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教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专栏>新闻>越教快讯
数智赋能 智慧强师 越秀区打造高质量课堂新样板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2-26 11:45 字体大小:A+大A中A-小

  “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在我的桌面动起来了!”“看,演员在‘千里江山图’画卷上跳起了舞蹈‘只此青绿’!”广州市越秀区六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亲身体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相融合的应用,直观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

  这是越秀区深入推进数智赋能教学改革的缩影。越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教育数字化推动区域教育教学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越秀区先后成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广东省“名师课堂”实验区、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支撑区等,区教育局紧紧把握新趋势新变化,密切关注教育部教学改革方向指引,采取“一核两翼”策略,一核即以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两翼分别是以大数据支撑的数字教育应用服务和数字技术支撑的新型智慧教学模式,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中小学深度开展数智融合教与学模式、人工智能教育、名师课堂研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等创新实践,形成一核两翼区域教育数字化生态体系,探索数智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越秀方案”,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

  【数智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打造高质量课堂新样板】

  越秀区邀请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团队深入课堂教学创新指导,积极探索数智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开展教师数智素养提升创新培育和人工智能助推越秀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1+N”数智融合教学模式,让科技助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推动课堂教学向师、生、机三元教学结构转变,形成数智驱动的高质量课堂实施路径,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越秀区构建的“1+N”数智融合教学模式在中小学课堂得到了有效推广应用,并辐射新疆疏附等地,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广州市育才中学沈明老师是一名广州援疆教师,她带领团队创新开展了人工智能支持的项目式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生英语阅读自主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多元评价,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作为广东省唯一中学代表参加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融合创新应用案例项目现场交流。在疏附县教育局和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疏附县成立了教育“双融双创”沈明名教师工作坊,推动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成果在疏附县的示范辐射应用,推动疏附县、喀什地区的教育数字化发展,打造援疆帮扶工作新范式。

  越秀区先后举办了教育部实验区教学成果推广活动91场,承办与参加京沪穗三地协同大教研活动2次、港澳子弟班工作成果展示会2场、越秀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现场会7场,培育数智赋能新型教学模式示范课223节,形成融合创新应用教学示范案例134份,辐射全国135万人次,有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落地。

  【“一主三环双螺旋”教学模式创新,树立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新标杆】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深化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早在2019年,越秀区就开启了人工智能教育进课堂的实践探索。《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深化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越秀区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专家团队强强联合,共同推进越秀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越秀区人工智能“一主三环双螺旋”教学模式,并对区属中小学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培育示范课例,全学科渗透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全方位推进人工智能育人课程普及,有效助力越秀区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快速提升。越秀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刘小莲表示:“越秀区人工智能‘一主三环双螺旋’教学模式,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中心,以人工智能通识为主线,基于广州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通过 ‘体验’‘实验’‘应用’三个教学活动环节开展层层递进、逐步深化、各有侧重的螺旋式人工智能教学,教学过程体现内在逻辑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双闭环,有效落实新课标中教学评一体化要求。”

  近年来,越秀区邀请了高校专家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专题讲座5次,累计开展人工智能示范课培育面对面研讨活动21次,对24位教师的示范课开展一对一指导和培育,培育基于“一主三环双螺旋”模式的市级人工智能教育示范课29节,有效助力越秀区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快速提升,很好回应了教育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要求。广州市人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教青局多次对越秀区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推进情况开展现场调研。

  【区域“名师课堂”数智研修,形成教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教师是教育数字化战略得以落地、教育理念创新与教育模式深刻变革得以实现的核心与关键。”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照东表示,“越秀区积极开展区域‘名师课堂’数智研修创新应用,以智慧教研发挥名师示范效应,全方位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越秀区以广东省“名师课堂”实验区创建为着力点,构建区域“名师课堂”3+1混合研修模式和基于“名师课堂”的“1+N”教师教学实践共同体,以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数字底座,开展“人机协同”的“网络学习空间智能线上研修、教学资源智能精准推送、云教研课堂智能教学评价”的数智研修创新应用,组织区内中小学、7个广东省名师课堂实验点学校、3个广州市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人才培养项目基地校等开展教师数智研修活动176次,其中:朝天小学结合港澳子弟班试点,与粤港澳教师共同开展大湾区背景下的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星小学与清远市教师开展小学英语非虚构类文本阅读线上研修;云山小学与沙涌南小学等开展基于大单元教学的网络学习空间个性化学习研修。

  越秀区承担的广东省“名师课堂”实验区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厅结项,被广州市教育局培养认定广州市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十百千万”专家教师2人、专家教师团队3个、骨干教师21人,制作名师示范和基础教育精品课资源1989节,其中:部级精品课44节、省级精品课139节,实现了教师“云上”培养,形成“网络学习空间智能研修、课堂教学研究智能评价、名师资源智能精准共享”的数字化教研新样态,为越秀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式,先后在广东省教育厅“三个课堂”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项目培训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2022学术年会暨第一届粤港澳教育数字化转型论坛和广州市第二届智慧教育成果展上分享,应用案例先后获广东省教育“双融双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案例一等奖和首批广州市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典型案例。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成为智慧教育区域应用新典范】

  越秀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邹卫红表示:“国家平台全域全员全流程深化应用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越秀区将通过创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全面推动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化教育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改革,力争成为全国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新典范、新标杆。”越秀区高位谋划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建设,以10所省标杆校打造智慧教育应用场景示范,10个省名师团带动全区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全区教师参加国家平台专题研修39534人次,9个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案例上线国家平台交流推广,形成了国家平台多元化教师研修和特色化教学应用等特色。越秀区“国家平台数字化研修,赋能教师高质量发展”案例作为广东省唯一区域作品代表参加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教师研修应用案例项目现场交流。越秀区云山小学是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学校,学校在原有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基础上,形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教学模式,实现课堂上基于国家平台的智慧学习和数字资源常态化应用。

  越秀区“一核两翼”智慧教育成果与案例先后获评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广东省教育教学(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和广东省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从信息化教学到人工智能教育”全国专题研讨会和2024年京沪穗三地大教研活动上经验分享。

  展望未来,越秀区将紧密围绕数智融合的教育变革,继续深入开展数智融合的课堂教学创新,深化指向高质量课堂的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让教育教学进入“人机协同”新时代,开辟越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1.jpg2.jpg3.jpg


阅读次数:-
分享:
打印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