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守护广府记忆“宝藏”:越秀区71处传统风貌建筑有了“保养秘籍”

发布日期:2025-02-25 17:57:08 文章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越秀区分局 字体大小:【 A- A A+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在广州市越秀区,每一栋传统风貌建筑都是“时光刻录机”,它们见证了千年商都的繁华,承载着街坊邻里的烟火气,更凝聚着岭南文化的独特基因。

为了让这些记忆“宝藏”焕发新活力,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越秀区分局组织编制《广州市越秀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图则(第一、二、三批)》(以下简称《保护图则》),于2025年2月在越秀区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为71处传统风貌建筑量身定制“保养秘籍”,给相关责任主体在维护、修缮、改造利用传统风貌建筑时提供易于读懂、便于操作的具体指引。

一、认识传统风貌建筑

传统风貌建筑是指符合以下特征之一的建筑物、构筑物:

1.建筑本身有一定外观风貌特色;

2.是历史保护区域整体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的重要组成;

3.反映地区历史文化价值。

越秀区作为广府文化发源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已公布三批共71处传统风貌建筑,包括近现代独立住宅(红砖洋房)、骑楼、近现代集合住宅、近现代联排住宅以及街屋、两廊三间民居等类型,展现了近代广府地区住宅、商住的形式与风貌。

二、“保养秘籍”三大绝招

绝招一:亮出“金钟罩”

结合普查认定材料、权属和保存情况,以建筑本体划定保护范围,需保障建筑结构安全、保护建筑外观风貌,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变传统风貌建筑和保护标志牌。

绝招二:注入“内功”

鼓励传统风貌建筑开展多种形式的合理利用,如延续原有生产生活方式、从事当地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或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等,同时可以通过加建、改建、添加设施等方式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求。

绝招三:精准“调养”

根据每栋建筑的历史价值评估与现状保存情况,明确每栋传统风貌建筑的重点保护要素。从屋面的西式山花、女儿墙、烟囱,到外墙的壁柱、特色阳台、趟栊门等门口三件,再到灰塑、过梁装饰、铁艺装饰等特色装饰构件,共梳理出5类38项重点保护要素,同时根据其价值特点,分别确定位置、尺寸、砌法、材料、样式颜色、形式等保护内容。此外,提出保护修缮措施,包括应优先原物保留,确实需要更换相关构件的,应保持原比例、尺度,应做到颜色、装饰纹样等与传统风貌协调等,为每栋传统风貌建筑定制“调养招式”。

接下来,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将会同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属地街道,共同做好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充分用好用活《保护图则》,以古越今秀为核,推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建筑,焕发“新”生机、“新”活力、“新”动能,讲好新时代“老城市新活力”的故事。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