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202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在越秀区教育局一楼礼堂召开。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晓,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德松院长、朱小群书记、郑虹副院长、黄健华副院长,局小幼教科林翠微科长,小学学段全体教研员以及各小学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黄健华副院长主持。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晓程老师做了《聚焦新课标践行新理念铸就大思政》的主题分享。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聚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李老师从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评价、实施六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下要让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要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国梦携手开启新征程。
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员李伟超老师作题为《立足核心素养理解课程标准实施行动计划》的专题分享。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练、赛”为抓手,以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为中心。李老师倡导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小学语文学科教研员刘敏老师作题为《赴一场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的主题分享。刘老师从“纲举目张”与“守正创新”两个方面阐述了核心素养统领下语文新课标的重要变化,以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课堂教学建议。她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核心素养在新课标中“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的统领地位,立足核心素养重点解读了六大学习任务群,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应该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她建议一线教师应以守正创新的态度开启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小学数学教研员冼颂华老师作题为《数学新课标理念浅解》的发言。从数学新课标的五大课程理念、四个观念转变,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新课标的见解:“三会”是核心素养的最高位内涵,本次课标确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在教学中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在实施中要注意观念的转变,倡导大背景、大单元的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开展任务式学习、跨学科学习、实践性学习,加强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小学英语教研员李霓虹老师作题为《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路径探索》的发言,从新课标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要求的角度,阐述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概念及设计方法,提出了越秀区在小学英语学科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她建议学校应该建立学科间的关联,开展跨学科教学,在教学中要有学科统整、协同育人的主题教学设计路径,才能真正实现跨学科主题教学。
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周营老师作题为《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浅析》的主题发言,围绕教、学、评三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之下音乐课程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应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过程中应结合课堂、作业、期末进行综合评价,借助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积极、扎实、有序推进新课标的落地。
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员麦振宇老师作题为《让“立德树人”的美育路径看得见路,见得着人——艺术新课标美术育人方式的改变》的专题发言,分享了新课标中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突出改变: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人的教育,以任务驱动方式来实现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明确具有核心素养的人的学业质量是什么样的。在新课标理念下,美术课程育人有目标,有过程、有方法,有评价。切实做到在落实立德树人的美育旅程上,有路、有人,有故事。
劳动学科教研员向艳老师做了《落实劳动教育突出育人本质——新课标理念下劳动课程如何有效实施?》的专题分享,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区域、学校、教师等不同层面提出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走好三条路径,充分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合力,培养具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科学学科教研员徐莉老师作题为《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科学教育》的主题发言,围绕着科学与科学课程性质、新课标特点与变化、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科学教学着力点、课标培训与行动思路四个方面讲述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她建议教师们要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要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亲历科学学习的过程。
学科新课标解读后,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晓进行了小结发言。陈晓指出,今天的会议秉持课标新理念,积极实践“五育”融合,以道德与法治学科开场,强化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导向,体育与健康学科紧随其后,彰显了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而之后的各学科课标解读,均凸显了义务教育素养为先的教育理念。陈晓勉励在座的越秀教育人加快学习和实践的步伐,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的出台,核心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更加明确,聚焦核心素养、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将成为今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大方向。
随后,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健华做了题为《新课标理念下的提质策略》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只有落实课标教学新要求,才能促进教育者专业发展,从而达到教学提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黄健华提出,在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要着力于“教·学·评”一体化研究与实施,全面提高评价素养。要以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推进,以数据深度运用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区域层面要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教研员的教学指导力、教师的课堂实施力三方面有机结合,促进教育者专业发展。在报告中,黄健华还展示了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诊断性调研的数据反馈,期望各校把脉数据、科学归因,在新学期精准施策,继续推进“减负提质增效”工作。接下来,黄健华对新学期的各项重要工作做了整体部署,强调了新学期将要开展各项教师专业素养赛事,以赛促研,促进我区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接着,越秀区小幼教科科长林翠微以“回顾-聚焦-展望”为题作了专题发言。林翠微首先回顾了过去一学期的工作,用数据总结成绩,谈了三点不遗余力:满足学位需求不遗余力,落实双减精神不遗余力,疏解民困民忧不遗余力。接着聚焦当前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两个追问:变与不变。课程设置在变,教学评价在变,但是,坚持核心素养全面育人、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区域与学校优秀经验不变。林翠微指出,教育部门要各司其职,教研院做好理念引领、教研服务、质量监督,将教研工作抓准抓实抓细,创设和利用各种平台,服务与成就教师,全面提高越秀区教育教学质量。校长们要举旗子,结网子,压担子,定尺子,推动全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后,林翠微科长展望了新学期的工作,提出要以四个“抓”规范管理促高效提质。一抓常规督导,掌握真实状况,提出诊断路径;二抓模式提炼,办好四个现场会,辐射全区小学;三抓教学教研,幼小衔接攻坚项目全面铺开;四抓服务瓶颈,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上新台阶。
“师者荣光,你们值得拥有!”林翠微在讲话结束时,代表小幼教科向全区小学校长、老师、教研工作者致以真切的节日祝福。暖心的祝福增强了越秀教育人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后,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德松作总结。程院长指出,今年是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地后第一个学年,如何让新课程理念落地生根,让理念转化为行动,各校还要加强校本教研,加强科组、备课组建设。教研院是教师成长引领者、科学决策参谋者、学校发展服务者,一定会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诊断、精准服务。在“十四五”规划中,越秀教育的总目标定位为:省内一流、全市前列、越秀特色。程院长向在座的各位校长表示,越秀教研人一定与各校共同奋斗,擦亮“学在越秀”的金字招牌。
心有所向,行必将至!新的学期,越秀教育人将以课标引领征程,以责任激发担当,以实干赢取成绩,为小学固基工程奉献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