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076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6-21 15:03:18 文章来源:区府办 字体大小:【 A- A A+ 】
越府函〔2024〕11号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076号建议答复的函
邱波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中医药康养城建设,助力越秀老城区焕发新活力”的建议(第20242076号)收悉,感谢你们对越秀区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所提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越秀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区发展改革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区建设水务局、区房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区代建中心、区总工会、光塔街、人民街等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并与领衔代表在5月23日进行了座谈交谈,经综合市、区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高位协调,形成合力推进中医康养区建设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成立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的中医药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汇聚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区力量,统筹推进我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财政局等政府职能单位,依职责均有相应的工作规划,越秀区委、区政府亦高度重视,区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多次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在资源要素上给予大力支持。
一是省中医药局领导高度肯定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建设项目,认为越秀推进实施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建设项目符合全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要求,给出具体指导意见;同时,该项目成功获得广州市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示范区补贴资金支持。
二是省中医院领导始终对项目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积极为项目出谋划策,多次到项目现场视察和指导。省中医院还与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联合组建“广东省中医院——越秀区医养联合体”,推动大德路周边片区加快形成“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医院”的医养融合全链条服务,辐射带动全区中医康养特色工作进社区、进机构、进家庭。
三是越秀区委、区政府将推进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建设作为全区重点项目,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作为专班班长,区建设水务局、区代建中心、区房管局、区卫生健康局、区科工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等职能部门及光塔街、人民街、粤瑞公司作为专班成员单位,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二、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完成中医康养区规划
越秀区注重发挥广州中医药文化发源地、医疗资源高度集聚、省中医位于越秀等资源优势,围绕省中医院周边规划建设大湾区中医康养区,范围覆盖惠福西路以南、玉带濠以北、解放中路以西、人民中路以东区域,总面积31.3公顷。该区域除集聚省中医院、省人民医院惠福院区、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光塔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丰富医疗资源外,周边还毗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市呼吸疾病研究所等众多优质医疗机构,资源禀赋优异,区位特点突出。
大湾区中医康养区项目片区的整体空间规划布局为“一坊一里十五巷”。其中,“一坊”指解放中路象牙街国医坊、“一里”指人民中路附近观绿里、“十五巷”指大德路沿线十五条纵横交错的内巷。该片区拟通过公有物业开发、街区改造提升、社会项目投资、中医药业态培育等多重探索尝试,循解放中路象牙街片区、诗书路观绿路片区“两点”,大德路沿线为“一线”的建设路径,以解放中路象牙街国医坊项目(下称“国医坊项目”)首发建设、牵引带动,盘活机电大厦闲置物业资源培育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基地,携手“一方惠福”“一方长堤”大健康产业园、广报阡陌间大健康文化创意产业园联动赋能,分期、分区、分步推进全域建设,最终培育建成糅合广府文化特色、中医发展源流、现代都市活力元素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广州推动老旧城区有机更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范本。
三、远近结合,突出重点推进象牙街国医坊建设
按照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建设“两点一线”(即以解放中路象牙街片区、诗书路观绿路片区为两点,大德路沿线为一线)的工作路径设想,越秀区近期工作重点是抓好作为大湾区中医康养区“首发”区的国医坊项目,兼顾观绿路、诗书路中医康养元素的建设。
国医坊项目作为大湾区中医康养区建设的“首发”项目,已于今年2月中旬正式启动建设。范围覆盖象牙北街以东、绒线街以南、解放中路以西、大德路以北区域。该片区地理位置优越,历史风貌街区肌理明晰,片区内局部建筑曾经作为旧城改造项目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并获“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国医坊项目旨在聚焦一张建设蓝图,通过整饰路面立面、统一街区风格、集聚中医业态,以将园区运营使用事宜整体打包、公开招标方式,按照产业街区(园区)运营模式,引入专业社会力量承接项目整体运营,聚力打造集中医药产学研用、中医康养消费、中医科普教育、中医非遗文创展示等功能于一体,满足群众“医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需求的中医康养主题街区。
根据规划,国医坊项目建成后具有以下功能定位:
(一)打造中医药产学研用产业园区。引入知名中医药生产企业进驻,打造新药研发与公共检测平台,融合片区周边丰富的省、市、区及社区医疗机构资源,完成“科创研制+临床研究+成果孵化+消费转化”功能布局,实现中医药健康产业在园区内全链条聚合发展。
(二)打造中医康养新消费场景街区。推动“康养社区+中医药”高度融合,形成满足社区居民及旅游消费者健康管理、医养食疗、营养保健、休闲养生等多元需求的上下游中医康养业态聚集效应,培育服务消费新场景。
(三)打造中医文化传承培育基地。开设“中医名家工作室”,创办“院士会客厅”,引入拥有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技术的青年创客进驻,同步策划中医药文化研讨沙龙等科普主题活动,以现代人文科学解读中医药传统文化精髓,努力向全社会弘扬中医药文化精神内核,坚定全民中医药文化自信。
(四)打造中医非遗文创精品游线路。构筑国药知识展示类、中医药文创生活类、非遗及海丝文化浸润类等多主题展示空间,探索开发融合中医药周边文创、中医大V视频直播、商业新品路演推介等元素的文商旅精品养生保健游线路,助力提升国医坊项目美誉度和业态辐射力。
目前国医坊项目工程方面正按计划顺利推进,已完成国医坊项目片区范围内绒线街、民兴里、象牙一巷“三线”埋管及路面铺装工程,其他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我区将加强和省、市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单位、领导的指导,听取人大代表、行业精英和群众意见,集思广益,紧盯工程规划建设、环境品质提升、项目园区运营、物业招商引资等关键环节,强化统筹、倒排工期、提速快进,全力以赴推动国医坊项目规划早落地、产业快集聚、运营见成效。
感谢代表们对我区大湾区中医康养区项目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代表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2024年5月29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24年5月29日印发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