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保障和提升办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沃土,新入职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磨砺,同时也需要展示的平台。
2020年11月20日上午,东山培正小学联合越秀区小学第一学区八所学校举行联校教研。“站好岗位带好班,育人使命勇承担”,相约课堂,共研教学,让新入职的教师彼此学习、互得启发、共同提高,带着责任与情怀,从容坚定地迈开从事小学基础教育的新步伐。
本次活动,第一学区共八所学校展示本校公招教师、中学选调教师等新入职教师执教的语、数、英课例共十节,特别邀请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何咏燕、教研员周小穗、赵巍军老师到场观课并作评课研讨。
第一会场安排在培正格致楼一楼阶梯室,四位老师分别执教语文课例《比尾巴》《画》《狐假虎威》和《雾在哪里》。
《比尾巴》是统编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小动物是孩子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篇课文通过三问三答的对话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富有儿童情趣的语言,不但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他们观察小动物的兴趣。东山培正小学黄潇滢老师精心备课,全身心投入课堂,摸索一年级寓乐趣、识字、学文于一体的语文教学,抓一问一答的行文特点,以读促学,以仿促语言思维的生长发展,是一节用心、用功的语文课。
大沙头小学曾丽娜老师在此次课例研讨中执教识字单元的古诗《画》。曾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哆啦A梦卡通形象贯穿全程,巧设闯关游戏,寓教学于游戏,以此激发孩子们识字学习的热情。曾老师能熟练运用希沃白板里的课堂互动小游戏,通过一个个通关游戏,让学生感受学习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整节课中,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参与度。
《狐假虎威》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文章,也是孩子们较为熟悉的成语故事。东山实验小学张欣迪老师以朗读指导为核心,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指导下,开展个人展示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角色扮演读等朗读活动,让学生走进故事,走进狐狸和老虎的内心,从而读懂故事。以读促学、以评促学,是整节课的亮点,老师不露痕迹的引导,让学生拾级而上,收获读书的方法。
杨箕小学的叶敏婷老师执教二年级课例《雾在哪里》。课堂上叶老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与文本亲密接触,让学生体会雾的淘气。课堂教学板块式推进:一是通读全文,找出雾说的话,雾藏了什么,在反复诵读中体会雾说话时的语气,感受雾的性格特点;二是寻找雾藏起一切后的景色变化,感受雾的开心、自豪、了不起,深入体会雾的淘气顽皮;三是句式练说,立足本课的课后习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提供校园、广州塔图片,雾还能藏什么,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
何文宁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松鼠》是习作单元的课文。何老师引导同学们理解兼具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文艺性说明文《松鼠》,了解其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形象化描写而形成活泼的语言风格。同时,进行了课堂练笔。
周五晚,参加活动的语文老师们在东山培正小学语文科长高锡妍老师的组织下,开展了一次朴实而高效的网上研讨活动。老师们畅所欲言,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分享心得,气氛热烈,收获满满。
博学楼一楼四年5、6班课室展示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周小穗老师,第一学区各校教学行政主管,语、数、英科长和近三年新入职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第一节数学课由东山培正小学杨皓老师执教《11~20各数的认识》,第二节数学课由八一实验学校的钟小芳老师执教《搭配简单的排列问题》。两位青年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流程清晰,准确把握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均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充分的数学活动中积累学习经验。
课后,观课的老师们积极开展评课活动,周小穗老师就杨皓老师的课进行点评。周老师认为,儿童对数的概念的发展一般经历的四个阶段:准量的数学阶段,量的数学阶段,数的数学阶段,运算的数学阶段。杨老师的课先创设猎人打猎用石头计数的情境,然后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各种活动,不断完善学生对数的认识。
东山培正小学数学科科长赵红老师就八一实验学校钟小芳老师的《搭配一简单的排列问题》进行点评。赵老师认为:钟老师这节课关注学生生活经验与背景,提供充分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兴趣。钟老师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进行方法优化。让学生在体验感知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有序的思考,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善正楼三楼的礼堂展示了三节各具风格的英语课。铁一小学的梁展欣老师执教三年级《Unit9 Is it a cat?》的第二课时。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然拼读习惯的养成,通过本单元的单词引导学生朗读更多的课外词。老师循序渐进,联系日常生活,引导学生运用Is it a…?和What is it?进行问答。梁老师自如地控制课堂,学生有序愉快地学习。
第二节由五羊小学的李楚君老师执教三年级《Unit 10 I have a ship》。老师注重单词的发音、拼读、词义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利用图片、动作 ,在句中学习新词,通过touch and read,look and match,show and say, talk in pairs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习、操练、运用新词,同时融入情感教育,鼓励学生主动自信地与身边的人分享。
第三节是东山培正小学的骆慧华老师执教的三年级Unit 9的课文对话教学。老师通过设计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单词。通过看图回答问题首先感知课文,通过听跟读、齐读、两两练习对话课文、扮演小老师等活动,加深对课文对话的理解及句型的掌握运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越秀区教师进修学校英语科教研员赵巍军老师充分肯定三位老师的课例。从“三有”角度点评三节研讨课。一有,管理有序。授课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善于用教学规范、评价等去管理课堂,并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指读的习惯。二有,教学活动有趣。运用歌曲、小诗以及各种信息差活动能吸引学生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三有,教学有效。三节研讨课教学重难点突出,目标达成度较高。活动设计有梯度、有层次。赵老师又从把握教研要求、加强课型的研究以及加强对教材的整体研读这三个角度给予新教师建议。
联校教研活动第二天,收到各校观课教师填写的活动反馈表。老师们的用心记录和独到见解是第一学区继续做好联合教研的向导和动力。
联校教研,智慧共享,信心共建,祝愿新入职的老师们把责任化为动力,把情怀化为能量,在三尺讲台用情浇灌,用心教学,用爱践行,收获教书育人的甘甜硕果。
启动联校教研机制,营造积极和谐的教研氛围,越秀教育,我们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