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越秀区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第5号议案转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5-18 09:27:14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A- A A+ 】
熊颖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疫后复苏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5号议案转建议)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局、区科工信局、区商务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区税务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工商联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聚焦区域重点企业,支持为企业提供招工引才服务一是深入开展“首席服务官”“人社局长千企行”、就业服务专员“三亮”“三送”等活动,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上门为企业送服务,实施“一企一策”常态化专员定点对接跟踪联系服务,推送宣传惠企政策、实时对接用工需求、精准高效发布信息,为重点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的用工服务和指导。二是加快政策兑现,全力推动纾困稳岗一揽子政策落地落实,落实各项就业补助资金审核发放工作,2023年1—3月,共成功受理8912家次企业、29360人次申领各项就业创业补贴,补贴金额为5929.5万元。三是联动越秀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红链计划”平台的政、企资源,挖掘企业合作的项目,推动红链内产业链接、企业互促共赢,应用“直播带岗”“隔空送岗”模式促进云匹配,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招聘服务平台,为疫后就业大局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招聘会46场,提供就业岗位41802个。
二、加强适龄劳动力动态管理,更广泛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
一是夯实“粤菜师傅”人才培养平台。推动辖内龙头餐饮企业申请设立广州市“粤菜师傅”培训室,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面向社会大规模、高质量开展“粤菜师傅”补贴性培训。二是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强化扶持、充实人才供给渠道。结合区内的“南粤家政”培训基地,发挥区内省级“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和市、区家政培训基地集聚的优势,对接领跑、龙头培训机构和家政企业达到精准对接“培训+就业”,解决家政行业师资不足,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和居家医疗辅助服务从业人员缺乏等制约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的问题。三是提升“广东技工”技能水平实效。“线上+线下”多渠道靶向指导企业制定“培训—评价—使用”链条式技能人才培训计划,推动巴士集团、岭南集团、秀颐养老等辖内各行业企业开设新型学徒制培训班,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近几年,我区成功促成广州酒家集团有限公司越华分公司成为广东省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以“粤菜师傅+新型学徒”的模式率先完成广州市首个企业新型学徒制班的报备和开班,同时将三项工程导入省际扶贫协作,成功推动粤黔首个“南粤家政”乡村振兴培训就业示范基地在安顺市平坝区正式落地,首个覆盖“三项工程”的乡村振兴培训就业示范基地在安顺顺利落成,助力扶贫协作结出硕果。2023年以来,已发放职业技能提升补贴2548人次,发放金额为453.12万元。
三、引导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一是健全优化就业帮扶机制,做实做细就业跟踪服务。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纳入全区就业工作重点,列入区就业目标责任考核项目,以街道为单位,“一对一”精准落实就业服务。通过致毕业生的一封信、电话、上门、短信等方式,结合毕业生就业意愿、专业、技能等特点,对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逐一进行联系,健全实名登记台账,摸清其就业状态、学历专业、求职意向、服务需求,为每人提供不少于三次的跟踪服务,根据其就业意愿积极落实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就业见习,1次职业培训的“1311”帮扶服务。截至2023年3月,2022届系统报到越秀生源高校毕业生2073人,通过一对一帮扶机制,共帮扶1853人实现就业或继续升学,落实去向率89.34%,13名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或升学,就业率达100%。二是积极动员开展见习活动,发挥就业见习带动作用。通过电子邮箱、微信、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群等方式转发用人单位悉知,并在“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主动对接动员辖区内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街道等用人单位,覆盖不同行业,积极组织开展就业见习,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的管理、技术、科研类岗位,帮助更多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积累经验,及早就业。2023年第1季度,共组织17家次见习单位发布募集就业见习岗位530个,参加就业见习15人,发放见习补贴14.59万元。
四、支持数字化发展,为实体经济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越秀区深入贯彻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引领驱动,聚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战略支点中心枢纽。2022年6月,越秀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红链计划”正式启动。该工作由越秀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指导,协同越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越秀区工商联合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越秀区总工会和共青团越秀区委员会等部门,聚焦区内就业咨询、猎头服务、创新创业、劳动力市场等人力资源服务领域和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非公企业,对接区内人力资源头部企业,推出“双向赋能、产业链接”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红链”党建模式,通过组织政策宣讲、直播带岗、暖企纾困和搭建平台等形式,推动链上非公企业组织融合、资源聚合、发展联合,并积极组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交流研讨活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共同促进党建和业务双发展。
五、鼓励发展或孵化培育行业专精特新企业,解决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中“卡脖子”问题
一是聚焦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根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2年6月印发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我区已培育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81家,其中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企业户数比2021年同比增长近十倍。二是强化政策落地。为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广州资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市欧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获得2021年省级财政资金(促进民营经济及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项目资金101.34万元;为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成功获得2021年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奖补资金)200万元;让辖区内中小企业更广泛地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参与度,增强企业获得感。三是强化帮扶服务。做好“专精特新万企行”活动,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方式为辖区内“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服务专员。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水平,开展实地走访活动,为企业送服务上门,送政策上门,争取为每一家“专精特新”企业至少解决一个问题。四是优化服务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各项支持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优化办税服务,严格执行重点群体、退役士兵创业就业税收优惠申报即享受程序,增强纳税人获得感;做好税收优惠享受情况后续管理,开展点对点精细化辅导,通过电话、微信税务企业号推送“政策包”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辅导纳税人用足用好政策,确保纳税人应享尽享。
感谢你们对我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越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5月5日
(联系人:钟嘉玲,联系电话:81081527)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