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越秀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5-12-31 10:32:25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A- A A+

各街道办事处、区府直属各单位:

《越秀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科工信局反映。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越秀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进一步发挥越秀区科技资源集聚优势,破解城区发展空间受限难题,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越秀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以“科技+”为战略导向,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努力将越秀区打造成为广州地区“科技+”发展示范区、系统创业生态圈。

(二)主要目标

2017年,越秀区综合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凸显,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束缚得以破除,使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成果密集转化,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核心区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上市科技企业增长2倍,达到75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倍,达到200家。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孵化器面积增长1倍,达到25万平方米。

——优化创新要素配置: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增长1倍,达到3.2亿元。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约50%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倍,达到2600件。

——加速园区扩容提质:黄花岗科技园分园区数量增长1倍,达到40个;园区面积增长50%,达到135万平方米;建立10个专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黄花岗科技园营业收入增长50%,达到718亿元,税收22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1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加快实施“小巨人”培育计划,制定黄花岗科技园科技企业入园标准,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其转变为活力强、发展快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拓宽“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路径,使众多优质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并成为支撑越秀区科技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

2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

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申报、认定和服务工作,科技项目扶持及相关服务政策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发挥行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产业链合作和交流,推动形成若干行业或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

3推进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加大政府对科技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研发资助的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定期走访联系大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制度。建立完善政产学研金介用平台,探索建立社会资本参与科技研发的利益分享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研发投入的新局面。(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

4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扶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鼓励企业强化科技研发工作积极引进和推进组建符合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高水平应用型科研机构,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加大对既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扶持,引导各重点实验室参与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交易,加快重点实验室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企业独立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研发机构。(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

(二)园区升级工程

1积极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楼宇更新改造相结合

推动黄花岗科技园区由先烈路—环市路向越秀周边地区拓展,不断拓宽黄花岗科技园区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明确黄花岗科技园各分园区的产业定位,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主题园区。积极推动汇华信息产业园、羊城同创汇、星光映景移动互联网产业园、289艺术PARK、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创意大道、花果山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产业园发展,新建东宝大厦信息产业园、丽丰中心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整合区内现有楼宇资源,以科技园区建设带动旧城改造、楼宇更新、环境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多维一体融合发展。(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区国土规划局)

2强化园区内外品牌形象建设

委托专业的品牌策划和传播机构塑造黄花岗科技园专属品牌,强化黄花岗科技园区域鲜明、突出的国家级高新园区形象,统筹各分园区形成统一的园区形象。加强园区服务标准建设,在服务流程、招商程序等方面制定标准化的细则和规定,形成深入企业的品牌形象。建立黄花岗科技园分园区入园评审制和年审制,从园区面积、平台建设、服务体系、人员队伍、入驻企业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审,达到条件者方可入园;每年评选优秀园区,淘汰不符合标准园区,强化园区品牌内涵建设。(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加强区域间园区合作

突破中心城区土地制约因素,充分对接黄花岗科技园与外地资源,推动园区与国内外产业基地的合作交流。通过产业链分工和利益区域共享的模式,与肇庆大旺高新产业园合作共建越旺协同创新示范区,与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中关村创新研修院等园区加强合作,促进黄花岗科技园与外地园区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探索中心城区发展新路子。转变传统招商为特色产业集聚引商,结合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谋划越秀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经过35年,形成在全市具有较大相对优势的23个产业集群,以产业优势引商。(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三)服务优化工程

1推动科技服务专业化和便利化

设立区科技服务中心,搭建专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引入专业服务机构组成园区科技服务团队,为科技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招商洽谈、科技金融、科技中介、专利转化、股权转让、新三板上市等专业科技服务。全区18个街道设立科技专员,构建“科技园区+街道”科技服务网络,提高服务企业的便利性。完善园区服务网站,推出园区微信服务公众号,整合各类动态信息资源,及时宣传政策和公布各级政府部门征集科技项目信息,形成园区与企业之间畅通便捷的服务和交流平台。建立越秀区科技服务创新券制度,科技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登记、使用开放实验室、人才培训等申请使用创新券。(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各街道)

2建立园区科技管理数据库和园区企业征信系统

开展全区科技资源摸底调查,以科研基础设施、创新企业、创新资本、科技项目、科研人才为重点,建立全区科技资源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园区企业统计制度,建立数据更新机制,确保科技管理数据全面、准确、鲜活。制定区工商、税务、法院、环保、安监、技监局等部门对园区企业管理数据定期共享制度,充分听取银行、机构等的意见,设立征信指标体系,探索建立园区企业征信系统,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征信支持。(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

3探索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机制

充分运用园区科技管理数据库,建立园区基础设施清单,鼓励园区企业采用租赁补贴、租赁市场、金融租赁、项目合作等模式,实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企业合作开放使用,优化企业基础研究、产业创新的科研条件。依托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等科研机构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设立全区科学仪器和实验设施对外共享清单,通过政府资金补贴为区内企业和高层次人才专家提供多元化、低成本的基础研发设施,为区内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重点科技攻关做出贡献。(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

(四)“双创”加速工程

1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探索纳入区创业平台管理的“在家创业者”的工商登记模式,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等办事流程(牵头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抓住第三届广州青年创业大赛暨2015年广州青年创业社区文化节在我区举办的契机,大力宣扬创新文化精神,继续举办“思享”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团区委,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科工信局)

2大力发展创新型孵化器

鼓励科研机构、高端人才、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等多种主体在园区设立创新型孵化器,支持大企业探索企业内部创新、内部孵化新模式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联络国内外创新型孵化器到黄花岗科技园复制,扶持羊晚腾讯创业基地、289艺术PARK等园区现有孵化器做大做强,争取逐级申报为国家级孵化器。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打破传统孵化器对房租和物理空间的依赖,为创业企业提供种子基金、创业导师、辅导培训、宣传展示、交流分享、产品构建、市场推广和产业链资源对接等增值服务,从而改造为创新型孵化空间。(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建设“广州创业大街”

以黄花岗科技园创意大道为载体,建设广州创业路演中心、广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越秀分中心,引入广州市创业导师联盟、广州市科技企业新三板发展促进会,聚集全国各地风投基金,搭建包括早期投资、创业培训、创业媒体、创业交流的高端创业要素集聚平台和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统筹规划黄花岗科技园各分园区成为承接不同产业创业企业的孵化器或加速器,促进分园区产业升级和价值提升,逐步在黄花岗科技园形成涵盖项目发现、团队构建、投资对接、商业加速、后续支撑等的全链条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以创意大道为核心、各分园区为承载的“广州创业大街”。(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五)金融催化工程

1构建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

通过建设不少于两家园区科技银行,依托广州民间金融街开展科技小额贷款业务,联合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构建涵括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商业保理、P2P借贷平台等形式的科技企业债券融资平台;通过发挥广州创业路演中心作用加快投融资机构集聚,构建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众筹平台、私募股权投资、新三板等股权融资体系。通过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建立,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提供合适的融资方式。牵头单位:区金融局)

2.加快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落实市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专项行动,设立越秀区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加强与科技部创投联盟的交流和合作,打造广州创投机构集聚区;建立我区科技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在研发资助、科技申报、技术开发等方面对后备上市企业予以支持。鼓励各类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支持设立科技并购基金或产业基金,支持区内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整合,形成产业集聚。(牵头单位:区金融局,配合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建立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平台。

设立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越秀分中心,加快区各项科技金融业务与市科技金融工作的对接,形成市区一体互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各类机构开办的“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等开放式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对区内各类科技金融企业进行整合,形成统一、高效的区科技金融产业发展平台。强化科技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协调引导作用,搭建资金与企业间的对接平台。(牵头单位:区金融局,配合单位:区科工信局)

(六)“科技+”促进工程

1以科技创新驱动商贸业转型升级发展

以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引入传统专业市场集群,打造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发挥流花服装市场、一德路海味干果市场等专业市场的规模优势,完善专业市场信息技术硬件建设和配套措施,联合行业商会打造专业市场电商集聚区,实现“线上市场”和“线下市场”的良性互动。创新商贸业发展模式。加速建立面向全区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和移动电子商务平台,鼓励电商在越秀落户。依托东风路、环市路高端现代服务业集中优势,打造电子商务综合服务集聚区。(牵头单位:区商务局)

2以科技创新助力新型健康医疗产业体系建设

依托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一批高新科技的医药研发平台,发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的交易和服务平台功能,聚集一批国内外健康产业领域龙头企业,吸引和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产业项目,构建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的健康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和医疗产业深度融合,借助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重点发展移动医疗、数字医疗和智慧医疗。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创新医药、保健品及医药器械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业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新模式。(牵头单位:广州健康医疗中心项目办)

3加快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依托网络数字技术手段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重点发展动漫游戏、新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型业态。充分发挥创意大道及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集聚作用,充分发挥园区动漫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广播电视、网络、出版等行业与动漫游戏产业有机结合,推动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在设计、制造等产业领域中的集成应用,完善和拓展动漫游戏产业链。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文化创意内容与用户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运用能力。(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区文广新局)

4以科技创新加速金融业发展

以民间金融街为主体,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以科技助推金融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立足越秀充足的金融专业人才和IT研发力量,以产业金融为突破口,建立全市示范性产业电子金融平台。重点支持金融安全技术、金融支付技术、金融移动应用、金融IT技术、金融云计算技术、金融协同办公技术等金融行业关键、重大、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牵头单位:区金融局,配合单位:区科工信局)

5以科技创新助推民生事业发展

加速应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依托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等推动越秀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施“铜改纤”工程,建设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生态智慧城市(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配合单位:区政务办)。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数据库,加快我区医疗机构业务系统的改造与创新,建设区域影像、区域检验平台,积极推动自助健康数据采集、远程医疗等创新应用,实现人口健康数据的区域共享和互联互通。有效改善辖区人口健康水平(牵头单位:区卫计局)。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以科技手段提升对越秀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能力(牵头单位:区食药监局)。加大对环保科技创新的投入,孵化一批环保创新企业,加大对各类环保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研发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升级和强化餐饮业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和运营督察系统的功能和效果,研发环保网格化监察执法和行政处罚系统,加强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增强以科技创新提升越秀环境整治的实力,为居民提供优良的人居环境(牵头单位:区环保局,配合单位:区科工信局)。建设喜羊羊公益儿童图书馆(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以街道社区和中小学校作为重点科普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全区人文科学素养。(牵头单位:区科协,配合单位:区科工信局、区教育局、各街道)

(七)知识产权工程

1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

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化战略,深入落实《越秀区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发展促进创新驱动的若干规定(试行)》,大力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积极申报专利。鼓励企业设立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与区内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紧密对接,积极搭建和对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区内顺利转化。(牵头单位:区知识产权局)

2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区

按照国家、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要求,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区、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广州市知识产权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依托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广州越秀),加快引进高端知识产权咨询与运营服务机构,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大厦,搭建知识产权登记、保护、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区知识产权局)

3加快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建设

进一步发挥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的地位和作用,以版权产业建设为重点,按照“平台+园区+企业承载”的发展架构,引入中国版权登记中心华南登记中心,形成“版权登记平台、版权交易平台、版权保护平台”三位一体的华南最大版权集散中心和交易市场。(牵头单位:国家版权贸易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

(八)人才集聚工程

1积极落实省、市、区科技人才政策

积极推动落实珠江科技新星计划、箐英计划、高层次金融人才计划等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率先落实好“羊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智汇广州”高端人才对接行动。设立2000万元高层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力做好《越秀区关于引进和鼓励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牵头单位:区科工信局,配合单位:区委组织部)

2搭建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平台

依托南创中心、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等高端人才平台,以企业和项目等用人单位为主体,积极引进国家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省市创新科研团队带头人。加强与国外高层次人才机构合作,加大培育和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企业高级人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创客新星人才,着力构筑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区委组织部)

3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进一步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授予荣誉给予奖励,解决创新型人才在住房、户口和子女就学安置等方面问题。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互动合作,全面改善人才的创业环境。深入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牵头单位: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配合单位:区人社局、区教育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区科技创新工作,领导《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工信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区财政科技资金按规定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健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科技产业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基金的市场化作用,提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成效。

(三)全区形成合力。有行动任务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确保任务完成;区规划、建设等部门要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区科技部门要锤炼队伍,要挖潜,区编制和人力部门要在人力和结构上配强全区科技创新人员队伍。

(四)加强政策落实。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政策,及时兑现越秀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政策体系,要用好本级科技专项资金,确保把科技经费用在刀刃上,让政策真正惠及企业,落到实处。

(五)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创新驱动发展的宣传力度,宣传创新主体,宣传企业,宣传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宽容挫折失败,切实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鲜明导向,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附件1.越秀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指标分工表

2.越秀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任务分工表

附件1

越秀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指标分工表

序号

越秀区主要目标任务

目标值

负责单位

1

上市科技企业增长2

75

区金融局、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2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1

200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

孵化器面积增长1

25万平方米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4

区本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增长1

3.2亿元

区财政局

5

社会研发投入强度(R&D/GDP

提高约50%

区科工信局、区发改局

6

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

2600

区知识产权局

7

黄花岗科技园

技工贸总收入增长50%

718亿元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税收

22亿元

建立专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10

分园区面积增长50%

135万平方米

分园区数量增长1

40


附件2

越秀区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任务分工表

序号

主要任务

负责单位

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

1

实施小巨人培育计划,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

区科工信局

2

制定黄花岗科技园科技企业入园标准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

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申报、认定和服务工作,壮大企业规模

区科工信局

4

加大政府对科技研发的财政支持力度

区财政局

5

建立定期走访联系大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制度

区科工信局

6

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和平台

区科工信局

7

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区科工信局

8

建立政产学研金介用平台

区科工信局

二、园区升级工程

9

推动黄花岗科技园区由先烈路环市路向越秀周边地区拓展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0

明确各分园区的产业定位,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主题园区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1

推动产业园发展,搭建10个专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2

整合区内现有楼宇资源,建设科技园区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区国

13

塑造黄花科技园专属品牌和形象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4

建立园区服务标准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5

建立黄花岗科技园分园区入园评审制和年审制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6

与肇庆大旺高新产业园合作共建越旺协同创新示范区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7

与清远互联网+创新产业园、中关村创新研修院等园区加强合作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18

制定科技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

区科工信局

19

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20

制定健康医疗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三、服务优化工程

21

设立区科技服务中心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22

设立街道科技专员

各街道

23

完善园区服务网站,推出园区微信服务公众号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24

施行越秀区科技创新券制度

区科工信局

25

建立园区科技管理数据库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26

建立园区企业征信系统

区科工信局

27

建立全区科技资源管理数据库

区科工信局

28

联合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建立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机制及设立全区科学仪器和实验设施对外共享清单

区科工信局

四、“双创”加速工程

29

探索纳入区创业平台管理的在家创业者的工商登记模式

区市场监管局

30

举办思享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

区委宣传部、区科工信局、团区委

31

联络国内外创新型孵化器到黄花岗科技园复制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2

扶持腾讯创业基地、289艺术PARK等园区争取逐级申报为国家级孵化器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3

促进传统孵化器与新型创业服务机构的深层融合,改造为创新型孵化空间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4

建设广州创业路演中心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5

建立广州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越秀分中心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6

引入广州市创业导师联盟、广州市科技企业新三板发展促进会,聚集全国各地风投基金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7

在创意大道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8

统筹规划黄花岗科技园30多个分园区成为承接不同产业创业企业的孵化器或加速器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39

建成以创意大道为核心、各分园区为承载的广州创业大街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五、金融催化工程

40

建设不少于两家园区科技银行,依托民间金融街构建多层次科技投融资体系

区金融局

41

充分发挥广州创业路演中心作用加快投融资机构集聚,重点支持投资于越秀区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投资机构

区金融局

42

设立市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越秀分中心,支持各类机构开办的各种开放式创业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平台

区金融局、区科工信局

六、“科技+”促进工程

43

以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引入传统专业市场集群,推动传统商贸产业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转变,驱动商贸业转型升级

区商务局

44

建设一批高新科技的医药研发平台,推进信息化和医疗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健康产业体系建设

广州健康医疗中心项目办

45

充分发挥创意大道及园区动漫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完善和拓展动漫游戏产业链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区文广新局

46

建设喜羊羊公益儿童图书馆

区科工信局

47

以民间金融街为主体,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行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整体水平,加速金融业发展

区金融局、区科工信局

48

依托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等大型研发机构推动越秀智慧城市建设

区科工信局、区政务办

49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数据库

区卫计局

50

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区食药监局

51

研发推广环境网格化监察系统和移动执法系统

区环保局、区科工信局

52

以街道社区和中小学校作为重点科普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区科工信局、区教育局、区科协、各街道

七、知识产权工程

53

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积极申报专利

区知识产权局

54

鼓励企业设立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区内顺利转化

区知识产权局

55

积极搭建和对接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区知识产权局

56

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区)工程示范区

区知识产权局

57

创建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

区知识产权局

58

创建广州市知识产权示范区

区知识产权局

59

继续建设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广州越秀)

区知识产权局

60

引进高端知识产权咨询与运营服务机构

区知识产权局

61

打造知识产权大厦,搭建知识产权登记、保护、转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区知识产权局

62

引入中国版权登记中心华南登记中心

国家版权贸易基地

领导小组办公室

63

建设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版权登记平台、版权交易平台、版权保护平台

八、人才集聚工程

64

设立2000万元高层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区科工信局区委组织部

65

落实各种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及人才对接行动

区委组织部、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66

加强与国外高层次人才机构合作,搭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平台

区委组织部、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

67

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

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区人社局、区教育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