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教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专栏>新闻>越教快讯
汇聚·交流·变革——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越秀实验区工作推进及成果交流展示活动顺利举行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1-11-15 15:17 字体大小:A+大A中A-小

  2021年11月12日,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越秀实验区工作推进及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越秀区教育局礼堂举行。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谢幼如,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广东省电化教育馆)资源建设部副主任苏卫,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坪,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彭斌(主持全面工作),越秀区政协副主席、越秀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邹卫红,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廖东,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照东,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主任督学陈翘,越秀区教育局三级调研员梁磊红,区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区教育信息中心,局属各中小学校长等100多人参加了现场活动。越秀区各单位其他校领导、中层干部及教师,新疆疏附县、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贵州省安顺市平坝自治县、清远市清城区、连南县教育系统管理者、教研员及教师通过网络在线共同参加活动。活动由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何军院长主持。

  活动开始,越秀区教育局廖东副局长以《融合创新,引领越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实验区建设阶段总结、存在主要问题等方面,对越秀区开展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的阶段性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廖东副局长提到,越秀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专家助力,科学引领,制定计划,创新推进,及时总结。精心遴选实验校,以点带面特色开展实验工作。全面实施智慧教育五大工程,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开展了规模化的智慧课堂和STEAM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建设了区云评课系统,制订了“五育”图谱和学校“五育”评价指标,录制了400多节名师课堂资源,举办了一系列智慧课堂课例展示交流活动和“穗疏”云课堂专递活动,形成了“一区四校”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示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学校案例,不断提升实验成效。廖东副局长希望,各部门、学校、教育支撑机构等通过理论学习、教研引领、学校合力、特色发展,继续扎实做好实验区实验校工作,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双减”提质增效,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五育”并举,引领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构建越秀教学改革新模式,推动越秀教育高质量发展。

  随后,越秀区教育局吴照东副局长宣读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越秀区实验校名单。谢幼如教授、苏卫副主任、陈坪副院长、彭斌副馆长与邹卫红副主席共同为26所实验校颁发了“基于教育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越秀区实验校牌匾。

  接着,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刘小莲主任做了《一核两翼赋能区域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的经验分享,刘主任围绕“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从新要求新任务下的越秀区教育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入手,结合“一核两翼”总体思路、主要做法和措施、成果与创新等,介绍了通过“一核两翼”构建了一核两翼区域教育信息化生态、区域教育公共服务的应用格局以及“1+N”智慧教学应用的新模式,使信息技术赋能区域教育更优质、更均衡发展,助力越秀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实验区的建设。

    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黄斌副校长做了题为《智能助力 智慧前行》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越秀区实验校建设工作汇报,黄校长结合学校实验方向,从实验校建设的顶层设计、特色做法与主要成效、未来展望三个方面,介绍了省实越秀在智慧课堂、专递课堂和STEAM创客融合工程方面的建设目标、建设理念、建设思路、取得的成绩以及下一步的设想,学校以“点线面”交互结合、“工作坊”主题分享等方式推进实验校建设,举办穗疏两地教研交流暨“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班会课”思政互动专递课堂活动,实现穗疏两地中学共享思政课堂,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学校凝练了“输出文本,一境到底”的特色模式,以专递课堂实现精准教育帮扶,以STEAM创客促进学科融合,以实验校建设促进师生发展。

  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叶志丹校长从学校简介、实验校规划顶层设计、实验整体推进策略、主要做法和案例五个方面,做了题为《立德树人智慧德育 深度课堂赋能提质》的“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越秀区实验校建设工作汇报,叶校长结合实验校方向,以具体案例详细介绍了学校构建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个性化学习模式、面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模式及基于智慧课堂的STEAM学习模式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智慧德育实践,以实验校建设重构常态教室学习空间,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双减”背景下,基于教育新基建的“轻负优质”的善正课堂。通过实验校建设,师生在各级各类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活动压轴,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谢幼如教授结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从双减背景下迫切呼唤课堂变革、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的原理、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的样态三个方面,做了精彩纷呈的《双减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专题报告。谢教授在报告中围绕育人目标,介绍了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发展趋势、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智慧课堂、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内容以及人工智能赋能课堂变革的实施等内容,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讲述了人工智能如何有效融入课程重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和教研评价等环节的课堂应用,实现数据驱动的教与学改革,达成课堂内的“提质增效”。谢教授对越秀实验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结合越秀区实际,从建设目标、改革内容、策略方法、教学成果以及区域特色六个维度提出了具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越秀实验区建设建议。

  此次活动,汇聚众人智慧,以交流促变革,对推进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越秀实验区建设工作意义非凡。

  越秀区将以“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运用教育信息化助力“双减”提质增效,共同促进学校育人模式转型和区域内学校特色发展,合力构建越秀教学改革的新模式,谱写越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铸就越秀教育的新辉煌。

1.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12.jpg

阅读次数:-
分享:
打印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