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国心”铸魂 “同文脉”固本 “世界眼”拓界————朝天小学受邀参与港澳子弟班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并作经验分享
发布日期:2025-04-24 10:00:00 文章来源:朝天小学 字体大小:【 A- A A+ 】
2025年4月17日,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作为公办港澳子弟班的先行先试学校之一,受邀参与由广州市教育局在南沙区英东中学举办的“港澳子弟学校、港澳子弟班高质量发展交流研讨活动”,并作经验分享。
活动中,朝天小学党支部书记袁慧以“家国心、同文脉、世界眼”为题,系统介绍了学校港澳子弟班的办学理念、特色举措及发展成果。她重点阐述了学校在课程建设、协同育人、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公办港澳子弟班在湾区教育融合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获得与会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认可。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促进湾区教育融合 学校立足湾区核心区位,探索“量身定制、集中培养”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家国心、同文脉、世界眼”的育人体系。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同时融入湾区元素,开设广府文化课程、非遗课堂、中医药研学等特色课程,强化港澳学生的家国认同与文化自信。此外,学校通过“模拟联合国”“小小外交家”等课程,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优化教育生态 工作团队积极探索粤港澳三地师资共育机制,连续多年参与“同一堂课”系列活动,推动三地教师共同备课、授课,实现课程思政共建共享。学校还搭建穗深港澳四地姊妹校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姊妹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研讨、师资培训等方面深度合作。2025年3月,朝天小学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启蒙职普联盟,进一步凝聚育人合力。 深化文化纽带功能 服务湾区战略 朝天小学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功揭榜广东省特支计划“粤港澳大湾区传统文化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建设”项目,探索三地中小学生文化协同发展路径。学校港澳子弟班学生多次参与三地文化交流活动,如“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课”主题活动等,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挥辐射示范效应 引领区域发展 朝天小学作为全国首个公办港澳子弟班试点校,多次接待东莞、深圳等地教育代表团考察,分享课程融合经验。学校还参与多项相关课题研究,完成《粤港澳传统文化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为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一线的经验。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港澳台教材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教授施雨丹教授对朝天小学的港澳子弟班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朝天小学在港澳教育中展现强烈历史使命感,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传承家国情怀。施教授相信,朝天小学的办学实践经验对推动港澳子弟学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未来,朝天小学将继续以“家国心”铸魂、“同文脉”固本、“世界眼”拓界,为粤港澳大湾区培养“心怀家国、融通中西”的新时代少年,为湾区教育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