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丨慕古·写今——朱光荣中国画新作展
发布日期:2023-05-04 10:48:39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A- A A+ 】
主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广州市政协书画院、民进广州开明画院、广州梅社书画院、天河政协书画院、黄埔区政协书画室
承办单位:越秀区文化馆、广州市创新空间产业促进会
展览地点:广州市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东湖路39号)
展览时间:2023年5月1日至5月7日
开幕时间:2023年5月1日15:30
报名方式: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2022年末,朱光荣先生每晚准时在微信朋友圈更新“师授恩深”系列作品。一开始,我的关注点自然是“有无曾听闻或面熟的老师”。这单纯的好奇心,或许并非美术史专业学生的专属——对于广美学子来说,母校的历史与发展脉络应是一个充满吸引力却又些许朦胧的存在。
以水墨形式“回访”记忆中的42位恩师,并为之立像,不仅表达了学生对于老师教导与关怀的感激之情,更是朱光荣先生对于自身艺术理念形成及流脉的重新梳理与认识。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之后,倒也有些容易被忽略,却值得深究的问题:例如,画家要如何把握对象个人性格、艺术风格与其肖像表现之间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他们笔下水墨人物肖像的艺术语言?
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历史进程中获得勃发生命力的水墨人物画,除了从中国艺术文化内部——尤其是宫廷绘画——汲取“写真”的养分;也因日益增进的国际交流,而受到了西方绘画语言中科学与精确特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起,苏联契斯佳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引入与推广,则以一种更为深远的模式推动了学院美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从更为细致且贴切的角度来看,朱光荣先生的水墨人物肖像之始源及发力点,正是60年代关山月、杨之光两位先生结合传统笔墨及素描光影效果表现,进而开辟的岭南人物画写生传统。而绘制时对恩师及其个人艺术风格的回忆,也更为内敛地作用于创作者画面中精细或爽利的笔触。
展厅二楼,展示了朱光荣先生临习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吴冠中等十位中国绘画大师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要将大师笔墨与自身艺术表达之间的师承关系细致掌握与梳理,并非易事。而对于长期专注水墨图像风格史阅读及思考的朱光荣先生而言,以临摹开启自己的寻祖慕古之路,也印证了他并不囿于自身绘画风格的突破意识。我想,这种对于绘画艺术的精益求精与诚挚之爱,能让每位细心的读者有所触动。(涂畅,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
部分作品欣赏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