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教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专栏>新闻>越教快讯
创新课堂教学,共享名师资源——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越秀实验区五月成果交流活动顺利召开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06-09 17:36 字体大小:A+大A中A-小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三个课堂”推动广东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的通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为大力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越秀实验区及广东省“名师课堂”越秀实验区建设工作,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越秀实验区成果交流展示系列活动之五月份课例展示活动在越秀区中星小学、铁一小学、云山小学、署前路小学4所学校顺利召开,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跨学科融合等共9节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名师课堂课例。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同步直播至广东省“名师课堂”越秀实验区帮扶对象、新疆疏附县、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贵州省安顺市平坝自治县、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连南县、广东省湛江吴川市、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等对口帮扶地区,加强校际研修交流,落实“双减”政策。

  一、学科融合创新应用,技术赋能五育并举

  5月27日,越秀区铁一小学郭敏敏和刘莹老师共同展示了融合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数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课例《校园鸟语花香美如画——快乐的小鸟》。华南师范大学张新华副教授、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刘小莲主任、李广文副主任、“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越秀实验校教师代表等参加了现场活动。区内其他学校及对口帮扶地区通过网络直播同步参加了此次活动。本课体现两个融合,一是信息技术手段、数字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用,支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是美术的工艺制作指导与科学科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鸟车”的传动原理和幅度问题融合,以无缝连接的双师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过程。

  在互动交流环节,参加现场活动的老师认为信息技术提高了课堂效率,解决了以往无法解决的课堂问题。这节课实现了高效创新。执教老师郭敏敏反思,课堂中不能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更深度的利用数据分析能力,去了解学生真正遇到的问题及困难,并创设解决的途径。

  随后,华南师范大学张新华副教授从新课标的要求、跨学科知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课例进行了点评。张教授高度肯定这节课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了学科教学的壁垒,从知识结构讲授转变为主题任务探究,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张教授在为什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地、技术如何更好的支持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李广文副主任最后总结,他提到新课标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来加强学科间的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的实施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课通过学科融合、小组探究、科学实验等活动体现了科学学科教学的严谨性、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了德育、劳育、智育,以及美育的融合。

  二、人工智能赋能雅美课程,智慧课堂助推“双减”落实

  5月25日,越秀区署前路小学叶嘉宁和谢倩韫老师分别展示了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和六年级英语《Unit10 I can't wait to see you》两节智慧课堂课例。越秀区教育局廖东副局长,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越秀区信息中心刘小莲主任、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董文穗、李益华老师和各实验校的骨干教师参加了现场活动,活动实时远程直播至局属各中小学,以及对口帮扶地区的学校进行远程交流研讨。

  叶嘉宁老师运用平板及智能纸笔系统,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朗读断句、录音、写批注及评价,让学生掌握朗读停顿和节奏技巧,读出韵味,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叶老师还创设了说书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说书边表演边背诵,增强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谢倩韫老师在教学中以多媒体的方式给学生呈现知识,使内容更加形象具体。谢老师借助智能互动纸笔系统进行课堂的高效反馈,并启发学生围绕阅读内容设计思维导图和进行分组研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言知识得到巩固、运用,交流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

  华南师范大学王冬青教授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两节课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合理,师生内化雅美教育内涵,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收获十足,在减负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王教授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教学设计需体现新课标如大单元设计、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等要求;二是教师教学设计应配套学案、学业质量评价等资源设计;三是积极探索项目式、跨学科等人工智能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案例。

  越秀区教育局廖东副局长对两节智慧课堂课例给予了高度肯定。廖副局长肯定署前路小学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以及信息化融合教学走在前列,认为署前路小学的雅美课程体系与智慧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兄弟学校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并希望署前路小学能够发扬优势,继续探索、不断创新。

  三、信息技术赋能教学,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5月19日,中星小学罗晓丹、胡夏莉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六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和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罗晓丹老师借助平台推送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图形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与缩小的过程。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立体抽象的图形运动变得可观可感。胡夏莉老师的课堂上,教学平台助力学生自由绘制人物名片,多媒体影视片段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强化学生“读、赏、创、演”的实践能力。课堂以整本书阅读为落脚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能力,助力学生提升思维和阅读能力。

  5月31日,越秀区云山小学骆凌云老师展示了智慧课堂课例四年级语文《快乐读书吧——游“科普”书海》,骆凌云老师主要通过网络学习空间资源的分享与交流,互动与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开展科普阅读之旅,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通过分等级的主题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的谢幼如教授充分肯定了两所学校教师展示的课例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亮点突出。最后,谢教授从整本书阅读总体设计、落实课堂思政、跨学科设计、技术融合运用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提升建议。

  四、名师示范引领,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

  5月19日,中星小学徐德娜老师以“名师工作室”为主体,现场连线“名师课堂”实验点结对帮扶的清远市清城区先锋小学、清远连南民族小学,以在线教研、混合教研等为切入点,展示了六年级英语《Fire safety》,推广非虚构类文本阅读。在课堂上,思维导图、云课堂共享app、录音及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来自清远连南及清远清城结对帮扶地区学校的老师们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连线现场,分享了自己的观课感受,与中星小学的老师们交流了教育信息化的教学经验。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教学研讨模式,打破了时空隔阂,突出了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优势,收到了一方名师授课,多方受益的良好效果。

  为更好发挥名师作用,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建议变观课为上课,双师联动,发挥好名师和本地教师的角色作用,同时,通过绘本资源数字化处理实现名师名课示范效应,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

  5月31日,越秀区云山小学莫莉和许俊依老师与“名师课堂”实验点结对帮扶的沙涌南小学连线共同展示了两节同步课堂(双师课堂)。莫莉老师带来的五年级英语《My travel plan》教学思路清晰,在同步课堂上时刻关注沙涌南小学的学生,巧用网络学习空间资源包,辅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并引导两校学生运用正确的语法制定好个人的旅行计划,注重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成果的分享和交流,促进互动互学,提高学习效益。许俊依老师在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国有了共产党》课上,借助网络学习空间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在线挑战、多形式汇报等活动,采取向主、分课堂学生提问、分享成果等互动方式,大大提升了两地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学生深切感受到共产党人开天辟地、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发了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情感。

  华南师范大学谢幼如教授认为云山小学展示的名师课堂课例定位为异地、同课、双师课堂,在教学设计上指向大单元,有创新、吻合教育部课堂数字化转型要求,并有了阶段性成果,发挥了“名师课堂”的示范引领作用。谢幼如教授也从“双师课堂”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资源支持、师生互动、网络学习空间运用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最后越秀区信息中心刘小莲主任认为云山小学新班子紧跟时代步伐,坚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发展特色,在很好传承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智慧课堂模式研究成果基础上,创新开展“名师课堂”网络教学模式探索,为区域推进“名师课堂”建设呈现了新思考,贡献了创新实践,希望云山小学、沙涌南小学及更多的学校继续积极开展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与实践,不断取得有学校特色的突破性成就。

  五、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越秀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越秀区积极申报并获批入选首批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越秀区东方红幼儿园入选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校。

  越秀区坚持以生为本、坚持五育融合,持续开展智慧课堂、多学科融合、人工智能教学等研讨交流活动,积极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广东省“名师课堂”实验区应用。以技术赋能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师生综合素养,有效落实“双减”。通过名师课堂共享名师资源,带动区内外普通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下一阶段,越秀区将与时俱进,继续探索以师生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现师生共同的智慧成长,不断提升教育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

2.jpg3.jpg6.jpg9.jpg10.jpg11.jpg13.png16.jpg17.jpg


阅读次数:-
分享:
打印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