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司法行政专栏>人民调解
区司法局以调解“妙笔”绘就新“枫”景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 2024-07-08 10:07


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妙笔”写活人民调解“新篇章”。近日,农林司法所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广州市首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先进典型,获全市通报表扬。一是勾勒立体解纷体系。织密贯通融合的调解网络,构建以区法治非诉中心为核心、街道、社区调解组织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辐射点的“1+18+222+N”多元解纷体系,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立足区域特色,设立家事纠纷、物权保护、涉外服务等调解工作室,形成品牌引领示范效应,为调解注入活力。锻造过硬调解队伍,建立人民调解员等级评定工作制度,分别评定三级9名、四级176名,充分调动调解员工作积极性,增强职业荣誉感。二是细描诉源治理底色。与法院、公安、人社等多个部门深化协作,健全诉调衔接、警调对接、裁调联动机制,形成多元解纷的“共治圈”。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进人民调解、律师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提升调解工作实效。健全“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提效、终端回访”调解闭环机制,及时就地受理、予以化解,防止矛盾纠纷升级。今年以来,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民间纠纷1887件,成功1869件,调解成功率达99.05%,调解协议涉及金额达5222万元。三是书写平安和谐新章。建立全域式调解模式,打好“调解+普法”“调解+信用”“调解+心理”组合拳,更好满足群众差异化、个性化的调解需求。探索“枫桥式工作法”,创新金融纠纷“融易解”“三破三立”解纷、家事纠纷“1234”调处等工作法、形成有特色、有成效、可复制的“枫桥经验”。推进平台功能融合,指导各类调解组织与公法站、综治中心等深度融合,调动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凝聚调解力量,推进“一体式”解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