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穗携手探源历史文化,共筑传承创新之路
发布日期:2025-04-29 10:00:00 文章来源:澳门文化旅游CTNMACAO 字体大小:【 A- A A+ 】
4月23日,一场聚焦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交流活动在澳门展开,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与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一行深度对话,为两地文化交流与发展绘制蓝图。期间,双方一同不仅参观了张彦水墨写生作品展,在水墨丹青间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还一同探访了承载深厚历史的普济禅寺。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张彦介绍道,该中心自2017年2月成立以来,在各方支持下积极作为,始终以宣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使命。在推广活动方面,与13所中学共建推广基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激发了澳门青少年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教育培训上,为澳门中学校老师量身打造课程,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学术交流和研究领域同样成果丰硕,出版专业书籍,搭建国内外学术交流桥梁。
广州市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愿飞在交流中着重介绍了越秀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越秀区作为广州2200多年建城史的核心区域,汇聚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怀圣寺光塔、光孝寺、南越国宫署遗址等历史遗迹见证了广州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目前,越秀区正规划对相关片区进行改造升级,打造集历史感与现代感于一体的文旅项目,并借助前沿数字技术构建元宇宙智慧社区。其中,“广府梦华录”数字空间项目成为焦点。该项目利用虚幻引擎,实现了从唐宋广州到现代深中通道的“时空穿越”式的沉浸体验,为历史文化传播开辟新路径。
交流会议结束后,澳穗两地团队共同参观了张彦水墨写生作品展。展厅内,张彦以独特的笔触和构图,将山水、人文景观融入水墨之中,既有传统笔墨韵味,又展现出现代艺术的创新表达。一幅幅作品生动呈现了中国自然风貌与人文风情,为参观者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展览不仅展示了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更让大家体会到传统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生命力,也为两地文化交流增添了艺术维度的探讨。
随后前往普济禅寺。这座禅寺在抗战期间承载着特殊意义,岭南画派代表人物高剑父、关山月曾在此避难并进行艺术创作。他们在艰难岁月里,以笔为刃,用画作抒发爱国情怀,记录时代沧桑,这些作品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此次探访,让在场人员深刻感受到先辈们在困境中坚守艺术、传承文化的精神力量。由广东省美术协会会长、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策划执行的“口述春睡画院”栏目组就高剑父、关山月等岭南画派先贤在澳门艺术故事与张彦进行了实录。
基于此次交流与探访,双方围绕文化交流、澳门青少年研学、课题研究等方面深入探讨合作方向。此次活动为澳穗两地在历史文化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双方将持续携手,借助现代技术激活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两地文化繁荣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参加此次交流的嘉宾分别有: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张彦、办公室主任关小燕,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何愿飞,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海丝项目办主任赵志光,广东省美术协会会长、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广州空天游憩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卫东,广东涌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凯,澳门旅游大学创意旅游与智慧科技学院副教授加伊·约拉耶夫,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020艺术观察主编黄伟哲,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行政主任王经猛、秘书唐可琪等。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