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区“三线”落地 “全流程”保障农民工权益
发布日期:2024-08-27 15:55:50 文章来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大小:【 A- A A+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障,反复强调杜绝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有效治理就业歧视、欠薪欠保、违法裁员等乱象。建筑施工行业是农民工从事的主要行业之一,也是欠薪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越秀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国家、省、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广东省源头治理欠薪问题实施办法》的执行力度,多措并举强化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监管,2024年上半年为539名农民工解决欠薪问题,涉及金额3777万元。同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移送公安、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开展失信联合惩戒等手段大力整治建设领域违法用工行为,农民工就业环境获有效改善,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坚持全面覆盖“兜底线”,强化“有钱发”的保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存储工资保证金,专项用于支付为所承包工程提供劳动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第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和工资保证金不得因支付为本项目提供劳动的农民工工资之外的原因被查封、冻结或者划拨。”越秀区以推动工资保证金支付制度“全覆盖”为目标,抓好“广州市建设领域管理应用信息平台”“广州市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的数据对碰工作,每月通过信息化手段排查未办理工资保证金业务的新开工工地,要求责任企业立行立改,对拒不改正的,依法按照劳监执法程序处理,2024年上半年,就未办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问题向企业发出限期改正指令书15份,涉及保证金额801.7万元。工资保证金制度的全面落实有力兜牢了工资支付底线。四川某建筑公司陷入经营困难,公司主要账户被冻结,在越秀区某项目中拖欠51名农民工工资无力支付,如果没有工资保证金兜底,农民工很有可能“赢了官司拿不到钱”。越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查明欠薪事实后,向该公司工资保证金缴存银行发出《提取工人工资支付保证金通知书》,一次性提取了189万余元解决欠薪问题,及时解决了农民工兄弟的燃眉之急。
二、坚持数据赋能“筑防线”,形成“按时发”的常态。“广州市工资支付预警监控平台”已实现将“生物识别”考勤记录、工人签名留档的工资台账、用工合同、工资专户账款往来数据等信息自动归集、分析、预警的功能。越秀区依托该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的“全天候”闭环监管机制,一是实现“精准识别”,通过归纳全区预警数据识别高频次预警类别、高频次预警企业,分析预警成因,指向性地对一些工程项目形成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督促项目堵塞漏洞、规范用工;二是开展“实地检查”,结合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到项目实地了解工资支付情况和用工制度建设情况,保证“真改、实改”;三是落实“执法监督”,对整改不力的项目开展高频次执法监督。2024年6月,越秀区在整理预警监控平台数据中发现某工程项目存在“有考勤、无工资发放记录”的情况,经提醒整改无果,连续两个月发生相同预警,遂立案严肃查处。2023年,越秀区在预警监控平台中的月均宗数同比下降18%;2024年上半年,月均宗数同比再降21.9%,工程项目用工规范性显著提升。
三、坚持雷霆执法“亮红线”,营造“不敢欠”的氛围。《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了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设置了用工实名制、工资分账支付、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等一系列制度,明确了“零欠薪”的实现路径。当前仍存在欠薪的工程项目,必然在制度落实上有所欠缺。越秀区从源头治理欠薪出发,坚持“欠薪治理”与“制度落实”两手抓,2024年上半年,在为农民工追偿劳动报酬的同时,依法就建筑企业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问题作出行政处罚6宗,罚款30.6万元。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恶意欠薪行为的震慑,坚决守护农民工的辛苦钱、血汗钱,越秀区加大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2024年上半年,向公安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线索5宗;将2家涉及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企业纳入社会公布名单;将3家恶意欠薪企业依法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由相关部门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交通出行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通过打击犯罪、曝光典型、联合惩戒等系列治欠“组合拳”,越秀区保持对欠薪违法行为高压态势,“不敢欠”的氛围得到进一步巩固。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