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仆风范
王海成:让村民共同致富是我最大心愿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 2011-08-26 00:00
    安阳市西北25公里处有个叫双全的村庄,属安阳县蒋村镇。6年前,双全村的村民外出,别人问是哪里人,他们都说“蒋村镇的”;如今再问,他们都骄傲地答“双全的”。
  原因很简单。“过去村里又穷又乱,说了怕人笑话;现在村庄干净漂亮,村民富裕文明,咱自豪啊!”9月9日,在双全村街头,不少村民热情地告诉记者。
  转折点在2005年4月,有4000多名村民的双全村村委会要换届选举了。
  “谁能把村里的路修好,谁就上!”经过计算,全村的街道要硬化,再装上路灯,需要180万元。当时村里的账面是:现金3700元,外债1000多万元。这使不少竞聘者纷纷退却。这时在外打拼多年的退伍军人王海成回来了,他向村民承诺:我要让大伙都富起来,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钱我自己先垫上。王海成的一片诚心打动了村民,高票当选。
  王海成上任一年后,总长12000米的村街道全部硬化完毕,装上了路灯,还修了排水管道,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经过调研,王海成发现村里地下有煤炭,村旁不远处有水库。“咱不能守着聚宝盆要饭吃。”王海成对班子成员说。他带领村干部跑安阳、上郑州,找资金、要项目。从2006年起,水泥、煤炭、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等项目纷纷落户村里,总投资数十亿元。项目开工后,不仅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跑运输、搞建筑、开饭店、建超市,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08年,王海成顺利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双全村人均收入已突破8000元,而2004年才1000多元。”蒋村镇党委书记郜海龙说。
  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而王海成的财富却大幅缩水。回村任职6年来,王海成没有领过一分钱工资,相反,他每年为村里老人发红包、资助贫困学生,还花去了不少积蓄。
  “从回村那一天起,我就不再考虑自己财富的得失,让村民共同富裕是我最大的心愿。”王海成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