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难兴邦
来源 : 本网
发布时间 : 2009-02-04 10:43
5月23日,温家宝总理风尘仆仆来到四川灾区,慰问了震后复课的北川中学的同学和老师,温总理在高三(1)班临时教室的黑板上,用粉笔写下了“多难兴邦”4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并激励同学们:“昂起倔强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炽热的心,向前,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当电视新闻画面定格在这一幕时,很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多难兴邦蕴涵深厚。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这些灾难虽然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伤痛,然而一次次灾难的严峻考验,砥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抢劫着中华民族在挫折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
海偃河平、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是中国人的愿望。然而,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当灾难降临时,我们不能一味怨天尤人,因为那样只能徒增烦忧。面对灾难,我们应积极对待,在灾难中振奋精神,化危机为生机,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才在一次次劫难中浴火重生,以强大的生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不会忘记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深重灾难,我们会更加珍视抗灾中体现出的勇气和力量,我们不惧怕来自任何方面的狂风巨浪和暗礁潜流,我们会扬弃一切枷锁和束缚,用千百倍的勇气、才智加实干,同心协力建设我们的家园。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对于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摘自《党风》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