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教快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专栏>新闻>越教快讯
开启教育新纪元: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11-29 17:18 字体大小:A+大A中A-小

  2024年11月7日上午,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越秀区成果推广系列活动之人工智能教育专家讲座在越秀区教育局一楼礼堂顺利举办。

  活动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柯清超教授作专题报告,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照东,审批服务科科长许泽荣,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德松,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刘小莲、副主任李广文及局属中小学领导、教师代表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致辞

  越秀区教育局副局长吴照东表示,人工智能助推传统师生关系向“师—生—机”三元结构转变,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以适应时代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越秀区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及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始终积极响应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及《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启动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创新和实践为双轮驱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和应用,不仅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还成功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一主三环双螺旋”教学模式,并在区域内广泛推广,成效显著。此次活动通过深化教师对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鼓励教师主动开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促进教育治理和教学方式变革,加快培育越秀教育新质生产力。

  讲座

  柯清超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机遇、风险与应对》为题,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柯教授全面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现状、本质及在教育领域的实际应用,特别是其在助教、助学、助评、助研、助管等方面创新应用案例,生动展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教学和教学评价的基础教育应用场景。他认为,长远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教学与认知方式,形成师生间新型教育关系,推动一场自下而上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催生新型教育文明。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存在技术本身的成熟性和可用性等五类风险,需借鉴国际经验,加快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提升师生的人工智能相关素养、研发适用国内基础教育的大模型、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教育应用新模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健全监管机制,以积极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变革基础教育的发展机遇。

  颁奖

  会上,为荣获2023年越秀区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优秀组织单位的22个单位颁发了奖牌。在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区教育信息中心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取得丰硕成果,越秀区共遴选精品课133节,其中126节确定为市级精品课、40节为省级精品课、22节为教育部精品课,取得了优异成绩。

  展望

  本次专题讲座深入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教育带来的机遇与风险挑战,并探讨了有效的发展策略,将有力促进越秀中小学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和数字素养提升。

  展望未来,越秀区将不断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的新路径、新方法,将挑战转化为机遇,携手共创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篇章,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示范区培育一批批优质的智慧教育成果与案例,进一步推动越秀教育高质量发展!

1.jpg2.jpg3.jpg


阅读次数:-
分享:
打印页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