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2024年越秀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4-02-29 09:56:57 文章来源:区府办 字体大小:【 A- A A+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2月4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越秀区区长  罗光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越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过去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按照区委确定的激活、优化、疏解三大策略,笃定奋进、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主要目标,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和高能级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初步核算,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810.24亿元,增长4.5%,顺利完成年初亮诺目标;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3%,区域税收增长15.5%,创下近年新高;商事主体总量增至24.3万户、增长4%,新增“四上”企业378家;城镇新增就业2.7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92.1%,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在赛迪百强区评选中,越秀连续6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这一年,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优格局、促协调推动重大战略部署落地落实。

大湾区融合纵深推进始终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做实。制定支持南沙开发开放12项行动任务,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建成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技术粤港澳协同创新中心,辖内3家公立医院入选“港澳药械通”名单,编制中医药、养老、粤菜等领域30项“湾区标准”,发布公共服务“一本通”,港澳服务专窗一窗通办事项达198项,吸引2715家港澳台企业集聚、总数全市第三,助力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加快形成。

百千万工程扎实起步。坚持以头号力度系统推进“百千万工程”,成立区、街两级指挥部,出台“一区一策”“一街一策”及相关配套政策体系,清单式推进96项重点任务。投入2.6亿元帮扶资金,实施对口支援协作合作项目307个。建成越秀—霞山产业合作园区,赤坎、霞山、遂溪三地科创中心“飞地”项目在黄花岗科技园顺利揭牌,北京路、一德路惠农助农商街建设初具成效,为“中心流量”变“惠农增量”闯出新路。

老城焕新颜蓄势起航组建30个由区领导领衔的重点项目专班,以顶格标准、满格状态突围攻坚。广州站片区纳入全市四大更新片区,高标准编制“1+8+6”规划成果体系,开展38个地块对接摸查,共335公顷用地纳入做地范围。瑶台村全面改造加速重启,西坑村、登峰村按“拆治兴”并举重整思路。大小马站书院群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突破。环市东、五羊新城、大德路、新河浦等片区提质更新加快推进。通过一步一个脚印,一项一项抓落地,让千年越秀绽放历久弥新的时代魅力。

(二)聚焦稳增长扩内需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现代服务业支撑有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提升,与人民银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促成企业融资超1000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464.2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4%。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接触性服务业强势复苏,旅游、会展、住宿、餐饮等行业营业额分别增长77.2%、67.3%、71.9%、20.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占服务业比重达70.6%。

新兴产业加速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建设总体方案通过审议,新增4个特色园区、累计建成14 个,环东广场升级为科技健康综合体,揭牌全国首个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新引进生命健康企业超80家。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新开广电城投686创意园、草莓V视两个园区,全市首个高端XR演播厅建成投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新增南网科技等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消费市场活力迸发。各大商圈联动升级,北京路步行区域南拓至泰康路,商业载体面积扩容11%,全年客流量近1.2亿人次、增长83.8%,东山口新兴潮流商铺数量增长45.5%,农林下路商圈提质工程加速建设。新开业星寰、珠江星火1926、粤潮楼和粤海天河城B区等4个商业综合体,新增品牌首店50余家。全年举办促消费活动400多场,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7%。线上线下消费融合,限上单位网络零售额增长13.3%。

有效投资逐步扩大。63个市“攻城拔寨”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14.5%,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更新改造等7个计划开工项目全面动工,越秀立方等19个项目竣工投用,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3%。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券等4.4亿元,通过政府投资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社会投资规模占比提升至76.8%。出台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加强精准靶向招商,新引入优质项目374个,落地百强项目和总部型项目47个,协议投资总额499.2亿元。

(三)聚焦增动能、塑优势激发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

重点改革步步向前。实施营商环境6.0改革,推出88项优化提升举措,全市率先实现企业市内迁入“即报即办”,建成11个“智税圈”提供自助办税服务,获评全省首批综合类信用县,入选营商环境质量全国十佳县区。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条举措,实施“新越商青年企业家培育工程”,旗帜鲜明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实现107个高频事项一事办成,997项政务服务指尖易办,成功跻身新型智慧城市百强区全国五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顺利验收。

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新设外资企业1676家、同比增长1.6倍,实际利用外资10.6亿元。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联动越秀海关合作培育AEO企业42家,万菱广场等3家试点市场采购出口额增长33.6%,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540.8亿元。强化对外交往门户功能,有力服务保障“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等重大会议活动,越秀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新提升。

创新驱动显著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3%,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建成全市首个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401件,发明专利占比49%、全市第一,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24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0.7%。打造“1+9+N”主题人才会客厅,落地全国首个海交会人才服务站,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2名,省市人才项目申报创历史新高。

(四)聚焦补短板、提质量,持续提升城区环境功能品质

城区功能日益完善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传统中轴线地区保护利用实施细则。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完成第二批1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增供水改造8928户,开展“瓶改管”改造居民用户3174户、非居民用户312户。实施存量资源价值提升计划,推动8家专业批发市场升级,完成16栋商务楼宇改造建设,新增商业空间22万平方米。推进21个轨道交通站点及区间进场施工。新建停车场5个、停车泊位654个,中山一路等5个交通拥堵点得到有效治理。

市容环境优化提升。制定环卫保洁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实施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集中整治环卫保洁、视觉形象等“十类”问题3.6万宗,治理违法建设12.6万平方米。全市首创“立体桶库”实现存桶量扩增2倍,新建垃圾压缩中转站2个,路面压缩作业量下降30%。8个重点区域、5条精品道路通过验收,区级容貌品质社区比例提升至30%。全国首个加装电梯“连片托管”示范街成功创建,全区托管电梯超过1000台。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评价连续7年获评A档。   

绿美越秀更加靓丽。打好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组合拳”,全年优良天数比例提升9.6个百分点,PM2.5、PM10指标保持全市中心城区最优。新建污水管网24公里、雨水管网21公里,排水单元达标认定率88.4%,“一江五涌六湖”水质持续稳定。培育“无废细胞”180个,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8.1%。新增城市绿地1.2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6个、社区公园1个、自然教育基地2个、古树公园2个,东山湖获全省首批小微湿地示范点,93%社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覆盖率全市第一。

(五)聚焦惠民生暖民心,大力推动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社会保障提标扩面。举办各类招聘会175场,提供就业岗位超9.7万个。向6499名困难群众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3亿元,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05套,解决863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一老一小”保障持续加强,建成社区颐康服务站199间、长者饭堂91间,超50万人次长者街坊吃上“暖心饭”,过千名困境儿童圆梦“微心愿”,获评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区,创成5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榕树头”议事厅为残服务项目获全省推广。

教育医疗提质增效。入选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和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新增基础教育学位6774个,改扩建班课室136个,新招教师477名,保障1.7万名适龄儿童顺利入学。中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本科率连续2年突破90%。组建越秀区省医医疗集团,建成全区首个城市医联体。牵头起草全省首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地方标准,有偿服务包签约率、家庭病床总量均居全市第一。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公益一类投入、公益二类管理”,运营管理效能实现较大提升,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服务基层行”全面达标。

文体事业提升赋能。推出兰缘盛荟、海丝文化节、“020赫兹”城市音乐营地等文化新品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000余场,惠及群众超1000万人次。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3个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北京路入选全国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越秀位居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第二名。获评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我区选手在亚运会羽毛球团体赛中喜获金牌。

社会治理提档升级。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110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3.8%。加强信访“六大工程”建设,化解信访积案106件。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排查治理重大隐患319项,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灾情,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考核全市第一。粮食安全责任考核连续4年优秀。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连续多年保持最优等级。

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双拥和退役军人保障显著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保密、档案、史志、工青妇、科普、慈善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

(六)聚焦提效能、优服务,全面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法治建设步履坚实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40件、政协提案149件。建成全省首个“法治非诉中心”,行政应诉案件胜诉率全市最高。政府透明度连续4年居全国各县区前十。

服务效能稳步提升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走访服务重点企业5000余家次,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诉求600余项。扎实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12345热线工单连续3年办结率100%。

政风作风持续转变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好巡视、巡察等发现问题整改,完成18个审计项目和16个预算评估项目。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一年,我们一路披荆斩棘,一路风雨兼程,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区委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顽强拼搏、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共同结果。在此,我代表越秀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市驻区单位,向驻区部队官兵,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和支持越秀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各国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稳”的基础尚不牢固,新培育引进的大企业、大项目偏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二是“进”的动力仍要增强,产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快,新产业新动能尚未成势,重大平台综合能级不强;三是“优”的品质有待提升,水环境治理任务繁重,城市更新需进一步提速,市容环境管理精细化水平不够高,社会民生事业还有不少短板;四是“闯”的劲头还需提振,标志性、引领性、突破性改革成果不够多,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未完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激活“三大动力”,深入实施三大策略,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打造高能级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努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越秀实践新篇章。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0%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年度任务。

“二次创业”再出发,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立足“老资源”审题破题,面向“新活力”解题答题,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把握好“立”和“破”的顺序,聚精会神谋发展,心无旁骛抓落实,努力书写千年越秀现代发展的新答卷,创造无愧于百万群众民心所望的新业绩。

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落实重大战略部署,以更大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国之大者”,把握“省之要事”“市之重点”,举全区之力办好“三件大事”,在服务大局、一体协同中加快自身发展,构建腹地更广、潜力更足、空间更大的区域经济布局。

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力争“湾区标准”“湾区认证”“湾区通办”和职业资格认可等工作取得更多试点成果,促进规则机制、营商环境、要素流动与港澳地区更加接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建设,扩大“港澳药械通”政策使用范围,推动正骨医院与澳门镜湖医院深度合作。积极回应港澳同胞就业创业和生活诉求,完善涉港澳商事多元解纷机制,全面建成18家港式家庭医生工作室,新缔结2—3对穗港澳姊妹学校,持续办好穗港澳青少年交流等活动。加强与南沙、横琴、前海、河套等重大平台的协同联动,协力推进广州都市圈建设。

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完善区“百千万工程”工作机制,建立重大项目、重要改革、重点培育事项“三张清单”,出台年度十大行动。围绕科技赋能、生命健康、国际商贸、时尚文化4个类别,“一街一特色”打造19个硅巷型创新街区。扎实做好对口帮扶协作和市内结对互促,拓展北京路、一德路等惠农助农商街建设,加强与湛江两区一县产业园区共建,培育“总部+基地”产业合作平台,推进“双向飞地”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完善跨区域发展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走出一条新时代精准帮扶、共同发展之路。

攻坚推进重点片区改造。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探索用好“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新模式。强力推进广州站片区改造,完成片区控规方案和做地方案报批,以国际视野、前瞻眼光、开放思维深化城市设计,推动5个种子地块率先突破,优化广州东站—广州站—白云站铁路沿线环境,加快“站城产居”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启动瑶台村征收补偿和首开区建设,加快推进西坑村“拆治兴”并举改造,完成登峰村新登峰宾馆改造提升工作。

(二)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具有越秀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开展主导产业提升行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建强现代服务业三个中心巩固创新金融中心地位,搭建“全域金融”场景,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广州民间金融街与海珠广场片区一体化发展,支持地方金融组织做优做强,引入10个优质金融合作项目,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培育高端商务服务中心,对接引进高能级国际专业服务机构,支持广告、人力资源、会计法务、规划设计、管理咨询等领域骨干企业发展,做优楼宇经济,新增税收亿元楼宇4栋。升级国际时尚商贸中心,响应国家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推动3个专业市场向数字化、展贸化、体验化转型,重点推进广州流花数贸中心建设,持续擦亮“中国流花”金字招牌,加速个性定制、时尚设计等“美业”发展。

培育新兴产业三大集群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围绕“一心三地”布局,新引进15家生命健康重点企业,打造一批临床试验、医工融合等特色服务平台,力争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加快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抓紧建设花果山特色小镇二期和综合配套工程,升级草莓V视智慧园区,从视频内容制作基地发展为产研居功能复合园区,形成整体协同产业生态。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发挥北京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优势,建强智慧旅游、动漫、电影、数字内容等产业链,孵化引进5家以上优质文创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供销一体融合。

把准未来产业三条赛道瞄准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布局数字新基建,打造环市路数字经济创新带,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区块链、地理信息、量子通信等与实体经济融合,激发“四新”经济新增长点。瞄准人工智能产业,推动黄花岗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园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在医疗、教育、交通、商贸、金融、政务等领域开发人工智能典型场景应用。瞄准绿色环保产业,建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产业链动态信息库,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业等绿色产业,推进重点园区和商圈开展降碳试点,鼓励实施节能改造。

(三)坚定不移扩内需稳外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扩大内需,促进外需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攻城拔寨”行动,聚焦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更新改造等65个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不少于40亿元。坚持专班工作机制,强化项目协调、要素保障、全程服务,全力推动15个总投资超10亿项目快审快批快建。加强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争取更多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增发国债等资金支持。完善全区“一盘棋”招商机制,建立招商图谱和目标清单,拓宽赴外招商、会展招商等渠道,开展靶向招商、以链招商,争取全年引进优质项目不少于280个,新增百强类、总部型企业20家以上。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构建广府文化引领型国际消费城区支撑体系,升级改造北京路—海珠广场、环市东、农林下路—中山三路等重点商圈,支持“一方系列”打造文旅消费新空间,推动多类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鼓励“老字号”美食品牌发展,打造惠福路特色美食集聚区,培育“寻味越秀”网红打卡地矩阵。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完成3个都会级羊城夜市先行区申报认定,策划3条“夜广州”街巷,打造沿江路夜间经济示范集聚带。丰富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举办促消费活动不少于300场,扩大文旅休闲、体育运动、中医康养等服务消费,培育电子产品、智能家居、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

壮大开放型经济。落实广州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清单,推动专业服务、商务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重点领域标准化试点。支持国有外贸综合服务示范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市场主体内外贸一体化经营能力。加快布局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新业态,新增2家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市场,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产业园”模式。借助“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等重大平台,增强商贸会展枢纽功能,培育壮大“会展+”经济。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友好城区交往,不断深化合作交流实效。

(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高地。系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有机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让创新之花更好地结出产业之果。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高水平打造科创平台,推进“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广州市级试点区建设,支持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大院大所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落实“揭榜挂帅”机制,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高企“26条”,壮大“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队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

加快创新成果落地见效。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中山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等重点服务平台优势,畅通“样品—产品—商品”的科研成果转化链条,落地10个以上医疗医药创新成果项目。做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两个国字号牌子,加快发展知识产权全链条产业,力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60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60件以上。

健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强“科技+金融”政策推送,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入园入企。落实“越揽众星”政策体系,做优“大家归秀”服务品牌,升级拓展产业主题人才会客厅,建设人才服务改革试点社区,引育一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区建设,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开展青年创新创业服务计划,为青年逐梦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五)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活力护航。

激发深层改革动能。树立“产业友好型”理念,推出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建设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区。深化全省首批综合类信用县建设,打造一批“信用+”标志性应用场景。强化“双随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创新包容审慎执法举措。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迭代升级“越秀系列”四大平台功能,推动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国有企业设置布局,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优化助企惠企服务推出“首席服务官”2.0版,组建千人团队进千企服务,用好“10号直通车”平台,举办不少于50场政企交流活动,全心全意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常态。培育发展品牌商协会,促进信息对接、资源共享。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创新投融资机制,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摸清市场主体底数,进一步增强服务实效。

加大要素保障力度。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普惠小微贷款等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信易贷“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打造面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专属金融产品。加强数据高效归集共享,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实行“一数一源一标准”,促进公共数据开发应用。推动直管房物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发挥国有资产最大效益。支持老旧商务楼宇改造升级,建成第三空间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全年新增高质量载体8万平方米以上。

(六)坚定不移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城区功能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更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实施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持续优化“一横三纵三片”总体空间布局。完善环市东、五羊新城片区有机更新规划,加速融通广场、区工商联大厦等项目落地,为越秀中央活力区重振崛起打造全新引擎。深化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工作,编制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盘活广大路等一批低效地块。出台公有物业更新活化专项规划,采取“市场化、公益化、特色化”路径制定分批实施计划,首批打造10栋公房整体改造示范工程。

加快更新改造步伐。加强城市体检成果运用,推进第三批1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打造中医康养街区等4个连片成片改造示范项目,统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筹办工作,提升省体育场和越秀山体育场周边环境品质,补齐全民健身设施短板,增加多样性运动场所,实现“10分钟体育圈”全覆盖。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环境,加快烈士陵园站等5个轨道交通征收项目签约工作,完成40条道路全要素改造提升,启动环市东、东山体育场等停车场综合改造,新增5个以上社会停车场。

提升精细治理水平。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和规范作业标准,减少100个生活垃圾路边直压点位,推进27座公厕改造提升,打造2个“门前三包”样本街。开展花城“绣花”行动,发挥社区设计师力量,新增6个市级容貌品质社区,推出更多“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深化全域服务治理,推动共有产权电梯全面纳入托管,推广城中村出租屋第三方代管、围院式、楼栋长管理模式。探索建设“新城建”十大标杆应用场景,重点推进智慧环卫、智慧停车、智慧社区示范应用。

(七)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为导向,打造绿美建设新样本,书写“云山珠水”新画卷。

构建全域绿美格局以绿美“八大工程”为核心,完善“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三级绿化体系,新增5个口袋公园、城市绿地和立体绿化8000平方米。加强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提优东濠涌沿线环境品质,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打造东山湖公园开放生态课堂,促进生态与人文有机融合。深入推进林长制,发挥民间林长队伍作用,引导基层力量投身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创建一批林长制示范街、示范社区。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全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快燃气锅炉低氮升级改造,严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落实污染天气应对措施,提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稳步实施五年治水行动,统筹五大流域系统治理,推动沙河涌等整治提升,攻坚完成排水单元达标建设和45个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力争雨污分流率达到 90%。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生活垃圾分类分级管理,强化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推进“无废城区”建设。

践行低碳环保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打造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和监测,保持区域能效“双控”良好态势。探索光伏建设维护、合同能源管理多元融合,形成光伏发电应用区域试点示范。推进充电桩、换电站、配套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新能源汽车服务保障。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助力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

(八)坚定不移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全面彰显融古通今、美美与共的独特气质。坚持以文兴城、以文塑城,活化用好“四大文化”叠合优势,促进“三脉”基因赓续传承,助力“三轴”融合和“三核”联动发展。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广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团一大等革命遗址,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精心打造“越秀中医四季学堂”“越秀开笔礼”等文明实践工作品牌,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推动光塔街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街区。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守住文物安全底线,稳步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擦亮四大文化品牌。纵深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完善“五条红道、红色八景、五片一区”整体布局,打造新河浦红色历史文化魅力街区,办好“红色研学季”“家门口的红色学堂”等系列活动。以广州传统中轴线申遗工作为串联,深入实施岭南文化“双创”行动,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大小马站书院群、昌兴街和高第街等片区保护利用,规划建设岭南书院博物馆。推进海丝文化智慧街区建设项目,加强五处海丝申遗史迹点保护利用,实施“海上丝绸之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优质文化供给。持续擦亮“广府味·幸福年”文化系列活动、西湖花市、广府庙会、海丝文化周等特色文化名片,打造广东省地理标志产品一条街。激活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25间“越读吧”,争创全市首个“诗词之区”。支持文化演艺事业发展,提供不少于100场演出活动,打造“小而美”的剧场演出新空间。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推进文艺人才培养扶持计划,创造更多精品力作。

(九)坚定不移创造高品质生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让人民群众的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强化基本民生保障。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打造线上、线下、直播带岗“三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招聘平台,举办不少于100场招聘会,加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就业人员2万名以上。完善“羊城红骑手”外卖配送综合服务体系,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加强救助供养、医疗互助和困难群众生活兜底保障,健全残疾人等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打造“越秀善行1+1”慈善品牌,促进慈善、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

深化健康越秀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五好”街镇创建活动。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扎实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加快推进正骨医院东风东院区建设和公共卫生领域补短板项目。实施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推广“医联体+家庭医生”等组合签约服务。支持区级中医特色专科发展,打造14个三级名医工作室、2个旗舰中医馆,全力创建全国基层中医服务示范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全面深化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落实“五育”融合理念,推进5大重点任务和12项区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重点工程。加大教育人才储备,实施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提升和越教名师培育计划,完善全链条培养体系。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完善义务教育“双减”长效机制,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推进多学科、跨学科、特色学科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东风东路小学改扩建等8个校园重点项目,扩大基础教育学位和宿位供给,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构筑全龄友好城区。实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场地保障、租金减免、资金补贴等政策支持,新改扩建一批社区普惠托育服务机构和设施。深化省级儿童友好示范区建设,全面建成10个儿童友好社区。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示范区。推进婚俗改革试点,优化婚姻登记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化街道颐康中心、社区颐康服务站功能,推动长者饭堂与医疗、科技、慈善结合,打造食养医养康养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支持银发经济发展。

(十)坚定不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不断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越秀。

提升防范化解风险水平。强化金融监管和风险监测预警,完善地方金融行业征信体系建设,健全小贷公司监管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推进房地产优化措施落地见效,探索实施房票制度,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统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提速海月东、解放中路东侧安置房建设,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任务,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提升维护公共安全能力。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治本攻坚整治行动,突出抓好9类重点行业和10类特殊敏感场所安全防控,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三防应急工作机制,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严格落实广州市消防规定,完善消防基础设施,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做好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和通行秩序管理。全力保障能源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效。弘扬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行政复议调解+人民调解”联动化解行政争议模式,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化新一轮来穗人员融合行动。持续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固本强基行动,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十一连冠”,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加强公共安全与管理智能视频系统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四个一”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进一步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目标在前,使命在肩。我们将始终牢记和践行“三个务必”,坚定不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高效廉洁政府。

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坚持公开透明,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合法性审查,完善权责清单体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及社会各方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强化政务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效能作风建设。稳步实施机构改革,完善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按照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要求,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锻造堪当“二次创业”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恪守为民宗旨,加强调查研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提振全社会干事创业精气神,营造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

打造廉洁务实政府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切实为基层排忧减负。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时刻警惕“新形象工程”,把宝贵财力用在改善民生和转型发展上。

各位代表,破浪前行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奋斗成就梦想,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勇前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越秀贡献!


附件:

名 词 解 释

1.省委“1310”具体部署:2023年6月20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广州召开,提出“锚定一个‘走在前列’总目标,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奋力实现十大新突破”的“1310”部署。

2.市委“1312”思路举措:2023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广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召开。广州市委围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对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细化形成“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活力,奋力推动十二个领域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1312”思路举措。

3.港澳药械通: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开业的“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

4.百千万工程:广东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提出以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旨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壮大县域综合实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5.“1+8+6”规划成果体系:1个总体成果即广州火车站片区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暨站城产居一体化地区控规优化;8项专题研究即枢纽案例汇编、产业发展策划、综合交通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形态与开发控制、地下空间规划、低碳绿色城市控制指引、土地整备与实施;6个专项评估即交通影响评估、历史文化遗产调查评估、环境影响评估、市政承载力评估、洪涝安全评估、树木保护专章。

6.做地:在政府指定范围内,由政府认定的国有企业筹集资金,配合属地政府实施征收补偿安置工作,实施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讯、照明、绿化、土地平整等配套设施建设后将土地统一交由政府收储。

7.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即合同研究组织,是指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的公司或机构,其业务模式主要是接受客户委托,按照行业法规以及客户要求提供药物从研发到上市过程中的全流程或者部分流程服务。

8.XR:Extended Reality,即扩展现实,是一种集成了多种技术的概念,其中包括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

9.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即《广州市越秀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共包含高端人才支持、企业发展支持、载体提升支持、资本市场支持、招商引荐支持、行业活动支持、知识产权和质量与标准化支持、配套服务支持、荣誉支持、专项支持等共十大措施。

10.智税圈:打造智税服务站点,旨在拓宽家门口办事渠道,推进税费服务事项覆盖延伸至社会化服务网点,通过“集中办、一站结”,让群众不再多头跑、反复跑。

11.AEO: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即“经认证的经营者”,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一项促进贸易安全与便利的制度安排。

12.“专精特新”企业: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是指主营业务突出、专业能力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13.“小巨人”企业:指业绩良好、极具发展潜力和培育价值处于成长初期的小企业。通过培育推动其快速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行业中或本区域的“小巨人”。

14.“1+9+N”主题人才会客厅:“1”即书记人才会客厅;“9”即系列主题会客厅,覆盖科技、教育、金融、设计、人力资源、生命健康、超高清视频(5G/8K)等领域;“N”即其它特色人才会客厅,按需设置。会客厅邀请各行业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高层次人才、港澳青年人才共话越秀高质量发展,助力各类人才规模化集聚、本土化发展。

15.电梯“连片托管”:将社区加装电梯连片纳入统一托管,实行分散主体加装电梯集约化管理,充分发挥连片集成优势,在提升电梯托管覆盖面的同时有效减少业主分摊支出、降低经济成本。

16.一江五涌六湖:“一江”即珠江前航道;“五涌”即东濠涌、新河浦涌、水均岗涌、景泰涌、沙河涌;“六湖”即东山湖,麓湖、流花湖、东秀湖、北秀湖、南秀湖。

17.无废细胞:将细胞概念引入到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把城市看做人体,学校、机关、企业、酒店、展馆、景区等社会生产生活各组成单元看作细胞,通过建成一个个“无废细胞”,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促使“无废”观念深入人心,全民践行“无废行动”,最终打造“无废社会”。

18.公益一类投入、公益二类管理:指落实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建立更灵活、有效的收入分配制度。

19.优质服务基层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照标准,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健全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服务能力。

20.信访“六大工程”:强基固本、访源治理、重访治理、积案治理、信访保障和制度改革。

21.首席服务官:为重点企业安排专属“首席服务官”团队,由挂点联系街道的区领导担任团长,责任部门处级领导担任“首席服务官”,责任部门、属地街道、属地市场监管所、属地税务所科级干部担任服务专员。

22.地方金融组织:指依法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监督管理的从事地方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

23.一心三地:“一心”即国际健康医疗中心,“三地”即生命健康产业转化高地、药品器械流通高地、高端医学人才高地。

24.“四新”经济: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经济形态。

25.高企“26条”:即《广州市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该文件从加强科技引育、推动科研强企、实现人才优企、扩展金融惠企、汇聚产品兴企、持续精选壮企、优化创新业态等7个方面,提出了26条具体举措。

26.“单项冠军”企业: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

27.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是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推行包容审慎监管的重要举措,指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行政处罚清单,以及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清单。

28.“越秀系列”四大平台:越秀人家、越秀商家、越秀先锋、越秀智库。

29.首席数据官制度:聚焦于数据管理与数据运营,重点围绕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开放、利用等数据治理工作展开,具体负责推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流通应用,充分释放数据资源价值。

30.一数一源一标准:指每一条基础数据有且只有一个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法定采集机构,该法定采集机构对每一条基础数据或每一张数据表均进行标准化处理。

31.“一横三纵三片”总体空间布局:“一横”即依托珠江高质量发展带,结合越秀沿江金融产业平台,打造沿江路—创新金融集聚带;“三纵”即三条南北向的发展带,西侧依托广州传统中轴线,结合北京路商业街区和海珠广场金融产业优势,打造北京路—海珠广场发展带,中部结合环市东商务区和中华广场商业中心打造环市东—中华广场发展带,东侧依托科技创新园区、农林下路商圈、东山口商圈和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农林下—东山口发展带;“三片”即广州站片区、环市东片区、五羊新城片区。

32.绿美“八大工程”: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工程、保护地建设提升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工程、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工程、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工程、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工程、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工程。

33.四大文化: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

34.“三脉”“三轴”“三核”:广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出,优化城市发展战略空间格局,推动城市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发展,实现老城区“历史文化核”、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南沙“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促进广州千年城脉、文脉、商脉传承发展。

35.五条红道、红色八景、五片一红区:“五条红道”即工、农、青、妇革命运动体验红道、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红道、毛泽东伟人足迹红道、周恩来伟人足迹红道、陈独秀革命先锋足迹红道;“红色八景”即河浦同舟、红墙求索、东园潮起、文德新征、红陵旭日、珠水丹心、长堤扬旗、岭南曙光;“五片一红区”即广州公社—北京路片区、农讲所—烈士陵园片区、海珠广场—沿江片区、东园文化广场片区、中共三大会址片区,争创红色5A景区。

36.岭南文化“双创”工程行动:指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7.“越秀善行1+1”慈善品牌:面向辖内“一小一老”等人群,搭建以社工站为纽带,慈善公益为核心,志愿服务为支撑、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基层慈善和志愿服务平台。

38.“五好”街镇:“五好”指党建引领好、体系建设好、制度创新好、公卫服务好、群众反映好。

39.五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

40.9类重点行业和10类特殊敏感场所:9类重点行业领域是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燃气、船舶、工贸、旅游;10类特殊敏感场所是指高层建筑、医疗机构、托育机构、民政机构、幼儿园、学校宿舍、监所、星级宾馆、大型商业综合体、涉工业气瓶储存使用场所。

41.治安防控“四个一”:任务一张表,指挥一张图,管控一张网,勤务一套机制。

42.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