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对越秀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4号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6-13 15:01:59 文章来源:区商务局 字体大小:【 A- A A+

许波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新河浦历史街区‘东山印象’品牌提升建设”的议案收悉,我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区建设和水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财政局、区房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于5月23日、6月9日与您通过电话、粤政易等方式进行沟通,经综合上述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拥有全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共约400多栋“东山洋楼”建筑,街区内汇聚了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五大侨园”等华侨文化,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殿堂之一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立,培正中学、七中等百年名校的教育文化,共同构成了广州近现代历史的缩影。

2018年11月,我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新河浦(老东山)区域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构想》,2020年初开展“东山印象”品牌建设工作。以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为试点,围绕“广州市(越秀)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从提升街区人居环境品质,充分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建设艺术生活社区等多方面推动,将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我区实践历史街区有机更新,营建城市社区美好生活的范式。2019年以来,街区荣获“2019亚洲都市景观奖”、“2020AHLA亚洲人居景观奖”金奖等多个国际性奖项,并纳入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的精品路径节点。


一、高规划定位,引领城市高品质发展。

我区组建以区长任组长的“东山新河浦文化体验街区品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以《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红线,通过梳理街区现状优势与问题,制定《“东山印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活态保护,多规合一;文旅融合,有机更新;产业集聚,街区共享”为原则,开展街区品质提升工作。

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在市名城办的指导下,我区推进编制了《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2021年3月经市政府公布实施,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原则,结合街区价值特色及保护要求,坚持渐进式的保护与更新模式,维护传统格局,延续历史风貌,提出了建(构)筑物及环境要求分类整治、建筑物功能兼容性分类管控、土地使用与规划控制、街区业态活化策略等,加强街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展示。编制《“东山印象”品牌建设城市设计》,以“活态保护”为原则,以城市设计为提升手段,以控规为管控依据,为新河浦街区的品质提升提供策略指引。编制《越秀区东山新河浦历史街区产业发展规划》,草拟《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产业发展导则》,合理规划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产业布局,加强业态管理,吸引符合街区特色的企业,疏解限制不相符的业态,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以东山洋楼为依托,引入艺术画廊、文创展销、潮牌买手店、个性餐饮等特色产业,结合社区商业节点,打造复合功能街区。

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

我区尊重街区的历史文脉和风貌肌理,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立足于“活态街区”的新型发展模式,推进街区品质提升。2021年,我区组织实施东山片区环境品质提升工程等项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重塑新河浦“一径、一馆”格局,以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为核心,通过街区品质提升、水系生态修复等举措,全要素提升龟岗大马路、恤孤院路等10余条道路的路面铺装、电气照明、绿化微改造、标识系统,累计完成春园后街、瓦窑街等路段排水改造工程及3公里“三线”下地,更新道路铺装5.1万平方米,整饰立面0.2万平方米,有效提升街区风貌。系统修复新河浦涌沿线约2.2公里的水系生态,进一步改造优化新河浦涌水循环系统,辅以种植水生植物、绿化改造、海绵堤岸改造等方式改善水系环境。新建二级亲水步道,构建惠民滨水碧道空间;同步推进沙河涌、新河浦涌流域排水单元达标创建等工程项目,不断提升水资源利用率与水安全系数。

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历史街区“微改造”,升级改造东山肉菜市场。通过以彩色万花筒的手法提升东山肉菜市场原冷巷通道屋顶视觉效果、增设无障碍通道、共创艺术的形式优化提升龟岗大马路上的骑楼招牌等一系列升级改造,既提升肉菜市场的整体环境,也使居民使用更为便利。

三、优化街区产业布局,打造街区文化艺术社区。

激活国有企业闲置物业。以“东山印象”时光隧道和地铁东山口站F出口广场等街区的公共空间为节点,结合“后院经济”理念,调动广东省商业集团、广州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街区内国有企业积极打开大院,提升旧物业的升级改造。重点推动“东山印象·一方东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从前期物业改造、项目招商、品牌营销等工作提供指引服务,引入符合街区定位的文创、时尚、潮流品牌。项目已于2022年5月20日开业,吸引众多市民前去消费购物。市内各大媒体也高度关注。

注入商旅文融合新业态。先后举办了在地艺术市集、Art11周末市集、“东山印象”潮玩节等文化艺术活动,将文商旅深度融合,打造文化艺术社区。与广东省外语外贸大学合作开展“东山文化保育工作坊”冬令营、夏令营活动,组织高校师生、文保专家、在地居民等共同挖掘、讲述街区的红色故事、历史文化。结合我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创建工作,精心设计“红旗升起”、“薪火延续”、“革命足迹”、“初心传承”4条特色线路,串联街区内红色景区景点,举办以“红游越秀”为主题的特色文旅活动,使参与者在互动游戏中参观游览红色景点,深入体验丰富多样的越秀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国际性展会提升“东山印象”品牌营销。借第六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办契机,我区策划“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商务参访活动C线“感受千年商都”,邀请与会嘉宾来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等3个街区考察,嘉宾们对街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作给予肯定。

四、活化利用街区的物业,丰富街区高端业态。

优先推进区级公有物业活化利用。我区开展恤孤院路7号区级公有物业改造利用工作。以恤孤院路7号作为旧建筑活化利用试点,推进公有物业的改造利用项目,将党群服务中心、旅游问询等群众服务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红色文化展示平台、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以点带面实现区域整体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区直管房物业的活化利用工作。我区积极引荐多家时尚文化、创意艺术、特色餐饮等企业代表实地调研街区内的区直管房物业、国有企业公有物业,持续丰富街区商业业态。

推进市各级公有物业活化利用。经我区多次实地调研,街区内分布多处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省委公有物业,我区与省委机关事务管理局多次沟通和实地调研,提交《关于申请合作活化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内省委公有物业的请示》,提出拟首批盘活利用中共三大会址周边的核心区内的省委物业的方案。推进简园等历史建筑实现对外开放。我区由区领导带队实地调研,与管理单位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沟通,争取推动简园实现对外开放。

下一步,继续推动国有及部队物业改造升级。继续探索街区内老旧物业“住改商”、消防、卫生、环保等政策审批的试点突破,引导企业参与街区公有物业整体策划、建设、运营,因地制宜发展文化体验、时尚创意、产品设计等新业态。根据《越秀区规范直管房租赁管理实施方案》,积极用好政策,对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直管房物业,用定向租赁方式,持续引荐产业引领项目,带动街区内传统产业、公有物业共同参与优化升级。

培育街区新消费新场景。推动广东二轻商贸大厦、东山百货大楼等老旧物业产业优化、改造升级,引入品牌化、体验化、生态化的新业态,丰富街区产业结构和业态结构。探索把街区更新改造与我区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及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有机融合,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上级资金资源,并结合政府债券资金重点支持领域和项目,统筹做好项目策划储备和政府债券资金申报使用工作,努力培育舒适、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社区生活消费环境。

加强商旅文资源跨界融合。以活化利用街区特色资源为重点,加大建筑遗产活化与市场主体参与力度,打造“东山印象”广式生活体验区;融入时尚潮流、文化创新等要素,借势新媒体提升传播力;以商业活动与旅游体验、文化传播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街区商旅文产业融合发展。

感谢各位人大代表们对我区“东山印象”品牌提升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越秀区商务局

                                                                                     2022年6月9日

(联系人:李静,联系电话:37662147)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