢记教育初心、育人使命,持续加强师德修养,保持对学前教育的赤诚之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02在“业务精”上做示范
加强对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加强对一线的帮扶指导,努力形成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厚度的优秀研究成果。
03在“能力强”上做示范
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苦练内功、增长才干,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
04在“善创新”上做示范
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在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运用新理念、新方式、新技术、新手段,研究解决学前教育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探索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大道不孤,众行致远,
许凯和她的团队将
聚势赋能、笃行不怠,
共赴学前教育的绚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