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1-18 14:48:52 文章来源:区府办 字体大小:【 A- A A+ 】
越府〔2022〕27号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州市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科协反映。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30日
广州市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和《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进一步明晰我区“十四五”期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提供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突出科学精神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坚持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统筹协调、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辖区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基层组织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价值导向,创新组织动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创新提升,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扩大开放合作。推动经验互鉴和资源共享,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共建,加强科技交流合作。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我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明显提高,“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4.5%。
二、提升行动
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项提升行动。
(一)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持续协助办好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完善提高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水平,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普研学活动。
3.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全市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和研学活动,支持中小学校开展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及创客教育,开展融合基础教育的研学实践,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式。
4.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辖区内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支持辖区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生理卫生、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等科学教育活动。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
5.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养,以多种形式,加大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力度。
(二)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中国梦·劳动美”、最美职工、巾帼建功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2.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面向城区全体劳动者,广泛开展职业技能、信息技术、职业病防治等职业教育和培训,实施技能中国行动计划,办好“职工大学堂”、流动课堂、线上微课和职工书屋,开展安全生产宣教活动,做好岗前培训,促进城区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
3.广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将绿色发展、安全生产、健康生活、心理疏导、防灾减灾等作为主要内容,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广泛组织开展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区的稳定就业和科学生活能力。
4.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引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发挥“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推动相关互联网企业做好外卖、快递、直播、网约车、网约服务等新兴领域、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提升工作。
(三)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养老服务等机构,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2.加强健康科普服务。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3.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老年协会、老科协等组织,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推动老专家科普团体在社区、青少年科普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履职水平,强化对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把科学素质教育和科学决策能力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期任务,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科学素质和管理水平。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开展面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
3.着力提升公务员科学素质。鼓励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通过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的学习。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心理健康培训,做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协助办好珠江科学大讲堂、广州科普大讲坛、越秀科普大讲坛等院士专家科普讲座。
4.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做好电子政务领域新技术、新标准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中的推广工作,注重培养基层干部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提升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等方面的能力。
三、重点工程
深化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效能,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主体多元、途径广泛、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科学素质建设体系,在“十四五”时期实施4项重点工程。
(一)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1.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探索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绩效考核。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探索“产业+科普”模式。
2.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行动。支持辖区内科研院所、企业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举办科普活动。加强与专业传媒平台、科普社会组织和民间科普资源单位的合作。推动辖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
3.实施科普产业繁荣行动。培育科普产业,加强对科普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探索对公益性科普产品和社会服务的支持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兴办各类科普文化产业,促进科普与教育、医疗、旅游等融合发展,探索科幻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支持举办各类科幻主题活动。
4.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示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
(二)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推进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科普基础设施投入机制,优化科普基础设施布局和结构,促进科普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2.加强科普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推进辖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辖区内公园、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开发利用有条件的商业旧址楼宇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社会化建设科技博物馆、安全体验馆等科普场馆。
3.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推进科普资源开发和整合,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鼓励科普创作、科普产品开发,运用“科普中国”资源,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社区倾斜,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
(三)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提高公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突发事件状态下,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宣传工作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
2.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动员辖区内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3.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巩固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开放日等活动,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专项行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深入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科普游、科普开放日等科普活动。
4.加强专兼职科普队伍建设。鼓励辖区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稳定区属事业单位专职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兼职科普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大力培养面向基层的科普人才。
(四)实施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1.拓展科技人文交流渠道。加强统筹协调,强化与港澳对接联系,引导和支持辖区科技团体申办国际科技论坛、学术会议、科普论坛,组织参与国际科普展览与交流活动。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培育计划,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2.丰富交流合作内容。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科学素质评测及研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双多边合作,促进科普产品交流。聚焦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命健康、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等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挑战,加强青少年、妇女和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
3.参与“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利用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卫生、绿色发展、科技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参与国家层面举办的“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活动、科学教师培训等人员交流和合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负责领导越秀区科学素质建设工作,将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我区总体规划,列入年度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
各有关部门按照本方案的工作分工,将有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工作规划和计划,认真履行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建立健全机制。
建立完善方案实施机制。区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融合运作,加强统筹协调、工作研究和经验交流,开展专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不断提高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效能。
建立健全科普动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的积极性,进一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专兼职科普人才和志愿者积极性,配合国家、省推荐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配合中国科协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和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监测评估工作。加强对我区科学素质实施工作的督促检查,适时对成员单位的实施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通报,推动工作任务落实。
(三)完善保障条件。
完善法规政策。贯彻落实《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区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有关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规章政策时,要体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保障经费投入。区政府根据有关法规规章政策、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科普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理论研究。鼓励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开展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明确进度安排。
启动实施。2022年,编制并印发《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推动和指导各成员单位制定落实相关工作任务的具体方案或措施,做好动员和宣传工作。
深入实施。2022—2025年,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检查评估,针对薄弱环节,解决突出问题,及时补齐短板,全面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总结评估。2025年,对“十四五”期间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附件: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任务分工表
附件
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任务分工表
一、提升行动
二、重点工程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22年12月30日印发
相关解读:关于《广州市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解读
【音频解读】关于《广州市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解读
一图读懂《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越秀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