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专业市场发展面临种种困难,亟需坚持问题导向,化解矛盾、恢复经营、加快发展。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商户经营信心不足。受疫情影响,许多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受阻,导致物流成本、货物成本大幅提高,商户利润空间相应减少,即使复工复产也难解经营之困。商户普遍担心短时间难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状态,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为苦撑观望,这类商户抗风险能力较高,但依旧没有盈利甚至亏损,希望开办方继续出台租金优惠方案,以减轻经营压力。比如,站西商圈商户向开办方提出免租至年底,下一年减半交租半年的诉求。另一种为止损退场,这类商户承受经营风险能力有限,要求尽快解除租赁合同,因押金问题频频与开办方产生纠纷。比如,流花、一德路商圈部分商户单方面提出解除租赁合同,要求提前离场。这充分反映了商户对市场发展信心不足。
二是开办方优惠空间不大。复工复产初期,大部分专业市场开办方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出台相关租金减免政策,与商户共度时艰。但由于商户尚未完全达产达效,营业额还远远没有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因此要求开办方进一步加大减免租金力度。针对商户延长减免租金期限的诉求,开办方普遍表示虽然商户经营困难,但商场也要保证正常运转,目前已经没有进一步让利空间,同时也不愿就减免租金问题进行调解。部分专业市场更因疫情管控措施,至今仍处于封闭状态,开办方无法正常经营,损失较大,对减免租金倡议十分抵触,态度强硬,人民调解工作的优势相对难以发挥作用。如登峰辖内越洋商贸城B区因曾有小租户感染新冠肺炎,至今该场仍然封闭,开办方无减免租金意愿。
三是疫情后期扶持政策较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先后出台许多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缓解商户经营困难,取得了良好效果。虽然目前疫情形势不断好转,但扶持政策的变化特别是优惠力度的减小给市场开办方和租户带来了严峻挑战,商户经营存在困难,开办方也担心商户离场需要重新招租,因此商户向开办方要政策,而开办方无力承担,没有“真金白银”的政策优惠,仅靠调解已经难以解决双方矛盾。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疫情后期政策支持和帮扶,帮助租户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经营秩序。
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引导专业市场适应新形势。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消费选择和消费习惯,催生出新的消费趋势。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专业市场适应消费时代的新挑战和消费模式的新变化,围绕消费群体的全新需求,重构生产组织方式和流通商业模式,实现供应链渠道的专业化、智慧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特别是要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在深耕细作线下实体渠道的同时,加快线上布局,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构建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的双线融合新模式、新业态。
二是引导专业市场开展联盟合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实力雄厚的专业市场和经营商户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调整应变能力。因此,要引导专业市场加强资源整合,开展大中小企业协作,建立合作联盟,搭建更大的专业市场平台,共建产业链风险防范体系,建立更紧密、更精准的供应链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行业主导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加快推动专业市场优化升级。
三是研究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紧紧盯住专业市场和商户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降低成本、维护权益、优化服务、鼓励创新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着力破解专业市场发展的瓶颈制约,真正帮助专业市场纾困解难。同时,要鼓励专业市场立足自身实际,最大限度地减免租金、延长缴租时限,帮助商户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