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教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专栏>新闻>越教快讯
百年古榕发新枝 “岐黄薪火”代代传——广州市教育局局长陈爽一行到越秀区朝天小学开展调研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7-16 14:30 字体大小:A+大A中A-小

  夏日的广州虽然高温蒸腾,但位于越秀区的百年朝园在一声声稚嫩清脆的粤语声和一丝丝中药微熏的幽香中送来阵阵清凉。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爽,越秀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邹卫红,广州市教育局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处处长刘琦宝、基础教育处处长李晓云、体卫艺处处长孙立新,广州市中小学生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主任戴秀文一行到越秀区朝天小学开展考察调研,在参天古榕下与同学们展开了一场中医药体验之旅,以推进广州市少年儿童和少先队事业实现新发展,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调研组首先参观了校史馆,感受到朝天小学160年办学历史的深厚底蕴。学校前身是清政府1864年创办的广州同文馆,与京师同文馆同宗,是广东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校秉承“弘毅日新”精神,开素质教育先河,近十年来,坚持“全人教育”办学理念,关注学生“健全人格”“关键能力”,2019年9月在全国首创设立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小学),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随后,调研组来到绿荫如盖的操场——3株参天古榕已屹立近三百载,依旧苍翠欲滴,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与校园共生,陪伴一代又一代朝天学子。只见孩子们在树下早操、观鸟、吟唱粤语童谣,用中药作画,调研组好奇地上前观看。二年级同学向客人展示手中的拼贴画:“我正在拼一株大榕树——熟地做土壤,黄芪是围栏,灵芝当树干,远志作树枝,人参、甘草像树叶,老师看我拼得像不像?”越秀区朝天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孔虹说:“学校长期重视中医药知识传播,孩子们人均‘杏林小学士’。”

  调研组移步“耕读双馨室”,一阵艾草燃烧的清香扑鼻而来。这里是“岐黄薪火”红领巾小社团的中医药研学基地,该社团以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医与体育、中医与饮食、中医与科创等主题,引导少先队员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经过四年的学习,少先队员们早已对中药辨识、穴位经络、护脊护眼、饮食养生的知识如数家珍,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少先队员们向调研组现场展示了如何把在校园药圃里亲手栽种的艾草挑枝、打绒,卷成艾条。四子中药热敷包、中药养生茶饮、中草药面膜、中药研磨小机器人摊位都让人惊喜连连。陈爽在体验了同学们提供的艾灸疗法后更建议,学校今后可以把家长也请进来,让孩子给父母做艾灸,教会父母为孩子做穴位推拿,实现体质健康和亲子和谐的双促进。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少先队员家国情怀,朝天小学于2020年成立“岐黄薪火”红领巾小社团,常态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并由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担任社团校外辅导员,社团现有二至五年级少先队员131人。孔虹表示,接下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充满活力、坚强有力的新时代少先队组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区一直以来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构建思政引领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方式多样、深入校园、少先队员们喜闻乐见的非遗传承活动,教育引导粤港澳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目前区内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市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或非遗传承基地22 所,累计培育特色项目34个,创新打造非遗文化红领巾小社团 66 个。

1.jpg3.jpg4.jpg6.jpg


阅读次数:-
分享:
打印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