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凝合力 共克时艰战疫情
越秀区疫情防控专刊(第1期)
发布日期:2020-02-28 10:08:39 文章来源:区直机关工委 字体大小:【 A- A A+ 】
编者按:2020年春节前夕,正当千家万户准备欢度佳节、喜迎新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悄然袭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越秀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快速响应,主动出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必胜决心,开始了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斗争……
【部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区市场监管局:初心如磐 战“疫”而上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越秀区市场监管人逆行而上,保秩序、稳物价、守安全,在市场一线书写着“人民至上”的答卷。其中,作为局防控办的食品安全协调科,全面发挥中枢纽带作用,坚守在战“疫”前沿,一刻不停捍卫着市场平安。
——敢于担当的急先锋。在全区防控工作中,市场监管部门牵头负责市场和环境整治组工作,承担着严查哄抬价格、售卖活禽和野生动物、制售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处理消费投诉等重要职责,工作事项量大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在基层最终要由综合科室“穿针引线”、协调落实。疫情发展变化快,工作强度之大、任务之重可想而知。考虑到协调科在创卫、创文工作中统筹落实能力突出,成效有目共睹,局党组决定将局防控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协调科。“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得顶上,也必须顶得上!”面对艰巨的任务,协调科科长罗平毫无推脱、欣然接受。他取消了谋划已久的全家春节外出旅游计划,带领科室人员作为先锋部队,奔走在监管防控工作最前线。
——科学谋划的指挥部。罗平、杨雪两位科级领导干部的学历背景是预防医学专业,这对他们清醒认识防控要求、提前准确研判工作方向提供了帮助。自1月23日防控办成立以来,协调科全天候运转、24小时待命,牵头草拟了区市场和环境整治组工作方案、市场监管领域防控工作方案及各项通知近30份。农贸市场经营秩序事关人民群众“米袋子”“菜篮子”,人员聚集,防控工作压力大,他们连夜谋划,于年初三就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农贸市场《场容场貌标准指引》《经营规范标准指引》《疫情预防控制标准指引》,编印成1.5万余份工作手册派发到各农贸市场,组织市场开办方、经营者、街道等人员开展培训。他们科学制定驻场监管工作方案,组织机关科室、监管所干部组成43个驻场小组,对点督促43个农贸市场全面落实体温检测、佩戴口罩、防控宣传等工作。在协调科的统筹下,从1月24日至2月10日,全局共检查集贸市场1144家次、生鲜超市1356家次。指导餐饮单位落实量体温、戴口罩2178家次。劝停聚集性集体聚餐数822次、劝停农村聚餐活动4场900围。全区农贸市场防控措施到位,场容场貌整洁,经营秩序良好,主要商品供应充足、价格未见异常。
——坚强过硬的战斗堡垒。“我们科人员能力过硬、团结有爱且敢于担当,大家不畏艰险、连续作战、毫无怨言,从来没让我失望。”提起自己的“战友”,罗平满是自豪。作为科室带头人,他负责全面统筹协调,起草贯彻上级部署的工作方案,从1月19日至今未休假,白天去市场,晚上报情况,协调各种事项,几乎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时,平时每天充电一次的手机,现在需要一天四充。然而他直言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相比,自己加班“不值一提”。杨雪副科长协调禁售活禽及野生动物专项行动,需要经常到市场检查,只能将家中小孩托付亲戚照看,她说“非常时期,我们必须拼”。“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回到战场,我才安心。”柯友东年初二晚接到回局上班紧急通知后,提前结束在河南陪伴年迈父亲的探亲假。他负责组织市场防控督导检查,抽调6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驻场监管,对农贸市场“严防死守”。廖迪菲取消春节返乡计划,认真细致搜集各单位工作情况、上报报表,撰写防控工作日报、阶段总结等材料……面对防控疫情这场“硬仗”,协调科舍小家顾大家、全员出战,他们分工明确、协作紧密,有力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充分发挥了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的战斗堡垒作用。
冲锋战“疫”的背后,是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坚毅品格。协调科人员的身影,也是忙碌在防控一线的越秀区市场监管局数百名干部的缩影,在初心使命的召唤下,他们并肩而行、握指成拳,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市场监管钢铁防线!
区卫生健康局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的旗帜始终飘扬在战“疫”的前沿阵地上
疫情如战情,防控重于山。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单位及防疫一线单位,越秀区卫生监督所立即取消全所干部职工休假,在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全员投入到这场战“疫”中,始终坚守在一线工作岗位上。
——向“发热门诊”挺进。该所承担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设置、医疗废物管理、传染病报告管理、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传染病防控宣传及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场所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方面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卫生监督员每日外出巡查,对发现未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医疗机构责令其立即整改。截至7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186人次,执法车辆31台次,检查医疗机构212间次,责令改正28间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117份,拟立案查处2宗。
——重点场所,我们坚守。每日对辖区内的住宿场所、商场、超市、汽车客运站、轮船码头、影剧院、娱乐场所、洗浴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进行传染病防控督导巡查,检查体温监测及口罩佩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顾客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以及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关闭回风、采取全新风运行等传染病防控措施,开展对影剧院、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停业情况监督巡查,多次组织对越秀区2家湖北籍旅客定点接待酒店进行防疫工作监督检查。截至7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337人次,执法车辆61台次,检查各类公共场所493间次,责令改正58间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361份。
——把病毒“堵”在校门外。临近学校开学,陆续有大学生提前返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急需做在前面。该所组织卫生监督员全面检查辖区内5所大学的疫情防控工作,对托幼机构关门情况进行监督巡查。截至7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54人次,执法车辆15台次,检查学校及托幼机构16间次,责令改正2间次,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6份。
区卫生健康局骨伤康复医院:“导诊”战场的巾帼温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区骨伤康复医院全员取消休假,共赴“战疫”,切实做好预检分诊和预点发热门诊等工作。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医院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魄力,快速完成了工作部署、制度完善、物资准备和感控培训。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医院决定将导诊关口从1楼大厅前移到医院入口。随着就诊人数的增加,这个战场从一个护士“战斗”到全院职工轮流“守关”,从正常上班到全天无休,只为一个目的,随时为患者和家属监测体温,排查疫情。“战场”是铁血的,是严肃认真的,但我们的“战士们”是暖心的,是可爱的。在“小小的导诊台”上,涌现了许多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比如,作为导诊主要负责人的熊海英同志,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党支部书记的先锋带头作用,以单位为家、任劳任怨、无论从制度的建立、物资的采购、导诊台的物品摆放,大事小事都亲力亲力、靠前指挥。她关心全院职工,制作各种温馨提示,严格督促口罩定时更换。她决不允许掉以轻心,因为她知道,现在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宝贝,守护好大家就是守护好居民。又如,曾晓彬护士长,她主动请缨,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而且这方面工作我比较有经验,由我把好这个关,让医生、护士、患者放心”,她早上7点多到岗,一丝不苟从清点物品、消毒桌面、摆放物品等点滴做起,平凡枯燥但却是整个防线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如,谭佩华护长将私人仅有的20个3M口罩送给单位,她深深知道一线对防疫物资的迫切需求,能做的她都会做。她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字,她们,都有一个身份——共产党员,她们都说,责任使然,把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怨无悔!
【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北京街:多措并举实现“零疫情”
北京街按照“早预警、先下手、严管控、硬措施”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全街实现“零疫情”。一是部署早、谋划准。花市期间迅速传达上级精神,提早研判转化工作重心,统一思想做好全街总动员。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六个组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制定《北京街压实社区疫情防治责任工作方案》,街领导全部驻点社区,社区按照网格划分责任到人。二是标准高、管控严。建立社区“12345”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即派发“一封信”,实现防控指引“家喻户晓”;登录“二维码”,实现健康服务“一户一档”;组建“三人组”,确保疫情排查“不漏一人”;落实防护“四字诀”,把好社区关卡“内防扩散”;走好“五步骤”,严格管控落实“外防输入”。截至目前,共排查重点人员484人,为重点人群建档187人,实现无确诊、无疑似病例的“零纪录”,完成社区常住人口健康建档100%全覆盖,完成13个社区严格小区管控全覆盖,实现出入口24小时全面监管。三是行动快、办法足。街所联动,做好辖区个体工商户有序复工指导及餐饮企业禁止堂食等整治行动,共联系个体工商户2146家,检查复业商户345家,要求整改174家;检查准备复业商户65家,要求整改54家;处置堂食商户15家。与区救助队联合开展人员救助处置工作,开展夜间专项救助行动3次,出动执法人员49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9名。四是宣传新、发动广。运用LED、商厦电子屏等加强宣传,日均滚动刊播2560次;张贴防疫指引和海报5820张;通过微信群、QQ群、北京街坊同声同气微信小程序、E家通北京街微信公众号等手段推广疫情防控信息。其中微信公众号累积推文89篇,“社区三人行动小组”、“零疫情”等经验做法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长安评论等媒体报道。积极发动辖区志愿者力量共计625人,实现疫情防控全民参与。
农林街:凝聚党建合力,以科技支撑防疫
农林街强化党建引领,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织密应对疫情防控网。一是集聚联勤联动人防力量。农林街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通过“农林人家”数字社区平台、“i志愿”平台、在职党员微信群等吹响防疫“集结号”。区机关、街道社区、机团单位党员干部以及在职党员迅速响应,带领社区网格员、辅警保安、楼栋长、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在大街小巷、小区出入口、公交车站、重点场所周边,都可以看到穿着红色、绿色、黄色马甲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的身影,他们驻守在基层一线防疫阵地,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温暖着社区的居民。二是推动智慧监测物防手段。在农林东路、福今市场安装4个智能体温监测口,在曾出现病例的东山锦轩大厦出入口安装体温监测门,实时监控,提前预警,分析数据,实现居民出入零接触检查。三是提升电子通行技防水平。试点“越秀人家”数字社区平台“社区电子通行证”服务,居民通过手机扫码核准身份信息,生成为期一个月有效的防疫电子通行证(二维码),工作人员扫码验证,完成人员检查和登记。对老年人和不愿意使用电子通行证的居民,统一派发纸质通行证。四是落实居家隔离视频监控。每日与居家隔离人员电话联系,在居家隔离对象家庭门口安装监控设备,开展远程监控服务,随时掌握居家隔离对象的需求,引导居家隔离人员在线购买生活物品,及时协助其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街环卫站在做好必要防护的前提下,每日定时为居家隔离人员上门收集处理生活垃圾,使居民安心在家隔离。
白云街:以有效举措抓严抓实疫情防控工作
白云街通过“三全两防一报告”工作措施,抓严抓实疫情防控工作。“三全”,即全面动员。第一时间成立疫情工作指挥部,统筹全街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期间,全街干部、社工放弃休假,大年三十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大年初三开始全街干部职工109人返回工作岗位。全面覆盖。“三人小组”入户排查重点疫区来穗人员588人,全部落实“一人一册”和居家隔离。社区居民落实网格化管理,多种方式摸查发热人员,已有37862名居民完成线上健康情况申报。全街重点场所,包括41个物业小区,109个机团单位、22栋商务楼宇、23家酒店全部落实戴口罩和体温监测措施;严格小区管控,设置7个党员先锋岗,发放纸质出入证1万张。东湖新村市场、2家生鲜超市、6家药品经营企业,未发现贩卖活禽、野生动物,未发现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全面加强。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小分队,24小时待命快速处置各类紧急事件。街领导每天到挂点社区督导,全街干部到挂点社区支援。9个社区组建党员服务队(突击队)9支,招募安排志愿者153人次。“两防”,即外防输入。对来穗人员进行排查、宣传、登记、观察工作,重点对湖北来穗人员264人进行电话核查、追踪记录,对湖北籍返穗人员29人全部落实自我隔离,发动辖内所有出租屋屋主劝导承租人延迟返穗。目前,已发动出租屋屋主3158人,发动来穗人员自助申报健康情况8568人,派发、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致越秀区出租屋主的告知书》、《致越秀区租客的告知书》1382份。内防扩散。截至2月20日,共组织对闲置地块、肉菜市场等场所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64次,清除卫生死角94个。深入物业小区宣传918次,张贴宣传单6595张,入户发放宣传单10022张,深入机团单位宣传1079次,微信推送防控信息1564条,每天利用LED屏播放防控疫情宣传1080次。“一报告”,即每天报送防疫工作数据和情况。共编发《白云街疫情防控工作信息专报》23份,微信公众号推送主题信息46条。
人民街:隔离的是病毒,送上的是关爱
人民街全力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管理和服务工作,通过组建“居家隔离服务队”,安装“银幸安否”系统,对居家隔离人员做好管理服务。一是组建“居家隔离服务队”。由社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组成的“居家隔离服务队”,对居家隔离人员实行“一对一”服务,负责居家人员巡查、采买生活必需品,配合做好监督和应急处置,定期上门测量体温,掌握社区隔离人员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好贴心的管理和服务。二是安装“银幸安否”系统。整合辖内资源,与银幸养老院合作,在居家隔离人员家中安装智能居家安全系统,对居家隔离人员是否外出实时监控,确认人员活动轨迹,居家人员也可以实时通过系统求助呼叫。三是及时清运生活垃圾。科学、及时处理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是阻断疫情传播的关键环节。为减少病毒传播、阻断疫情扩散,环卫站每天定时上门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并消毒。四是开展联防联控。发动周边居民和邻居关注居家隔离人员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发现异常及时向社区居委会及居家隔离服务队报告。五是组建居家隔离人员微信群。通过微信及时了解隔离人员当日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安抚隔离人员焦虑情绪,保证24小时电话畅通,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并做好应急处置。
光塔街:筑牢居住小区封闭管理的防“疫”阵地
光塔街严密部署,扎实工作,具体做到“快、准、实、细”,做好小区封闭管理,为防控疫情打下坚实基础。一是部署紧,机制强。迅速行动,成立居住小区封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社区成立社区围蔽工作小组,实行党工委书记、派出所所长双负责制,制定《光塔街新冠状病毒防疫期间居住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形成街所联动、部门协同、社区落实、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二是方案实,保障全。各社区由挂点街领导牵头,结合社区实际,逐个出入口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封闭管理方案,对一些跨社区难点区域反复调研、重点研究。全街目前封闭出入口77个。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保障物资,协调近500个围蔽铁栏,迅速运往各封闭口和出入口,半天时间形成围蔽状态,全街所有出入口全部配备测温仪、值守帐篷。三是行动快,值守严。由单位(部门)支援干部以及志愿者组成10人小分队,派发倡议书,发动在职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参与群防群治,全街投入值守力量超过200人,全员马上到岗,全力值守各个进出口。对值守人员加强岗前培训,明晰工作要求。四是宣传浓,指引准。张贴市3号令、《致外来人员的一封信》等防疫海报,放置温馨提示、宣传册等宣传资料,使用扩音器循环广播,在社区街巷、楼道口等张贴宣传单张,在街巷拐点,通行密集等位置张贴封闭出入指引、温馨提示,制作通行证2400张。
六榕街:社区有呼我必应,共建共防筑屏障
六榕街充分发挥街道“大党工委”的作用,实施“大党工委”党员+网格化服务管理,通过深入挖掘网格内的资源,广泛发动辖内机团单位支持街道疫情防控工作。辖内的机团单位、企业和热心党员群众以捐款捐物、参与社区服务等方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融入社区防控一线,共同努力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网”。
当得知街道防疫物资紧张时,省丝纺集团联合下属丝丽集团捐赠了1000个口罩给社区行动不便的独居孤寡老人。当了解到在社区围蔽点值守的志愿者和孤寡老人用餐不便后,广东迎宾馆于2月11日开始为旧南海县社区的孤寡老人及在社区围蔽点值守的志愿者提供免费午餐和晚餐。此外,广东迎宾馆还主动为社区提供移动式的雨阳棚及座椅,配备测温枪和防护物资。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院有限公司、中国国旅广东公司党委、广州通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社区热心居民黄先生、省科协捐赠了一批口罩、护目镜、消毒水、疫情防控宣传资料等物资。除了捐赠物资,六榕街辖内的热心企业还积极捐款,贡献爱心。六榕联组人大代表联合思媛幼儿园、祺商集团、时间网络公司、中航毅泰公司等4家企业累计捐款5.7万元,款项已全部到达越秀区慈善会账户。六榕联组人大代表、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召集海内外爱国画家,向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捐款14余万元,为相关医院购买了20余万元的医护物资。这些热心企业与爱心人士正发挥自己所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针对人手不足的难题,广东迎宾馆、广东粮食集团、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等机团单位党组织主动安排党员到社区参与志愿活动。截至2月19日,已经有19个机团单位和企业共249人参与志愿活动。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郑庆顺深入一线站岗;广东迎宾馆主动承担了任务较重的早、晚班社区防控管理志愿服务工作。机团单位、热心企业的加入,壮大了六榕街基层防控的力量。
相关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