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秀三座博物馆加入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
发布日期:2023-11-27 14:57:33 文章来源:广州越秀发布 字体大小:【 A- A A+ 】
在广东美术馆
寻觅专属你的避世美学空间
享受艺术文化熏陶;
来广州博物馆
探寻千年羊城的文脉所系
登楼一睹羊城美景......
近日
在广州举办的
首届中国博物馆学大会开幕式上
举行了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授牌仪式
广东、香港、澳门三地的24家博物馆
位列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联盟首批成员单位
其中,位于越秀的
广东美术馆、广州博物馆以及
南越王博物院入选
位于越秀的这三座博物馆
何以加入“朋友圈”?
广东美术馆
广东美术馆
是首批国家重点美术馆之一
集收藏、研究、陈列展览、
教育、交流、服务六大功能于一体
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
三大功能形象荟萃一身
这里既有前卫新潮的现代派
也有古典厚重的国风展
还有岭南特色的城市像
向外是鲜明的城市坐标
向内是生动的城市映像
这里是纯净的艺术乌托邦、
灵动的精神栖息地
馆藏不胜枚举——
中国画、油画、剪纸、雕塑、陶艺
水彩、综合媒材、装帧设计、
书法藏品,给你视觉的盛宴、美学的漫步
2011年
广东美术馆被文旅部(原文化部)
评选为国家首批重点美术馆之一
广州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
位于广州风景秀丽的越秀山
馆址镇海楼
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
是永嘉侯朱亮祖修缮广州城时
北城垣拓展至越秀山上时建造的城楼
镇海楼自清代以来
多次被评为羊城八景和现代十大旅游美景之一
1928年
广州市政府在修葺的同时
于此筹办“广州市立博物院”
1929年2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
为我国最早期创建的博物馆之一
1941—1945年,称为广州市立图书博物馆
1946—1949年,称为广州市立博物馆
1950年至现在,称为广州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经过不断发展
现除镇海楼展区外
同时还有广州美术馆、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三个分展区
广州博物馆是一座
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是收藏和展示广州地方历史文物的重要场所
现馆内常设展览为“广州历史陈列”展
展览通过近千件古、近代的图片、资料
使人们从中了解到广州历史发展的概况
此外,广州博物馆还定期举办
各类专题性、纪念性的临展
南越王博物院
南越王博物院
是以南越国重要考古遗存为依托的
大型考古遗址类博物馆
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分为王墓和王宫两个展区
南越国宫署遗址
王宫展区
位于越秀区中山四路316号
宫署遗址内埋藏着
秦代到民国的历代遗迹遗物
表明这里不仅是
南越国、南汉国的王宫所在地
也是历代郡、县、州、府的官衙所在地
是广州22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
其中南越国的遗迹
包括宫殿和御苑两部分
在御苑的地下3—5米处
发现宫署御花苑的全石构曲流石渠
长150米,已发掘4000平方米
是一处人工园林水景
石渠迂回曲折,由西向东
渠底密铺黑色卵石
东头有弯月形石池
池底发现几百个龟鳖残骸
在御花苑遗址
共有7个时代的重叠文化层
发现秦、南越国、东汉、晋、南朝、
唐、宋时期的遗迹遗物;
还发现83口各个时期的水井
年代由南越国至民国时期
有土井、砖井、瓦井、木井、篾圈井和陶圈井
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色
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发掘
为研究汉代宫署园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例
它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
现存年代最早的园林遗迹
是岭南园林的源头
1996年,南越国宫署遗址被国务院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文王墓
王墓展区
位于越秀区解放北路867号
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
图源:南越王博物院
南越文王墓坐北朝南,凿山而建
墓室构筑在海拔70多米的象岗山腹心深处
由红砂岩砌筑;
墓坑采用竖穴与掏洞相结合的做法
凿成“士”字形平面的竖穴
仿照“前堂后寝”的形制由七个墓室构成
前面三个室分别为前室和东、西耳室
后面四室为主棺室、东西侧室和后藏室
陵墓内共出土随葬品1000多件
包括金器、银器、铜器、铁器、陶器、玉器等
其中丝缕玉衣和“文帝行玺”的金印最为珍贵
丝缕玉衣
“文帝行玺”金印 图源:南越王博物院
南越文王墓是
目前岭南地区已发现的陵墓当中
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为丰富
墓主人身份最高的汉代陵墓
南越文王墓的发掘
对于了解南越国的历史和
当时岭南地区政治经济生活
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1996年,南越文王墓被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