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媒体解读】面向2035年,活力都市核心越秀如何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17 14:56:35 文章来源:南方+ 字体大小:【 A- A A+

  文脉千年,古韵悠长。

  越秀,这座广州建成2200多年未曾变迁的城市中心,作为“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面向2035,越秀将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作为支撑广州市“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空间结构重要的核心区域,《广州市越秀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3月2日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复,该规划是整体谋划越秀区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是越秀区国土空间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总纲。

  新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扛起越秀担当,展现越秀作为

  《规划》锚定一个目标愿景,三个发展定位和三个核心功能描绘新的发展蓝图。

  目标愿景——建设“全球城市的活力中心”是越秀区面向2035年的目标愿景,明确越秀区要紧紧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文化综合实力更加突出。

  发展定位和核心功能——承接广州“6+4”城市性质,越秀区提出“三区三地”的定位功能,明确“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承载区、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的发展定位,发挥“公共服务高地、现代服务业示范地、国际科技创新地”的核心功能,为越秀区持续建设全球活力中心,全面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全面实现高水平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蓝图:构建“山水融城、古今辉映、多片联动”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从空间总体格局上看,基于越秀区独有的“山—城—江”的云山珠水格局,在产业发展特色和历史文化脉络中构建“一横三纵三片”的空间结构。

  “一横”为沿江路现代金融集聚带,立足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结合沿江金融产业平台,推进金融产业赋能实体经济。

  “三纵”为三条南北向的发展带,西侧打造北京路—海珠广场发展带,依托广州传统中轴线,结合北京路商业街区和海珠广场金融产业优势,提质传承发展广州城市根脉;中部打造环市东—中山三路发展带,结合环市东商务区和中山三路商圈,振兴重塑中央活力区引擎;东侧打造农林下—东山口发展带,依托黄花岗科技创新园区、农林下路商圈、东山口商圈和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融合加速科技创新走廊崛起。

  “三片”着眼未来发展空间,包括广州火车站—流花—矿泉广州中央高铁枢纽区、环市东中央商务发展区、五羊新城广州数字传媒集聚区,各个片区联动发展,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格局。

  从生态格局上看,构建“一核一廊多点”的生态空间结构。

  “一核”以白云山风景名胜区、麓湖公园和雕塑公园为基础,打造白云山—麓湖生态绿核,建设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生态源地,共同保护白云山生物多样性,打造延续云山珠水的城央绿核。

  “一廊”为珠江前航道生态廊道,落实广州市区域生态廊道管控要求,加强水鸟栖息生境与迁移廊道的修复与建设,构建绿色生态水网和都市亲水空间。

  “多点”是以越秀公园、流花湖公园、烈士陵园、东山湖公园等生态公园、综合公园为主的生态活力节点,推进空间内生态修复和绿化建设。

  新征程:全面提升老城区功能品质,建设超大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典范

  根据《规划》,越秀将建设更有历史底蕴的人文城区。

  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构建“一环两轴多点”的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历史全要素保护和利用;加强特色文化遗产路径的保护与活化,提升珠江文化带,打造“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通过传承岭南文化、展现海丝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突出创新文化,赓续历史文脉。

  建设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城区。越秀区积极融入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焕新,有力提升“3+3”核心产业竞争力。推动东山口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广州中央高铁枢纽区、北京路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海珠广场文化金融商务区和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区、黄花岗科技园、花果山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产业示范区六大产业组团建设,协调发展、提质扩面,提升产业集聚辐射力。

  建设更宜居宜业的活力城区。完善高质量15分钟生活圈,强化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五大目标配置生活圈设施。提高基础教育品质,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推进教育设施就地扩容提质;完善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改扩建工程,争取大湾区医疗卫生政策互通试点,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建设文化体育设施,鼓励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立体开发;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打造老年友好型和互助型社区,整合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建设更高效互联的便捷城区。构建“高效率联系、高强度支撑、高品质服务、高活力营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增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联系,促进交通与产业用地发展融合,保障绿色交通出行。推进广州火车站枢纽能级提升,深度融入大湾区交通圈;完善高密度道路网络,鼓励干线道路走廊复合利用,结合重点片区更新改造,加密次、支路网;营造高品质慢行交通,构建慢行步道系统,结合绿道和碧道构建慢行专用路径。

  建设更有魅力的绿美城区。完善公园绿地体系,以推进全域公园化建设目标,优化布局各类公园绿地,全方位挖掘存量绿地资源,探索城市立体绿化,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构建“骨干—社区”两级绿道体系,串联城市公园绿地、河涌水系等景观节点,提供高品质的绿植景观和高频次的游憩休闲活动空间。

  建设更集约节约利用的品质城区。聚焦“留修改拆”四类更新策略,对品质较好的已建成区域实施原址保留,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对历史文化重点保护区域进行保护活化,探索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对老旧小区、低效楼宇等进行改造升级,统筹推动既有建筑改造和活力街区打造;针对闲置低效的存量用地,鼓励以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再开发,形成新的产业空间载体。

  建设更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区。完善供水、电力、燃气、污水、通信、环卫等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系统;提高极端天气应对能力,加强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健全“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系,提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及消防安全保障体系,优化应急避难场所布局,提升城区安全韧性。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