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壹号见 | 回首百年风华,代代薪火不曾熄

发布日期:2022-05-01 19:46:28 文章来源:广州越秀发布微信公众号 字体大小:【 A- A A+

青春的五月,万物蓬勃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英雄辈出

而全市七成以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在越秀


这些建筑旧址如同凝固的“战歌”

记录着中共党史上不可磨灭的时刻

涉足英雄史迹,颗颗真心永向党

回首百年风华,代代薪火不曾熄


本期【壹号见】

我们一起走进越秀红色史迹点

感受这片土地上鲜活而隽永的红色

图片

1911年,广州武装起义爆发

为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点燃了一把炬火

如今,那些为国捐躯的义士们就长眠于此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陵园


巍峨的正门为一座高13米的牌坊

镌刻着孙中山先生亲题的“浩气长存”四个字

方正沉毅,恢弘独特

图片

从正门进入,便能看到默池
池面上架着一座拱桥
桥身两侧喷泉源源不绝
人们低头缓行,默默向烈士们致敬
也默默汲取着其中的力量

默池西侧还有一座四方池
西洋式喷泉与中国传统样式栏杆辉映
象征着宇内同胞,四海一心

图片

图片

亭亭黄花,离离风骨
一片翠色装点下
黄绿拱顶的黄花亭安静又肃穆
建于民国十五年的黄花井围栏斑驳

这些建筑不仅能够供游人欣赏和休憩

亦寄托着后人对英烈的崇尚与赞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沿着甬道前行,便是七十二烈士之墓

花岗岩砌成的烈士墓被安放在钟形方亭之下

犹如拥有坚毅之心的烈士们时刻被人民守护


墓后是纪功坊

坊额上刻有革命党人章太炎的篆书

纪功坊上部是由“献石”叠成的崇山形石塔

每一块青石上都刻有其历史缘由和烈士名称

图片

图片

纪功坊的顶部屹立着一座自由女神像

独具中国女性特色的自由女神

左手携法律书,右手高擎火炬

她的眼神平和而坚毅

向世人宣告着自由平等的理念

图片

图片

陵园的西南门是一座座红色铸铁大门
大门两侧各立一具有折衷主义风格的石柱
由此进入,能够看到墓道南侧的碑廊


碧血黄花,自由不死

这些墨绿色的碑文深深刻在石碑之上

内容简洁有力,字体正大雍和
向人们昭示着,斯人已去,但丰碑长存

图片

图片

在墓道尽头两侧,还矗立着一对龙柱
柱身为青龙倒卷,柱底为鲤跃龙门
两相呼应,震撼人心
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奋斗的磅礴气势呼之欲出

图片

图片

苍松翠柏,黄花掩映

这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这里安放着烈士们不屈的灵魂

亦承载着人们不灭的信仰

图片

图片

沿着越秀区越华路漫步

可以看到整饰一新的杨家祠牌坊

洁白夺目,在众多商铺中尤为显眼


这里是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杨匏安先生的故居

图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而杨匏安则助力马克思主义之风

吹到了广州的土地上


在大革命时期

杨家祠是中共党团活动的重要场所

周恩来、陈延年、邓颖超等常在此开会


伟人们在此地的默默耕耘

正如同故居中蓬勃生长的树

百年过去,树已枝繁叶茂伟业也已大获成功

图片

图片

深巷长道,青砖黄花

在墙面的杨匏安诗词映衬下

杨家祠道更加别具一格


“余日可消行坐卧,感怀休问去来今”

于祠道中且行且读

便如同跨越时空与先驱者对话


若想偷得半日闲,不妨来这里坐坐

感受一下空气中那鲜活而隽永的红色

图片

图片

图片

伴着莘莘学子的朗朗读书声

走进位于越秀区起义路的广州市第十中学

一座红墙绿瓦的小红楼映入眼帘


这座低调藏身于中学内的小红楼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图片

小红楼曾诞生广东首个党支部

为党培养了大量的干部人才


百余年前,陈独秀先生来粤

在小红楼开办了宣讲所

一张黑板,三尺讲台,几张课桌

马克思主义的种子就在谆谆教诲中种下

随着新文化之风愈吹愈盛,发芽生根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余年后,红楼铃声又响起

它仍是社会各界学习党史的重要基地


“红色基因”是融入中国青年血脉中的底色

聆听宣讲,继承革命志士的兴华之志

坚信青年觉醒,则国家富强


这座小红楼里,党的光辉照万代

不仅刻在近百年历史的楼体

上也深深铭记在每个人心中

图片

图片

“团一大”纪念广场

是广东省首个共青团历史文化主题纪念广场


百年前,中国革命风云激荡

在伟大的五四运动影响下

团一大在广州东园胜利召开


宣告了中国共青团的诞生

昭示着青年力量的觉醒

成为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图片

广场上坐落着一座主雕塑,气势宏伟

由基座和上方承托的团旗组成

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

基座上刻有入团誓词和团一大旧址介绍

这里常常举办各式文化教育活动

展现着广东青年团结、和谐、奋进的精神


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

这本雕塑巨书寓意着谨记历史

青年们将在上方飘扬的团旗带领下

承袭团一大的光荣精神

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明路上,有一座四栋相连的三层骑楼

多年前,这座建筑曾被叫做“管东渠”

一楼用作商铺门面

二三楼却是广东区委的办公场所


这就是中共广东区委旧址

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地区组织的载体

也是中共早期发展史的重要见证者

隐秘而伟大,莫过如是

图片

如今,这座建筑依然静静伫立

一楼如同上世纪作为商铺时的“门面”

人们来往走动时,总忍不住被吸引

为这栋闹市中的红色遗址增添了辨识度

图片

当年,中共广东区委在这里领导着革命斗争

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地方“纪委”

自革命时期觉醒的陈延年书记

也曾在这里工作


在纪念馆三层

你还能够翻阅陈延年读过的新青年

与那时的先生隔着时空互动


岁月已远,但只要有人记得

那些消逝在历史洪流中的人便永远鲜活热烈

图片

图片

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

会议正确认识和分析了中国国情和革命任务

为掀起轰烈的大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此,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

是广州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

也是这座城市深具标识性的文化符号

图片

纪念馆包括遗址广场、春园和历史陈列馆

刻有“全中国国民革命者联合起来”的石碑

直直屹立在广场中央

前方是被妥善保存的会址原红阶砖地面

透过玻璃下红阶砖的细密裂纹

革命先烈的求索前进可见一斑

图片

图片

历史陈列馆无疑是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它的外观设计巧妙融入了党徽的元素

且与党旗和入党誓词遥相依偎

每每仰望这座纪念馆

便能体会到榫卯共握、工农同心的理念

图片

图片

曾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的春园

亦是会址纪念馆的重要构成

春日暖阳,绿意融融

三栋浓郁复古的小楼并列

经过这里,历史之风瞬间拂面而过

图片

图片

许多中共领导人都曾在春园内工作和生活

中共三大便是在此处筹备召开的

走进春园,就是走近那时的伟人们

他们或于案前埋头,或于桌前畅谈

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做出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决定

图片

图片

春园以其独特的视角

见证了中国历史变化的重要时刻
如今,推开春园的门
我们仍能跨越时光
聆听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声

图片

图片

在幽静的东皋大道礼兴街

有一座宽敞的大院
院落当中有幢整齐美观的米黄色楼房
在大革命的峥嵘岁月里
它曾经是广东80万农会会员的战斗指挥部
广东省农民协会的所在地

图片

往昔

一张普通的办公台、几张椅子和一张木板床
一册册光辉著作便在其中写下
更是反革命政变前的大本营

率领全省农民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旧址原为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花园别墅
砖木结构两层的前楼和三层的后楼
连成一体,彼此相通
砖木结构,当中围着小天井
门前的木岗亭由农讲所学员持枪警卫
楼前写着“广东省农民协会”的横匾鲜艳
厅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画像光彩耀目

图片

纵使幽静深远

也无阻农民协会运动进行

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前来聚集
革命事业如日方升

图片

图片

春日阳光正好

阳光透过绿叶照在一抹红墙上
光影斑驳,树影婆娑

图片

绕过挺立近二百年浓荫蔽日的古树
一个庭院广场赫然出现在眼前
正南边是当年教授理论的课堂
东西两侧是由走廊改造的学员宿舍
这里是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图片

农讲所古建筑群以红墙黄瓦为主

砖木结构,坐北朝南
从南至北有棂星门、泮池、拱桥、
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
以及两侧的两廊、两庑、明伦堂

图片

前院为泮池,泮池中间架有一座石拱桥,

泮池路旁的草坪上
仍保留着学员锻炼身体的单杠
大成门以木板间隔
设有教务部、庶务部和值星室
东西两耳房是图书室和所长办公室
大成殿辟为课堂,台基由花岗石砌成
两侧为为教员和学员宿舍
达崇圣殿正间作饭堂,东间设军事训练部
院内木棉、菩提、龙眼、九里香等古树守护

图片

近百年前,在这古树的见证下

一批又一批的学员走出棂星门
成为主持各重要农民协会区域的战斗员

掀起了中国农民运动的高潮


从学宫到红色教育基地,再到热门打卡地

大批有志青年不断奔赴而来

学习党的历史,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广州农讲所代表的革命精神在不断延续
也带来新的发展与诠释

图片

图片

浅黄色外墙与砖红色牌匾

是为纪念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一个会址
而建立的纪念馆
全面展示其诞生及领导广州工人运动的历史

图片

旧址由左右两栋西洋式建筑组成

坐南朝北,外观朴实而典雅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

领导了上海“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而如今
新的形式、新的工艺、新的科技交融于馆中
立体叙事空间邀请观众静坐课堂
仿佛置身历史现场

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工人夜校的氛围


如同永不消逝的电波
激起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宏愿
继续谱写波澜壮阔的红色篇章
展示辉煌历程
彰显厚重历史
演绎百年芳华

图片

图片

楼房始建于1922年

二楼由当时的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租赁
作为中共最早的军事机构之一
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工作从此开始

图片

大厅左侧是军委的办公室

至今仍保持原貌的几张办公桌和手摇电话机
让人可以想象
当年聂荣臻、黄锦辉等人在此办公的情景

图片

大厅靠马路的一侧

摆设了一套西式的沙发

两旁还有几张靠背酸枝椅和茶几


周恩来和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是大厅西面一间狭长的房子
陈设简朴,仅有一张西式大床

一张方桌,几张椅子


夫妇两人更多时间专注于近窗处的办公台
一旁的藤书架堆满了各种资料
一页页书刊翻动
历史的车轮也从这里滚滚向前推进

图片

军委的会客室摆设了一套西式的沙发
角落里摆放着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格的花盏式台灯
沙发前的茶几上,老式的暖水瓶和茶杯
仿佛正在等待着来人
或前来议事,或拜访书记

图片

走进旧址纪念馆
地面上几块玻璃罩子下留存着
建筑原本的花式地砖
见证了这栋楼百年的历史

也见证了或缓或急的人客步伐


军委旧址历久弥新
星火燎原,风靡云涌
发扬光大,观照后人

图片

图片

一座明显的民国时期黄色外漆西式建筑

牌坊肃穆而稳重

装饰中不乏典雅和端庄

光影错落

建筑细节愈显鲜明

图片

图片

纪念馆是为纪念广州起义八十周年

依托广州苏维埃政府旧址而设

平面呈凹字形

中楼北楼皆为混合结构的西式两层楼房

南楼为混合结构三层楼房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厅正前方米白色墙上

书写着广州苏维埃宣言

搭配两侧红色墙体

给参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图片

图片

陈列馆伴随新技术的发展更趋完善

游人的体验极大丰富

仿佛置身其中,参与战斗场景

强烈的红色映入眼帘

国际歌在馆中荡气回肠


穿过时光隧道

“东方的巴黎公社”在南粤大地上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起义的标语依旧气势不减

飘扬的红布带仍独具生机

是广州起义的亲历者也是见证者

也是起义精神的实质表达

图片

雕栏玉砌应犹在

纵使时过境迁,年月更替

知晓历史璀璨的事迹

接过伟人未竟的事业

英雄花盛开着的城市依然熠熠生辉

    相关文件下载

相关链接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