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区商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和广州作出的“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重要批示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增长,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努力完成各项经济指标任务,着力优化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越秀和广州实现“老城市 新活力”,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贡献。
一、主要经济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坚持稳定外贸。
1-5月,全区备案外商投资设立项目513个,同比增长12%,实际使用外资6375万美元;在对外贸易方面,外贸进出口总值25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
(二)内贸稳中有增。
1-5月,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实现4351.42亿元,增长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91.28亿元,增长7.6%;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实现78.7亿元,增长6.4%。
(三)招商引资成果显著。
截至5月底,我区新增各类商事主体10921户,注册资本总额(认缴)598.48亿元。新设注册资金达1000万以上的企业(含市工商局、区局登记)共1218家、同比增加41.96%,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的企业18家、注册资金10亿以上的3家。
1-5月,全区登记管理的区领导、职能部门、街道等正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干部招商项目共123个,成功落户61家,注册资本合计约103.8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0家,注册资本超10亿元(含)的企业4家。其中,越秀集团广州百越信、广州市建筑集团增资等中国500强项目5家,承兴国际集团消费金融、渠道销售和大健康板块总部、哈罗出行华南区总部等总部项目6家。在2019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我区集中签约了北京市文投、香港承兴集团等16个科技、文化、金融行业的重大优质项目。
二、2019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稳定外经外贸。
一是夯实传统外贸的根基。梳理和走访进出口前100家重点企业,深入了解省、市属外贸集团、重点外贸企业进出口下滑的原因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做好省市属外贸集团工作,将降幅逐步收窄,不再扩大缺口,经努力,一般贸易下降幅度由25%收窄至18%,收窄近7个百分点。二是争取市场采购政策复制推广,丰富贸易业态。已完成全区范围专业市场的摸查,筛选一批外向程度较高的专业市场作为推荐的市场采购拓区试点,为下半年市场采购拓区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加快推进越秀海关、邮局海关驻区落地。1-4月,邮局海关实现数据归统27亿元,拉动我区外贸出口提升10个百分点。四是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运用省、市会展资源推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区内重点外贸企业的政策宣讲,加强AEO企业认证宣传,提高湾区贸易便利化水平。经过多次宣传,有30多家企业都表示要申请AEO认证。五是优化外资企业的营商环境。落实《广州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着力减流程、减时间、优服务,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到越秀进行投资。目前,越秀区新设外资企业数量排名全市前三。六是加强对外资项目的引进。动态更新重点企业台账,围绕我区现有政策资源和招商载体,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外招商工作,优先考虑引进投资金额较大的外资项目。进一步梳理近两年来投资额超500万美元大型外资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服务工作台账每周跟进。敦促企业按时出资和收缴验资报告,提高合同利用外资的增长速度。
(二)推动内贸转型提质。
一是上门走访重点商贸企业。实时跟进重点社零、商销企业变动情况,及时梳理销售额下降企业名单进行走访,积极为企业协调处理诉求,鼓励企业紧抓消费热点,提升消费供给品质,扩大业务范围和销售区域。上半年共走访元亨能源、广业石油天然气、广物集团、万宁连锁、赛壹便利店、广百股份等重点商贸企业共60家/次。摸查确定并对接全区现有29个大型零售商业网点,每月定时对商销、社零、住宿餐饮业重点企业的销售额和增速进行收集分析,对商销、社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明确下阶段工作重点。二是积极为重点商贸企业排忧解难。整理全区税票受限企业名单,与区税务局沟通解决企业发票不足,销售额下降问题;积极与区人社局沟通解决人力资源企业部分岗位采用以季度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问题;协助华润广东医药、元亨能源、德信行大药房、百胜餐饮、红海人力等重点企业解决其遇到的各方面问题诉求。三是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增长。引导区内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差异化主题定位,增加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设施,由商品销售为主转向商业综合体转型,探索释放消费新需求、引领消费新模式。积极协同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广州古城游、国际购物节、国际美食节等各类主题节庆文化活动,营造舒适旅游购物环境,将老字号一条街纳入“越秀古城游”相关线路。做好2019广东省促消费(夏季)暨“家520”购物节活动,发动商家开展促销,促进市场繁荣。四是积极发展新零售新业态。积极发展以跨区跨境、体验分享为核心的“互联网+消费”模式,鼓励发展“无人超市”“高端超市+生鲜餐饮”等新业态。聚焦对接盒马鲜生、正大集团智能科技、永辉超级物种、京东7fresh生鲜等新零售标杆企业;引进、培育广州造就科技、甘来信息科技、芝麻门科技、海印小栈新零售等一批新零售企业,推动EASYGO智能无人便利店、Webox智能货柜、正大自动售餐机、微信刷脸支付等新零售智能设备在越秀区范围内广泛布局;积极引进新型华为体验旗舰店、WeWork体验店、1200书店等新型业态进驻北京路商圈,依托5G网络和消费大数据,打造智慧消费平台。
(三)牵头统筹好全区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稳步实施全区大招商工作。每月制定《大招商工作任务分解表》,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外出招商推介、招商渠道拓展、招商载体整合等“五个一”招商工程。二是强力推进海珠广场片区招商。累计组织超过90批次企业到海珠广场星寰中心考察,意向在谈项目60余个,其中重点金融类项目21家,商务总部类项目30家。已有6家企业明确达成入驻意向,租赁面积总计可达5.2万平方米。三是持续完善立体化招商体系。试点实施驻京招商,成功挖掘多个意向企业并促成乐语项目在越秀落地;深化中介合作招商,签约13家中介,与猪八戒网、创业黑马合作挂牌越秀区驻北京招商联络点,促进中音版权等项目落地;完善产业政策招商,修订完善钻石29条,优化政策服务专窗功能,提高政策审批效率,打造“1+1+3+N”政策扶持体系;强化服务招商,以专题招商项目协调会形式推动市建筑集团、时代地产增资38.3亿元;运用科技手段招商,架设全流程的一键招商服务平台——“投资越秀”,宣传推介我区投资环境。
(四)推动总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动认定市总部企业。积极做好市总部企业认定发动工作,广发银行、广东电网等66家企业于今年4月获认定为广州市2018年总部企业。二是落实兑现奖励政策。奖励区库50强企业小学学位36个、中学学位30个。积极协助66家市总部企业申报市级奖励。三是建设以党建引领的越秀楼宇命运共同体。发挥楼宇党建经济互促共进作用;成立越秀区政务服务党员志愿服务队。在6月份召开的2019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第五届中国楼宇经济峰会两场大会上,我区分别荣获“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奖”、“2018楼宇经济创新区奖”。
(五)积极推进会展综合体建设。
推动广州越秀展览中心(会议区面积为5万平方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论坛、会议、展览等活动的首选目的地和国际大型会议重要平台,该项目目前已封顶,正在进行内部精装修,预计将于2020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目前区委、区政府已同意将广州越秀展览中心项目(流花路119号)冠名为“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现正由越秀集团报市地名办审批。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参加了今年2月举办的2019广州国际旅游展,并摘得最佳会议中心奖项。
(六)打造“东山印象”艺术生活街区。
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做好统筹协调。4月底,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迅速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邀请爱彼迎等国际知名平台对街区实地调研,为街区高端产业规划定位布局出谋划策。牵头制定片区产业发展正负面清单,积极支持鸣稀奇、逵园、馨园等历史建筑加快开展活化利用和“住改商”试点。争取将街区纳入《广州市民宿旅游专项规划》作为我市民宿发展的8大重点发展区之一。二是弘扬红色文化,打造艺术生活社区。认真贯彻落实6月11日张硕辅书记视察街区重要指示精神,盘活用好历史风貌建筑,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调动街区现有艺术创意、精品民宿、艺术活动等文创资源,推出红色之旅文化主题线路,组织多样化的交流活动,构筑文化艺术高地,打造开放式、国际化的历史文化街区。三是携手国际化平台,提升街区国际影响力。与爱彼迎合作并于6月初正式在新河浦片区启动共同推进“体验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示范项目,精选最具广府特色的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东山印象”品牌系列体验产品,推广覆盖191个国家和8万个城市,引领“东山印象”品牌转变为“体验项目”推广给全球游客,打造广州文化旅游新名片。近期已向“亚洲都市景观奖”申报“东山新河浦文化体验街区”项目,使该街区在中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起到宣传及示范作用。四是推动精品线路沿线环境提升工作。与省委机关事务局、区代建中心、东山街实地调研东山新河浦文化体验街区,现场讨论东山片区环境提升项目(省委周边)建设内容,将“东山印象”精品线路环境提升建设项目纳入2019年东山片区环境提升项目(省委周边)。
(七)打造服务体系促进安商留企。
一是迅速进入工作角色。4月承接安商留企职责后,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要求部署,迅速组建了精干工作队伍,优化完善了原有服务流程体系,对区重点存量企业进行了跟踪服务走访,并探索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暖企安商服务机制。截至6月底,全区新增意向外迁企业6家,新增工商关系外迁企业4家,新增工商、税务关系全部外迁的企业4家,相比去年同期各项指标数据均有下降。二是主动做好企业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困难。组织多部门联合上门走访,动态更新工作模式,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困难。上半年我局会同街道走访企业478人次,累计走访了百胜餐饮等在内的区重点企业120余家,其中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31家,年纳税额500万元以上企业56家,解决了承兴营销、地铁公司、联邦快递、国盈医药等多家企业的燃眉之急。
(八)营造优质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坚持以服务企业为本。完善修订《越秀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好区人大代表视察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促进各级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推进落实。组织联系区各相关部门做好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工作。组织奥飞文化等15家企业参加市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对接会,拓宽融资渠道。二是为民企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协助广州神之水滴等6家企业获得市“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资金214万元,组织20家民企申报国家、省、市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专项资金扶持。三是举办和组织辖区企业参与各类培训。与广东创投会、金杜律师事务所举行研讨会,组织100多家企业积极参与。联合区税务局、区工商联、区总商会及建行广州分行举办“2019年越秀区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和融资新政宣讲会”。广泛发动企业参加省、市工信部门的主办的2019年省中小企业人才免费培育计划和中小企业巡回课堂。
(九)分类分步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
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动态数据库。对全区在营的195个专业市场经营现状进行了全面摸查,并与属地街道建立联动机制,动态更新有关数据,建立专业市场数据库,为下阶段开展专业市场转型疏解提供数据分析基础。二是研究制定行动方案确定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专业市场转型疏解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核心工作任务为五个一批——转型升级一批、转营发展一批、拆除关闭一批、搬迁疏解一批和规范整治一批。研究制定专业市场名单分类处理任务表,计划2019年内完成转型疏解市场21个,包括转型升级3家,转营发展4家,拆除关闭1家,搬迁疏解8家,规范整治5家。截至6月底,已完成转型疏解市场13个,完成率62%。三是以时尚产业引领全区专业市场转型疏解。以时尚产业作为核心引领,积极推动流花、矿泉和一德商圈中服装、钟表、眼镜、皮革、美妆、家居饰品等时尚产业专业市场,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等多种途径,在疏解低端业态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及时传达市、区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积极搭建经验分享交流平台,定期向市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四是加快专业市场走出去步伐。对接海关、税局,推动区内基础较好的白马、红棉等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争取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利用广交会等平台帮助区内鞋服、玩具、干果海味、化妆品等加快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十)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
一是积极推进海珠广场片区交通优化提升。调整侨光西路由单行改为双向通行,快速疏解恒基项目地块的到离车辆;优化侨光路南侧路中安全岛,在解放南路等路段新增“两横四纵”自行车道网络,提升区域骑行、步行体验;明确禁停路段,提升交通出行环境和城市空间品质;加强车流引导,在恒基项目四周设置机动车指引牌,增设14个行人导向信息牌,形成连续信息指引。二是牵头做好共享单车的规范停放和管理。牵头制定《越秀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管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区内各部门、街道及运营企业的日常沟通机制,高效处理乱停放、乱丢弃等自行车管理突出问题,保障广府庙会、迎春花市、春运、巩卫省级复检等重要活动顺利举行。三是严格督查落实交通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召开交通行业总结大会,出动督查人员314人次,切实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活动,督查辖区运输行业企业215家次,发现隐患89处,均已按时整改完毕。四是加强交通执法和行业监管。上半年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不定期对客运班车进行安检,共抽检车辆617台次,检查涉嫌非法营运车辆300余台次,配合交警部门检查五类车200余台,驱赶涉嫌非法营运车辆800多台次。五是严格依法行政优化行政服务水平。做好129家货运企业1471辆营运车辆、50家客车租赁企业7578辆租赁车辆的管理服务,进一步精简办事指南,压缩办理时限,严格案件处理流程,推进信息公开。此外,还积极参与打赢环保攻坚战,倡导绿色交通,在交通行业推进扫黑除恶,做好寄递物流行业禁毒工作,认真管理局公共集体户口。
三、2019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创新深化招商工作举措,确保招商成效。锚定重点片区、重点产业、重点机构招商;紧盯市招商指标任务,增强全区招商统筹、考核;强化以商引商、服企招商模式,进一步挖潜增效。以星寰国际商业中心为龙头,重点导入商务、金融总部企业资源。加强对金融、商贸、会展、旅游、大健康、教育、专业服务、文化、体育等重点产业的靶向招商。发挥法国智奥资源优势,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积极拓展港澳、“一带一路”及全球产业资源。强化驻京招商工作,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争取高端招商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全市首个互动式一键招商服务平台——投资越秀,运用信息化手段,激发服务能级、提升服务效能。
(二)继续做好外经贸稳增长工作。强化与邮局海关沟通,力争将中邮集团的跨境出口数据纳入我区统计;抓紧利用市场采购政策渐趋明朗的窗口期,率先于各区发力,重启市场采购冲刺策略(按政策预计配套资金4200万元);全力收窄进口降幅,力争实现进口持平;积极扩大进口,全力促进广发银行2亿元黄金进口在下半年实现;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中信保支持全年150家企业利用省、市保费政策开拓新兴市场;提前做好国际贸易经济应对,指导受中美贸易战影响的企业利用WTO框架防范被诉风险;营造高效捷退税环境,联合区税务局开展进一步提升退税速度,争取区内出口退税率较去年提升50%以上。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完成外资目标任务。利用省外资十条和“钻石29条”的优惠政策,加快捷成公司和广东中诚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原名承兴集团)的出资进度,争取在第三季陆续转化,形成对全年外资的支撑。
(三)加快推动“东山印象”品牌打造,引领商旅文融合发展。继续加快推动23项提升工作任务,提引领商旅文融合发展升街区国际文化交流服务能级,建设艺术生活社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样板区和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国际旅游交往中心,引领商旅文融合发展,为广州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作贡献。
(四)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安商暖企工作。继续跟进并实施《关于加强暖企安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加快出台《越秀区安商留企政策实施办法》,加强政策引导,创新方法寻找抓手,提升安商暖企工作效率。抓紧完善修订《越秀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好广东省创业投资会等平台,不断增强服务质量,着力培育重点企业,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五)以新零售业态加快传统商业转型。励传统企业采用与时俱进的销售方式和新技术,积极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商店”。推动商贸企业差异化发展,支持企业发展以设计、定制、体验为特点的个性化商业模式,打造服务型、体验型、主题型消费新业态。为华润医药、华润万家等大型零售企业寻找合适的门店地址,推进商贸企业完善区域商业网点布局,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提高企业营业额。同时深入走访了解企业潜能强化统计管理确保应统尽统。
(六)继续推动专业市场转型疏解和肉菜市场升级改造。跟进出台《越秀区加快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以我区流花商圈、矿泉商圈、一德商圈这三大商圈为重点,以时尚产业融合发展为引领,积极推动商圈内专业市场从传统的“物业管理方”向“现代产业服务商”转变,以“品质国际化、平台展贸化、推广网络化、产业服务深度化”为核心定位,推动专业市场高质量发展。确保在2019年年底完成对名单内21个专业市场的转型疏解工作。以“服务标准化+功能智慧化”为核心,推动区内肉菜市场进一步升级改造。
(七)持续深化交通拥堵治理,确保交通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继续推动实施《越秀区道路交通微循环、拥堵点微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加强停车场行业监管,规范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良性发展;继续做好安全生产督查与监管工作;加大交通执法力度,规范案件处理;坚持走群众路线,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严格落实环保督察;全力配合禁毒工作;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交通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越秀区商务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发布日期:2019-08-02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