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黄华路上这座“老厂房”,原是百年慈善机构

发布日期:2023-12-07 11:19:01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大小:【 A- A A+

“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早些年根本不知道这是一座文物,后来这座建筑被发现是清代的古建筑保护下来,今年完成了修缮,周边环境也漂亮了,等片区改造后多了个活动空间,当然好!”

今年8月,位于南洋电器厂及周边,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普济院旧址,其大堂和左右厢房完成修缮竣工,为整个片区增值赋能得到了街坊们的点赞。

越秀区是广州市文物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186处206个,省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呈现点多、面广、等级高、产权复杂等情况。越秀区率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根据文物不同性质不同使用主体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活化利用,形成4种模式,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率达98.3%。

这座位于黄华路上的“老厂房”有着怎样的故事?这座古建筑是如何焕发新生机的?

“老厂房”原是普济院旧址

“威以齐物为肃,德以普济为弘。”根据清同治《番禺县志》等史料,普济院曾是清代官方慈善救济机构所在地。

康熙六十一年,广州府知府郭志道详议,且获朝廷的首肯创建了普济院。根据史志记载,普济院前后共有7次修葺记录,房舍合共增加了174间。1948年,南洋电器厂成立,选址在普济院旧址上建设厂房,普济院从此消失在百姓视野之中。

图片

直到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暨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开始后,在黄华路43号广州南洋电器有限公司厂区内新发现了一座清代建筑物,这座“老厂房”跟厂区里其他建筑明显不一样,普查人员依据附近出土的一方光绪十二年的《普济院章程》碑,将其命名为“广东督粮分巡道补用道官邸”。

2011年,越秀区重新对这座建筑进行论证,最终确认此处就是普济院旧址,并在2012年11月,公布其为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普济院现存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三间20米,深一进10米。硬山顶,青砖墙石脚,碌灰筒瓦,滴水剪边,檐下有雕花封檐板,前廊设四架卷棚廊,明间与次间用砖墙相隔。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历经风雨,普济院旧址此前的总体保存状况较差,主要存在梁架糟朽、屋面风化破损、墙体倾斜、地面改建、屏门缺失等日常保养维护不足和风化破损的问题。

历时11个月精心修缮

2022年,越秀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积极加强与该处文物管理使用单位沟通协调,多次组织专家到现场调研勘查,深入指导该旧址的修缮工作。

图片

普济院旧址修缮的是大堂和左右厢房,内容包括拆除后期加建、屋面工程、灰塑工程、墙体工程、木作工程、木雕工程等9个工序。

在修缮过程中,团队以工匠精神克服修缮工程重难点,如拆除影响文物建筑风貌和特点的后期改加建内容等,坚持保持“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提高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修缮过程中,针对原有墙基较浅、周边排水不畅、长期受雨水浸泡引起基础下陷等问题。在文物专家的专业指导下,采取传统工艺分段扶正牵引墙体,在剔开砖缝墙体空腔内灌入白灰砂浆,增加墙体的强度等措施。

整个修缮过程历时11个月,今年8月1日,普济院旧址修缮竣工。“本次修缮通过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最大限度地恢复普济院的原貌,让这座清代建筑经过时光洗礼后焕发新生机。该旧址是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实物载体,体现了人民淳朴的‘普济’社会理念和追求,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慈善文化有重要意义。”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普济院旧址的修缮保护,是越秀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的一个缩影。普济院旧址所处的南洋电器厂地块,正在进行城市更新,经修缮后的普济院旧址将积极融入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更新改造项目,延续城市记忆,为整个片区增值赋能。

Q:越秀区是广州文物资源最集中的区域,请你介绍一下目前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总体情况。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越秀区共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186处206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28个,占全市57.6%;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23个,占全市31.7%,省级及以上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列全市各区之首。目前,区内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濂溪书院(已纳入大小马站书院群保护项目)、区登记保护单位古家祠(已纳入“海上丝绸之路”·印象越秀国家AAAA旅游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其余文物建筑均已活化利用,活化利用率达98.3%。

Q:越秀区文物众多,但也存在产权复杂等情况,在保护好的同时又要活化利用,具体有哪些路径和做法?

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越秀区文物呈现点多、面广、等级高、产权复杂等情况。过去,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主要依靠政府资本投入,社会资本投入和长久经营积极性不高。为此,越秀区率先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根据文物不同性质不同使用主体的特点,因地制宜探索活化利用,形成4种模式并成功打造特色案例。

一是采用“政府统筹+专题博物馆”的模式,将中国共产党广东区执行委员会旧址建设成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纪念馆,成为党员教育基地和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是党员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及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

二是采用“政府托管+企业运营”的模式,委托社会力量对东平大押进行日常管理。运营方以艺术展览、专场导览、专题分享会及音乐唱享会等多元形式凸显东平大押历史内涵及建筑价值,成为广州本土文化地标、当代艺术推广和老建筑活化的范例。

三是采用“政府支持+社会力量”的模式,对逵园等私人物业积极引导业主引入展览、文创等业态,丰富文物展示载体。逵园艺术空间获评“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充分彰显越秀文物活化利用影响力。

四是采用“政企注资+一体运营”模式,即政府与国企共同注入资金,实现设计、修缮、布展、运营一体化发展,将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中共两广区委军委旧址打造成集历史展览、历史场景感受、文化休闲活动、军事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微型军事展馆”,实现军事文化创新性转化。该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有效激活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活力,增强革命文物活化利用成效。

接下来,我们将更加深入地研究文物蕴含的价值和内涵,激活和释放文物资源所蕴藏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能量,让陈列在越秀大地上的遗产、收藏在越秀文博场馆的文物都活起来,为推动全区文化、经济等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件下载

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