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2-01-30 15:27:11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A- A A+ 】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是区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主要阐明了未来五年越秀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任务、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并提出十二项重点工程,是推动越秀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定位,紧紧围绕越秀区打造“湾区创新枢纽、都会产业高地、美好生活样板”的目标愿景,打造与“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相匹配的越秀教育新体系,实现新时代越秀基础教育更高质量、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二、主要目标
全面筑牢越秀教育发展的“四梁八柱”,进一步擦亮“学在越秀”的金字招牌。到2025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省内一流、全市前列、越秀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现区域教育的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均衡水平和整体竞争力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携手港澳、放眼全球的区域教育对外开放合作形成新格局。展望2035年,全面、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国内一流的教育强区和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标杆区域,教育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建立。
比照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指标,《规划》设置了越秀区“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10项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规划》结合国家和省市层面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越秀教育事业发展的12项主要任务。
1.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德育工作体系,力促身心健康养成,提升美育综合素养,彰显劳动教育特色。
2.普及普惠,学前教育迈向幼有优育。多形式举办普惠优质园,深化幼教联盟建设,加强课程建设与质量管理,完善保教质量标准,建立幼儿体质健康监测机制。
3.优质均衡,鲜明义务教育质量导向。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加大公办学位等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落实双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对口升学、特色衔接和特长培养等机制。
4.多元特色,变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构建丰富多样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开展分层教学,建立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普通高中导师制育人模式,建设一批特色示范高中,推进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5.融通提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进职普融通,推进“三教”(教材、教法、教师)改革。
6.服务全民,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丰富终身教育资源,扩大社区教育供给,完善“区级社区教育学院—街道社区教育学院—居委社会分教点”三级终身教育供给体系。
7.融合优质,完善特殊教育发展体系。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职高两头延伸,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完善医教结合的管理、干预机制,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
8.分类规范,推动民办教育品质发展。实施民办教育分类改革,健全财政对民办学校的差别化扶持和优惠政策,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
9.引育并举,打造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人才示范引领,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10.优化供给,实施中小学新一轮布局调整。完善学位预警机制,优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布点规划,实施校园微改造工程和新一轮布局调整工程,支持优质学校(幼儿园)跨区办学。
11.紧密共建,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深化“669”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打造一批品牌初中和特色小学、幼儿园。
12.技术赋能,推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创新发展。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和智慧学校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强化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与安全防护。
四、改革举措
《规划》落实五个“深化”,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治理改革。
1.深化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构建区域高质量教研体系。
2.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准入退出机制,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
3.深化育人方式变革。深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和学段衔接。
4.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深化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深化学校、教师、学生评价改革。
5.深化教育督导机制改革。健全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完善各学段教育质量监测制度,深化教育督导问责机制改革,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五、特色亮点
《规划》确定了12项重点工程,是未来三到五年越秀深化区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系列任务,也是“十四五”期间推动我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特色亮点。
1.幼有优育工程。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全面优化保教队伍,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
2.小学强基工程。保障学位供给,提升管理效能,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减负提质。
3.初中强腰工程。保障学位供给,加强校际交流与学段衔接,提升师生核心素养,完善课程建设和过程性目标管理。
4.高中逐梦工程。健全选课走班制,加强学生发展指导,推进示范性高中辐射全覆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5.思政课一体化工程。实施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创建50个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
6.“五育并举”素质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大德育、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等“五大工程”,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以“美育的力量”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开展人人可为的劳动教育活动,以STEM项目为重点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学生掌握1-2项体育、艺术技能。
7.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优化工程。深化“669”新格局下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格局,探索多层次、跨学段、跨区域的集团化办学新模式,打造集团化办学的“越秀样板”。
8.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国际化工程。积极创建“国际教育创新样板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深化穗港澳台姊妹学校(园)缔结,稳步推进港澳子弟班建设。
9.校级班子头雁领航工程。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健全校长职级评定、考核、激励等制度体系。落实校级干部全员轮训制度,加大年轻后备干部储备、培养和任用力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年度考核单列机制,完善校级干部转任机制。
10.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速省级高级教育人才培育,努力实现区属学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标,进一步提升区属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培训工程,规范新入职教师培训,健全各类名师工作室交流机制,完善优秀教学成果培育和推广机制。
11.智慧教育引领工程。高标准开展“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以新基建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广泛应用,深化新技术与大数据融合应用。
12.校园环境提升工程。继续实施校园功能微改造和老旧线路改造,推进中小学“厕所革命”,推进教育装备“六个化”建设(标准化、科学化、智慧化、特色化、常态化、精细化),探索建设综合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学科功能教室等新型学习空间。
六、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资源保障,完善治理保障,落实实施保障。
七、情况咨询
如有疑问,可向越秀区教育局进行咨询。负责科室:教育督导室(秘书科),联系电话:020-87786150,通讯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32号,邮政编码:510030。
相关文件下载
- 2022-01-30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市越秀区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