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越秀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17-12-26 16:37:17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A- A A+

——2017年8月17日在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

广州市越秀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刘震海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报告越秀区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7年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增长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我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广州“中央文化商务区、创新发展先行区、品质城市示范区”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走在全市前列为主线,全力抓好年初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较好。上半年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6.9%,高于市下达目标0.1个百分点。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0亿元,增长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92亿元,增长7.5%。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2.83‰,年初制定的主要指标全面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稳步调整。加快发展高端高质高新产业,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35:98.65,其中现代服务业增长7.4%,占GDP比重为70.2%,交通业和电信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四大主导产业合计增长6.4%,占GDP比重为61.8 %,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40.47亿元,增长8.6%,占GDP比重为28.1%,是GDP增长的重要支撑因素。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43.34亿元,增长7.0%,占GDP比重为21.9%。

  新兴业态亮点频现。以互联网和技术创新为依托的产业融合模式给转型升级带来新亮点,互联网相关产业、软件服务业增长势头迅猛,营业收入分别增长59.8%和24.8%。居民消费水平呈上升态势,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5.9%。黄花岗科技园内新引进企业六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医疗等新兴业态企业。国家商标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定位为打造老广交“IP硅谷”。以申报“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和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推动旅游业发展。

  总部经济稳定发展。增强招商政策精准性,建立全区“企业为主、人才为本、载体为基”的“1+3”政策体系[ “1”是《越秀区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3”分别是《越秀区促进优质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越秀区集聚高端人才暂行办法》、《广州市越秀区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和商务楼宇提升暂行办法》。],发布“钻石29条”自选政策包。借助高端招商活动,集中签约超300亿元重大项目。引进488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及以上企业落户重点商务楼宇,其中注册资金1亿元及以上企业31家。组织19家企业获得广州市2016年度总部企业奖励金3855万元,为50家优质企业奖励中小学学位54个。总部经济实现增加值736.11亿元,增长6.7%,占GDP比重为47%。引进世界500强下属企业5家、中国500强下属企业4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下属企业4家和地区总部型企业7家。

  创新驱动发展成效凸显。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28家,小巨人入库企业134家,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37家。创新载体数量进一步增加,新增3家市级众创空间,众创空间总数达到10家。孵化器面积为26万平方米。成功争取创建广东省“互联网+”小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步强化,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达到2242件和486件,增长83.0%和4.1%。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试验区考核,获批创建省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二)功能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重点项目攻城拔寨成效显著。全区38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1%。产业项目进展顺利,“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基地积极拓展产业载体,新引入25家优质金融企业;广州越秀展览中心正开展桩基施工;恒基中心北塔已建至地面13层,南塔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平安好医广东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完成选址大楼的规划调整和工程设计;流花1-10号展馆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稳步推进,大马站地下人防工程完成总体进度的80%,东风路品质提升工程、一江两岸环境品质提升工程(越秀区段)等《财富》论坛环境提升项目分别完成进度的27%和40%。社会民生项目加速推进,广州市孝慈轩养老院项目顺利完工,五羊邨建筑天面整治工程已完成进度的79%。

  功能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建设以传统中轴线提升工作为重点稳步推进,积极推进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申报工作。在北京路打造全国首条口碑街和广东省首条慈善一条街。核心区内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黄花岗科技园新增泰兴园区、东山广场科技金融微总部园区,园区总数达37个,面积逾120万平方米,上半年园区内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0.27亿元,增长8.1%,实现税收9.57亿元,增长8.0%。广州民间金融街新引进金融机构25家,提供融资845.11亿元,贡献税收3.27亿元,分别增长9.7%和10%,园区以208亿元的品牌价值入围全国服务业区域品牌前五,在第六届“金交会”上被授予全省唯一的“广东省民间金融创新发展示范区”称号。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新引进8家健康医疗龙头企业和多家高端民营医疗机构。省药品交易平台交易额超510亿元。流花现代商务区引进多家高端品牌运营机构和企业,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正加快建设。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

  “三去一补”扎实推进。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去产能方面,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483个充电桩,完成率达96.6%。降成本方面,为企业减负超660万元。去库存方面,区商品房库存规模少于58.46 万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去库存全年目标任务。去杠杆方面,辖区法人银行机构杠杆率已达到4%的监管最低要求,小额信贷利率从2016年底的20%下降到16.8%。补短板方面,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广州专业市场公共服务平台2.0版本已正式上线。成功盘活雅鸣轩,加快颐德商务大厦、凯宾斯基酒店等在建楼宇招商。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目前正在施工加装12 个。开通来穗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积分入学”网上报名系统。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成效。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商务秘书企业登记范围和全流程智能网办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取消或停征41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商制度环境得到优化,全区新增各类商事主体11165户,增长23.5%。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联合中关村设立首个京外地方政府创投基金,重点扶持光通信、物联网、大健康、大数据等产业。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新增上市(挂牌)企业7家,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73家。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管理制度,区内投资项目审批周期大幅压缩,选定3个试点项目实施PPP模式。

  (四)环境品质和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城市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维修路面8.3万平方米,清疏管道677千米,清井4.7万座,美化桥梁隧道3万平方米,维护标线1.5万平方米。新增改造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实现区内河涌“河长制”全覆盖,完成河涌清淤约2000立方米。新建4座旅游公厕并增设母婴设施。推进老旧社区和房屋更新改造,全面完成仰忠社区微改造,其余17个社区微改造项目完成进度的73%;第二批20个社区微改造项目已完成施工图编制。完成55幢危房督修任务。运用互联网技术缓解停车难问题,已在151家经营性停车场中试点推广智能停车模式。

  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建立分类定级标准作业体系,构建环卫保洁大格局,开展多次专项行动,环卫保洁质量进一步提高。大力查处“两违”、“六乱”,清拆违法建设逾2.8万平方米、违法户外广告和招牌逾5000平方米,整治和查处“六乱”逾3万宗。以餐厨、废玻璃和废木材为重点实施垃圾分类,分类出上述垃圾占垃圾总量近10%。新增管道燃气覆盖用户1753户,完成年度计划的39%。启动第五批餐饮业环保综合监管规范区创建工作。加大重点路段和区域的喷雾降尘力度,PM2.5浓度同比下降5.6%,环境空气质量全市排名较去年同期提升1名。

  平安有序环境建设取得成效。上半年全区有效警情下降20.1%,其中两抢、盗窃降幅均超过20%;刑事立案下降35.5%、破案率提高5.6%,群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稳居全市第一。推广居住证门禁系统安装,已为出租屋新装70个。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微型消防站实现全区所有社区全覆盖;安全生产形势良好。“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90%,东山口食品药品安全主题示范街区(一期)完成50%,“越秀区食品药品真假鉴别与宣传教育基地”、“3121”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成为2017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亮点。

  就业与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为包括残疾人在内的3997名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帮扶1001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6024人,辖区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发放低保金2849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706万元。解决新增692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新增发放住房租赁补贴61户,完成率均已过半。制定《越秀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工作方案》,设立26个社区老人配餐点,采取定点膳食、配送到户两种方式实现社区内老人配餐服务全覆盖,上半年已为社区老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务17万人次。为60周岁以上户籍长者全部购买“银龄安康”长者意外保障险。

  文体惠民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第七届广府庙会,吸引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区图书馆举办阅读、讲座、培训、展览等系列惠民活动101场次。举办文艺演出、艺术培训、讲座、展览、电影放影等公益性文化活动188场次,邀请12400名区内老年人、低收入人员、来穗务工人员观看文艺演出和剧院演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市民提供免费体育活动服务31万人次,惠民服务16万人次,并着手对原有设施设备实施翻新改造。

  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7所学校合并调整,推动十七中、二十一中创建广州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安排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读我区公办中小学一年级,入读学生比例不低于75%。推进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全区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6%。加快智慧教育建设,设计智慧学区管理平台。2017年全区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

  卫生计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有序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财政专项补偿。新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和省中医院中医医联体,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服务人数已超7.9万人,共建立家庭病床1825张,出诊服务累计5.52万人次。推进我区疫苗储存设备自动温度监控系统建设,为疫苗安全提供保障。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开展康乃馨关爱失独家庭服务项目,为区内756户失独家庭1092人购买“温暖人生”综合保险。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3亿元,发放计生特殊家庭扶助金1342万元,发放独生子女保健费5.5万元。

  社会治理创新进展顺利。网格化系统二期工程已正式上线运作,流花街等5条街道已基本完成规范化建设。社会服务管理智能化工作有序推进,“四标四实”前期准备阶段及集中清理第一阶段工作基本完成,全区公安标准地址库门牌核实率、门牌坐标采集率、图片采集率均居全市第一。新增出租屋0.77万套,新登记来穗人员9万人。提高基层政务服务水平,升级街道一窗式综合受理系统,加强硬件升级、流程优化和性能强化,提高居民在街道政务窗口办事的便利性。

  回顾上半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但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新旧动能转换接续仍需加快;民生保障水平仍需提升。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下半年的工作中采取有效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要求及对策措施

  下半年,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为统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增加优质载体和优质服务的供应,优化城区生态环境,创新城市管理方式,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2017《财富》全球论坛在穗举办。

  (一)推动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走前列。

  构建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以四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我区特色产业融合,鼓励发展专业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教育服务、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实施IAB产业发展战略,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打造二沙岛等总部经济集聚区,依托集聚区引进优质总部企业。以楼宇经济发展精细化为导向,继续推进实施老旧楼宇升级改造工程,力争新增10万平米的楼宇面积,打造一批主题特色园区和商务楼宇,培育更多税收亿元楼。继续统筹好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建立《招商“最强外脑”意向合作目标库》。积极参与《财富》论坛等大型招商活动,滚动更新《越秀区产业招商目标企业数据库》,推进“1+3”系列政策落地,做好“钻石29条”政策宣传,力争下半年再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越秀。

  推动功能区建设再创佳绩。加快北京路文化核心区建设,以北京路文化旅游区为基础申报“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通过实施传统中轴线提升改造工程,促进北京路、西湖路、惠福美食花街及教育路的环境及人文氛围提升。推进广州民间金融街建设,争取年内申报成立广东省民间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动黄花岗科技园建设,园区总数达40个以上,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等全国龙头科技园区的交流合作。加快广州健康医疗中心建设,强化省药品交易中心集聚辐射功能,发展“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支持广州正骨医院建设虚拟现实医院,推动全景影像中心等重点平台建成运营。加快推进流花展馆改造,推进国家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广州)基地建设,打造商标综合服务、品牌企业孵化培育、商标品牌提升运用、商标品牌展示体验四大平台,实现年商标注册量达到6000件、引入商标服务类企业10家。

  (二)继续推动全面创新体系建设。

  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继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实施“小巨人”计划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新三板”上市企业新增25家以上,新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65家以上,新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新增科技小巨人入库企业100家以上,累计认定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5家以上、省级以上工程中心105家以上。拓展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累计实现孵化器面积26万平方米以上,新增毕业企业20家以上。推动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越秀)新增园区面积1500平方米、新引入企业6家、版权登记量达到32512件,增长30%。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争取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4763件以上,增长40%。搭建平台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争取新增“两院”院士、国家专家等高层次人才40人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40%。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

  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普遍性降费降税措施,继续为企业减轻各类成本负担。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大力规范和优化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对政务服务改革实施量化考核。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继续将更多审批备案事项纳入“一窗”集成服务系统,区政务服务中心70%以上的“一窗”受理事项实现全流程智能网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全流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企业注册开办时间从预约到办结压缩至5个工作日;继续推广“银商通”服务和商务秘书模式,探索经营场所自主申报制度。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继续实施企业投资项目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管理,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72个工作日,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试点取得成效。

  (四)继续加强城区建设和管理。

  继续以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环境为主要工作目标,推进维修改造路面、清井、清疏排水管、美化亮化桥梁隧道、维护标线以及改造绿地和建设立体绿化等工作,完成全年任务。继续推动河涌整治,实现沙河涌(越秀段)、景泰涌(越秀段)基本消除黑臭,东濠涌水质进一步好转,东山湖水质稳定向好。全面完成第一批社区微改造,基本完成第二批20个社区微改造。全面完成东风路品质提升等8项环境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光塔民族文化风情街环境整治、木排头及新福直街排水改造等4项工程。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区各街道全面推广智慧停车,实现“互联网+”技术在全区经营性停车场应用比例超30%。完成1条市级市容环境示范街和不少于3个市级容貌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围绕疏解非中心城区功能工作,加大拆违工作力度,查处存量违法建设比例不低于50%。在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8%以上。完成年度新增管道燃气用户4562户的目标。继续推进第五批餐饮业环保综合监管规范区创建,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效果,力争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6.5%,PM2.5浓度保持与上半年持平。全面落实“四标四实”,率先全市完成目标。严防较大以上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完成东山口食品药品安全主题示范街区(一期)建设。

  (五)继续推动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

  加强就业保障工作力度,完成全年就业保障目标任务。加快推进18个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实现全区累计设立长者助餐配餐点达50个、年服务长者能力达50万人次的目标,纵深推进“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全面开展居家养老老人生命监测预警服务。继续推进社区文化艺术节、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等文化惠民活动。完成新建、维修155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开展100场青少年足球赛、50场群众性足球比赛等活动。以增设九年一贯制学校、置换教育用地场所等方式,实现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城区辐射延伸。在立体学区成员校中试点推进初中教师实名制管理。继续完善立体学区智慧管理平台等。继续推动新一轮市级示范性高中、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和规范化幼儿园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合并调整后的学校发展,力争高水平通过广州市学前教育第二期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督导验收。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推进紧密型和联合型医联体的建设,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项目。创建全国百强和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加快正骨医院迁建和区妇幼保健院、区儿童医院扩建,完成20间以上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力创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继续抓好来穗人员服务保障工作,完成来穗人员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做好出租屋管理、外国人管理等工作。

  报告完毕。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