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今秀 | 饼印、戏服、婚俗,那些充满广府味道的非遗文化,都藏在这里......
发布日期:2022-09-14 10:22:08 文章来源:广州越秀发布 字体大小:【 A- A A+ 】
诗人袁学澜在《咏月饼诗》中写道:
“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塑造出月饼这份美的
除了存在唇齿间的馥郁味道
还有精心雕琢的手工饼印
在越秀,就有一家150余年历史的老店
它是广州唯一的手工饼印作坊
每至中秋,一枚精巧的月饼
总能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眷恋
本期【古越今秀】
一起走进藏在越秀的非遗文化
饼印、粤剧戏服、广府传统婚俗文化
探寻它们在岁月中保留的温润质感
以及存在于其中愈发可贵的匠心
在越秀区大新路上
一半是市井喧嚣
一半是流动间隙中的偶得静谧
在这里,坐落着一家历经150余年的老店
是专注于饼印制作的余同号
一家老字号,一位匠人,一槌一刻刀
一枚沉淀了百年匠心质朴的饼印
在雕琢中,棱角、细节逐渐明晰起来
余同号创立于1865年
是广州唯一的手工饼印作坊
现今经营的是第五代传承人余先生
余同号曾为不少餐饮老字号制作饼印
特别是每逢中秋节,一枚手工饼印
总能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眷恋
过去,饼印,做月饼等糕饼的模具
北方人多叫它饽饽榼子,也有南方人叫它糕模
其制作工序复杂
仅广式月饼饼印的工序即达20余道
雕刻图案精致而文化内涵丰富
古人赞月饼是“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塑造出这份美的,除了存在唇齿间的余香
还有精心雕琢的手工饼印
在越秀,有一条名为“状元坊”的内街巷
西接人民南,东抵天成路
清朝中叶,粤剧戏服的刺绣作坊遍布
曾一度繁荣
这条街巷中,在人民南路170号
它曾为许多著名粤剧艺术家制作戏服
演员们甚至以到此定制戏服为荣
董惠兰
到了20世纪初
状元坊一带仍是戏服店铺云集
当时著名的“余茂隆”戏服店都有十几个帮工
这些产品销往广东省内外
甚至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董慧兰入行四十年,她数十年如一日地
坚持手工制作,将这门技艺传承下来
戏服制作工艺繁复
仅初样、画图、绣花、裁剪、车缝
五个步骤,就包含了三十多道工序
运用不同的颜色、图案、形制制作戏服
而人物的文武、善恶、贫富就在此勾勒出来
除了制作戏服
这里还制作旗袍、婚纱、各类演出服装
以及龙舟文化中的龙船头牌、三角旗、七星旗
祠堂文化中的神帐、横楣、枱围等
如今,董慧兰的外甥女何凤婷
是状元坊戏服厂的接班人
也是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的新生代人才
馆内,老照片、旧物件映入眼帘——
到了结婚当日
接亲与敬茶都是重要环节
时过境迁,广府婚俗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