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30日来源:《广西日报》
笔头套着螺丝帽,增加的重量仍压不住他颤抖的右手,文件纸上,是一串串歪歪扭扭的字迹。
汗,顺着胳膊,像蚯蚓一样爬进衣袖,又湿润了桌子。
额头上,一根根筋暴了起来。眼前,冒着混乱的星星。他晕倒了,再次被送进医院,病例报告显示:淋巴癌复发。
4月18日上午,正在搏击癌症的贺州市钟山县纪检干部钟世才,又一次倒下了。
为民请命 铁肩担道义
1991年初夏,刚过而立之年的钟世才被调到钟山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从此,他三进信访室,两进审理室,从检查员到审理室副主任、主任,信访室主任,纪委常委,整整18年,在这个被世人认为“不好当”的岗位,书写了辉煌人生。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面对的就是矛盾,要化解矛盾,要有一种敢于碰硬的精神。钟世才常说:“办理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最重要,只要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
2002年,到钟山县投资的曾路生,为要回抵押在该县经贸局的3000元医药销售风险承包抵押金,四处奔走,却历经3年无果。
2004年,求告无门的曾路生到纪委信访室上访,正担任信访室主任的钟世才立即受理。“按常规,曾路生反映的情况并不涉及具体个人,信访室完全可以把问题转给有关部门。”一位同事告诉钟世才说。
钟世才却没有这样做。“踢皮球永远也做不了事。”钟世才坚定地说,“既然投诉者找到了我们,就是对信访室的信任,我们可以吃苦受累,但决不能辜负群众。”
他带领信访室成员,首先到了卫生局和医药公司了解情况,被告知2002年以前医药公司属经贸局管,当他们奔赴经贸局,却又被告知当时分管医药承包业务的领导退休了。
县里制定的招商引资政策,岂能因一人退休而不履行?钟世才又找到了已退休的那位领导,终于查清原委,找到了当时的承包合同,合同规定:承包人交纳3000元的风险抵押金,完成承包任务,经贸局就退还,否则就不退还。
仅一个月,曾路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3000元钱。他说:“钱不多,但我看到了政府的姿态。”
2003年,钟山县石龙镇西江桥、月亮塘两自然村数百村民因征地款问题,情绪激动地来到钟山县信访室。
面对突如其来的造访者,钟世才一如既往地笑脸相迎,此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然而,为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钟世才让村民挨个叙说,自己认真地做笔录。随后带人深入一线调查取证。历经3个月调查,一个村干部截留、贪污村民征地款的案件,渐渐浮出水面。
2006年1月,钟山县法院作出判决:原钟山县回龙镇西乐村村委莫世新,贪污村民征地款6万元,判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执行),并退还全部赃款。
失地农民得到了补偿,欢呼一片。
爱岗敬业 带病办大案
在同事当中,钟世才一直有个“活字典”的外号,在法规条例的应用上,他从来不用翻书,闭着眼睛都能背出来。这个身材瘦小、不擅言谈的普通人,真的是个天才吗?
记者在他的工作日记里找到了答案。在他的工作日记首页,抄录着《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例检查工作条例》。说到这事,钟世才脸上出现一抹难以察觉的羞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我有一个专用的硬皮本子抄录各种条例。自从生病,没力气写字了,就偷懒只抄有关信访内容的条例……”
2006年3月,一直自认为身体没问题、满脸浮肿的钟世才在同事的提醒下,终于放下手头的工作去医院检查,结果令人震惊,淋巴癌!在南宁医院和县医院的将近500来个日夜里,钟世才承受了精神和肉体上巨大的痛苦与煎熬。好转,恶化;好转,再恶化……
听说钟世才得病的消息,许多同事不禁痛哭:“这样好的人,得这个病太不应该了!”同事们建议,为他捐款——钟世才实在太困难了。
走进钟世才家空空如也的客厅,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国家干部的家:1996年买的沙发和茶几前,只有一台连机顶盒都没有的旧电视,除此之外,别无长物。钟世才每月1000多元工资,最多时要养活一家5口人。
他不是没有机会改变这一切。查案时,有些人暧昧地笑着,递给他用信封装着的“小小心意”;一些人在他的全力奔走下,得以澄清事实后,也曾感激地往他手里塞东西……
可钟世才把这些全部推开。他嘴边始终挂着一句话:“我得对得起这份工作。”
钟山县纪委副书记邓杰说,她每次报账,都情不自禁地想起钟世才。2001年的一天,她拿起钟世才递来的原始单据报销单,愣住了:单子上贴着面值80元的手撕发票,下方却注明——实报75元。“这5块钱就算了吧,现在还有谁这样报账的?”钟世才却坚持:“这顿工作餐确实是花了75元,我不能对不起公家。”
钟世才的平凡人生成为同事们的道德丰碑,也得到来自各方的肯定。钟山县人民以电话、短信等各种方式,安慰和鼓励他。贺州市、钟山县领导从精神和物质上关怀他和他的家人,县财政拨付了3000元治疗经费,县纪委则从有限的经费中拿出5000元治疗经费,干部职工捐款7000多元。
2007年7月,钟世才终于战胜了病魔,从死亡的黑洞中回到了温暖的家里。
可他仅仅休息了2个月,便回到工作岗位:“就是死,我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由于身体虚弱,他四肢经常颤抖,甚至不能写字。
为了使右手能写字,他便在笔上套一个大螺丝帽,以增加笔的重量。
2008年5月,一个十分棘手的案件转到了他的手上:钟山县回龙镇、红花镇民政办弄虚作假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套取、截留、私分、贪污民政救灾救济物资。
“这个案件在民政系统具有普遍性,弄不好会导致整个民政系统工作瘫痪,估计背景比较复杂,建议应付一下算了。”在案情分析会上,有同志提出。
钟世才拍案而起:“不管有多复杂,只要关系百姓利益,不仅要查,而且要严查!”
随着案件查办工作不断深入,钟山县民政系统从民政局到下属12个乡镇民政办,作案领域涉及五保村、敬老院、残疾人危房改造等建设项目工程款、救济救灾、社会捐助、赞助款、医疗救助金、慰问金……5大方面16项款物,涉案人员达117人。
为搜集证据,钟世才来到钟山县公安镇一位86岁的孤寡老人家里调查。2007年,上级部门曾到该老人家走访,因发现其家徒四壁生活困难,特意下拨1000元让老人修缮房子。然而,钟世才调查发现,公安镇民政办主任某干部竟然把这1000元纳入个人囊中,这位老人直到去世也没有得到修缮款,临死还反复念叨着:“房……钱……”钟世才不禁泪如雨下,下决心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然而,一时间,各种阻力接踵而至,指责声、怨恨声、谩骂声不绝于耳。
“邪不压正,只要我们还真理于老百姓,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关键时刻,钟世才沉着冷静,鼓舞第一线的办案人员。
钟世才拖着病体,连续战斗在办案第一线,仅用2个月时间,这起案件就水落石出:钟山县民政局原局长等一批干部受到了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
他的付出,得到了党组织的充分肯定,2001、2002年获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03、2004年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5年被贺州市纪委记纪检监察系统三等功一次……
侠骨柔情 孝子美名传
钟世才不但是工作出色的好干部,还是有口皆碑的贴心好女婿。尤其是他数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瘫痪的岳父岳母,被当地人广为颂扬。
从1985年结婚那天起,他就把当时已年逾古稀的岳父岳母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来侍奉。2002年,不幸降临到钟世才的家:已经93岁高龄的岳父因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不久,年近90岁的岳母又因跌跤骨折导致瘫痪。面对两个瘫痪的老人,钟世才悉心照料,把屎把尿、喂饭喂水、擦身换衣、倒屎倒尿……
在钟世才夫妇的悉心照料下,两位90多岁高龄的瘫痪老人,卧床两三年,直至逝世,总是干干净净,从未生过褥疮,房中也无异味。
“我是个幸福的女人,找到一个能和自己一样照顾老人、孝敬老人的人,不容易!”钟世才的妻子说。
面对亲人,钟世才却感到很内疚:妻子下岗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起了清洁工;儿子大学毕业后没向他要求帮找工作。儿子对他说:爸爸,不要内疚。你教会了我什么是原则、什么是责任!
6月11日,躺在病床上的钟世做过化疗后,蒙眬睡去,他需要休息片刻。他的口中,不时说着与工作有关的梦话,人虽病了,但心仍在纪检岗位上。
贺州市纪委领导说:“钟世才是贺州市纪检干部的标杆。”(记者 王万程 许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