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南华医学堂旧址

发布日期:2017-05-24 14:17:30 文章来源:越秀史稿 字体大小:【 A- A A+

南华医学堂旧址

清同治五年(1866),博济医院创办附属医校博济医学校(一说同治四年由美国传教士嘉约翰创办,称南华医学堂),又称博济医学堂,在博济医院的东侧,为中国第一间西医专科学校,为中国人学习西医之始。为中国培养了最早一批掌握西方医学的医生。初仅有男生8人。周三、六上课,周一、五门诊,周二、四手术。

咸丰七年(1857),中国第一个留英学生黄宽在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回国,在香港伦敦会医院工作。成为中国人中第一位西医医生。1858年到广州接办惠爱医馆。1866年,博济医院附设医校,他被聘为教师,培养了中国第一代西医。次年,嘉约翰院长因病离华,黄宽代理院长。其医术精湛,尤善外科。据传,1860年他在博济医院实施了我国首例胚胎截开术。

清光绪五年(1879),博济医学校改名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亦有载为博济医院南华医学校),首招女生,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医学教育的先河,亦为医校男女同学之始。为中国培养了最早的女西医。

光绪十二年至十三年(1886—1887),孙中山在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就读。乙未(1895)广州起义未遂,孙中山曾在此避难后离开广州。

到1894年前后,经南华医学堂培养的医生达200名,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开业行医。

光绪三十二年(1906),夏葛女子医学校成立后,南华医学堂停收女生。宣统三年(1911)停办。

南华医学堂楼舍原貌已改。1935年11月,为纪念孙中山在这里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在院内楼前广场建“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今存。同年,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并入岭南大学(一说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并入岭南大学)。1936年与夏葛医学院合并,定名孙逸仙博士纪念医学院(亦称岭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博济医院改为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985年11月11日,改名为孙逸仙医院。今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地址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

(资料来源:《越秀史稿》)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