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安帮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司法行政专栏>矫正安帮
广州市越秀区在全省首创关工委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 2024-04-08 11:07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充分发挥关工委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广州市越秀区司法局在省、市社区矫正机构的直接指导下,与广东省司法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厅关工委)通力合作,紧密结合越秀区情实际,以“逐光而越”特色教育帮扶品牌为引领,扎实开展关工委参与社区矫正“六项行动”,形成关工委参与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

  一是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实施“凝共识五老集结行动”。省厅关工委积极宣传“五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挥老同志示范带头作用,动员58名“五老”以社区矫正志愿者身份加入“社区矫正五老志愿团”,邀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劳动模范、省委党校二级教授黄铁苗担任“社区矫正五老志愿团”首席讲师,前往社区矫正中心、司法所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助推社区矫正对象主动向内修心塑魂、向外修复社会关系。

  二是用心搭建沟通桥梁,实施“敞心扉个别谈话行动”。邀请“五老”参与社区矫正对象个别谈话教育,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思想状态、心理状态等情况,倾听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予以积极引导。省厅关工委执行主任带头与2名青年社区矫正对象结对,围绕犯罪原因、思想状况、工作、生活情况和遇到的困难等与他们敞开心扉、真诚沟通、拉近距离,鼓励他们正视过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向未来。

  三是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实施“学思想集中教育行动”。结合全省“每月一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充分利用辖区中共三大、农讲所等红色资源,积极发动“五老”围绕法治、道德、爱国主义及家风建设等内容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共组织开展“在家尽孝 为国尽忠”“红色洗礼,矫心正行” 和“倾听抗美援朝老兵故事”等线上、线下集中教育3场,354人次。

  四是传承发扬奉献精神,实施“重践行社区公益行动”。借助“五老”自身专业特长和社会资源优势,邀请“五老”与社区矫正对象共同参加公益活动,发挥模范带动作用,让社区矫正对象从中接受榜样教育,积极改恶从善,回报社会。春节前夕,林炎章、刘佑匡、聂小庆等3名老书法家受邀与14名社区矫正对象共同参加了“挥春送福气 墨香暖人心”公益活动,社区矫正对象将老书法家们现场书写的春联和福字送到社区长者、残障人士和困难群众手中,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接力传递社会正能量。

  五是着力点亮小微心愿,实施“促新生结对帮扶行动”。省厅关工委积极协调社会资源对社区矫正对象从生活上帮扶、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心理上疏导,更是自费向社区矫正对象及其未成年子女赠送书籍、玩具等物品,将老一辈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身边,为社区矫正对象迈向新生增添助力。如省厅关工委执行主任雷丽同志在了解到青年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女)喜欢看书和独自在穗过年的情况后,将其爱好和困难记挂在心,主动向其赠送精心挑选的书籍并勉励其好好学习。社区矫正对象陈某深受感动,自发在微信朋友圈和思想汇报中表达对“五老”的崇敬和感恩。

  六是巩固发展多元参与,实施“聚合力基地共建行动”。联合省厅关工委在越秀区社区矫正中心挂牌建立“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邀请雷丽、严贤德等8名“五老”担任特聘顾问,链接各方优势资源、多元社会力量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专题授课、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活动,共同研究破解工作难题,不断提升教育矫治效果。

  接下来,越秀区司法局将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进一步完善关工委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积极开展“聚人气”“冒热气”“接地气”的教育帮扶活动,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矫治成效,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从“底线安全”到“治本长效”进阶前行,促进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