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为全面贯彻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发布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深入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落地见效,5月22日下午,越秀区以一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教育行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专业化赋能”的创新模式,为全区14万青少年构建起心理健康防护网。区内73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分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专职心理教师,各校班主任、年级长代表等300余位与会者齐聚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共同参与“五育润心灵 成长沐阳光”2025年越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月宣传教育活动,用专业守护成长,让爱浸润每一颗向阳而生的心。
本次活动由越秀区教育局、越秀区委平安办、共青团越秀区委员会、越秀区卫生健康局主办,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承办,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越秀区少年宫、越秀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越秀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越秀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越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
活动现场,《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专题展区化身“法治课堂”,向师生们普及条例的重要内容,使他们深入了解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法律保障和具体要求。广州心理健康与智能干预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窦凯博士在活动中对《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进行解读,他从条例的立法背景、核心内容和实践策略等方面入手,根据条例及执行的情况,详细阐明法治副校长、学校、家长、社会等各主体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为学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主会场内,教育者专业赋能,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表示,正构建德智体美劳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的“心育+”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我调适的“心灵钥匙”。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许昌良用“读育”描绘了阅读对孩子们心理健康的深远影响,提出“共生阅读”行动。阅读不是任务,是给心灵“施肥”,学生的心灵值得我们共同守护。
中小衔接成果展亮点纷呈,展示了学校以“学长引路 青春同行”为特色的中小衔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记录着学生们在过渡阶段的成长与变化及学校九年心理健康发展心路,化作看得见的温暖接力,也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林秀苗老师带来《星际探险——解锁初中能量站》小初心理健康课例展示,以团体动力学、自我效能理论和接纳承诺疗法为理论基础,引导六年级学生回顾小学高光时刻;了解初中变化、探索适应新环境的策略,破解了小初衔接的种种困惑,以积极心态迎接初中生活。
“心理健康能量站”热闹开启。越秀区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越秀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和越秀区妇幼保健院提供了有趣的心理健康游戏,吸引了众多学生及与会者参与,这场没有讲台的心理课,让孩子们在欢笑声中读懂心灵语言,学会如何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越秀区已建立了越秀区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动16个部门、18条街道召开了联席会议,全面压实心理健康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形成闭环机制及育人合力,为校园心理健康构筑起立体化制度屏障。
未来,越秀区将坚持以条例为纲,以“越秀教联体”协同育人体系为框架,持续深化“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全链条育人格局。
愿越秀学子像向阳花般迎光而生、向阳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