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4007496643C/2024-00003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4-01-17
名称: 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1-1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越秀区民政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19  浏览次数:-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区民政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围绕区委全会确立的“激活、优化、疏解”三大策略,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头号工程”,聚焦越秀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打造高能级‘国际大都市核心区’”总目标,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锚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专项整治任务目标,全力推进民政领域“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建设,在着力扩大民政保障覆盖面宽度、广度和深度的同时,更注重打造有温度、更贴心的越秀民政“135N”高质量发展体系。

  一、2023年工作情况

  2023年,全区民政工作硕果累累、捷报频传,多项工作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高度认可,先后获评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通过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三年复评,全市唯一连续三年获得养老服务督查激励,长者饭堂提质增效成为全省示范项目,“医养联合体”模式获全市复制推广,长者饭堂等多项工作获中国国际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央媒报道。

  (一)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政治机关属性更加彰显

  认真贯彻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推动全局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做好“百个机关党组织进社区”“千名机关干部进网格”工作,选派24名党员干部挂点北京街社区网格担任党建指导员,以业务资源倾斜、党建结对共建为抓手,推动网格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扛牢扛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年开展抓早抓小谈话提醒82人次,开展专项警示教育活动和防风险补漏洞专项行动,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持续向上向好。

  (二)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履职尽责更加精细深入

  1.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年初,召开越秀民政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一老一小”等民政主责主业,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形成2023年越秀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图。2月下旬至3月上旬,由区领导带队,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建设街、珠光街等部门负责人及辖内养老行业相关负责人组成调研考察组,先后赴深圳、佛山、杭州、苏州考察调研上述城区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以“六个率先”为成果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呈报区委、区政府。联合华南理工大学首席科学家团队举办“越秀区主动健康城区示范创建调研会”,共同探索健康老龄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一村一品,“百千万工程”有序推进。牵头负责区“百千万工程”城中村专班工作,制定专班工作方案,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探索打造“幸福寺右”“蝶变杨箕”“智慧农林”“平安登峰”“和谐西坑”“活力瑶台”示范品牌。修订《越秀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交易管理办法》《越秀区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薪酬管理指导意见》,印发《越秀区关于进一步规范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方案》,开展不规范合同清理,摸排合同3974份,推动集体“三资”管理整改提升,促进村改制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联动区委组织部、区商务局、区房管局、区城管局等成员单位及相关街道凝聚合力,全面落实专班的各项工作任务。

  3排险除患,专项整治工作落实落细。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牵头开展特殊关怀群体重点场所专项整治,制定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区街联动机制和“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检查工作机制,全方位、地毯式摸查全区涉特殊关怀群体重点场所和特殊关爱人员底数,确保“不漏一处、不漏一人”。联合各相关部门、各街道以“四不两直”方式,“饱和式”开展涉特殊关怀群体重点场所和特殊关爱人员居家环境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回头看”重点场所743家次、特殊关爱人员1305人次,发现的问题隐患全部完成整改。

  (三)聚焦五项中心工作,五大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1.扶危济困,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1196元提高至1238元,其他社会救助标准联动提高,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26亿元,“一卡通”发放比例98%。建成全市首个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编制惠民政策一张清单,依托市穗救易平台,打造具有越秀特色的“越救易”“越关心”“越善行”三大救助品牌。依托“双百工程”指导社工服务站跟进困难群众个案4037宗,“红棉守护热线”通话16.95万通,服务困难群众36.58万人次。11月,我区“破解人户分离难题,打通社会救助最后一米”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2.为老助老,基本养老服务持续优化。启动“越秀号”为老服务直通车,首倡“政策直通、需求直联、服务直达”理念,以长者饭堂提质增效为着力点,打造全省长者饭堂示范项目,全年新建成长者饭堂24间,服务长者54.92万人次。推进颐康站点建设提升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新建成社区颐康服务站95间,累计建成199间,实现社区服务100%覆盖,提供覆盖长者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和到户式综合养老服务。引入国内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共同打造展示度高、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养老服务应用场景。全年新备案养老机构1间,按时足额发放长者长寿保健金1.10亿元、百岁老人节日慰问金23.57万元,“平安通”智能呼援平台通话62.69万人次、响应紧急求助24次。

  3.倾情护苗,儿童福利事业不断完善。在成功创建首批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区的基础上,印发《越秀区关于全面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立一部门一品牌、一街道一特色、一月度一主题、一千人圆心愿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开展“法德童行”“成长引路人”等未成年人关爱活动70场次,服务未成年人近3000人次,提前完成区十件民生实事——圆梦1064名困境儿童“微心愿”,顺利通过区人大督办、检查。5月,“‘123456’工作模式打造“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平台”项目获评2020-2022年度广州市市域社会治理优秀创新项目;8月,区未保中心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护童成长”项目“牵手+”计划示范基地。

  4.友爱互助,慈善公益氛围日益浓厚。深化“越秀善行1+1”慈善品牌,推出“善暖四季”慈善项目,依托社工宣传周、“六一”举办“情暖春晓”“圆梦仲夏”“金秋送福”等慈善活动,承办2023年广东省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暨广州市“羊城慈善月”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动员辖内党员干部、社会力量、居民群众参与慈善公益,全年募集慈善款物835.35万元,帮扶困难群众近2万人次,位列全市区域慈善综合发展指数第三名。成立首个区级为民惠民公益基金——金顶慈善基金,指导辖内6个“城中村”全覆盖设立社区慈善基金,助力社区建设、发展。9月,洪桥街三眼井社区、建设街中马路社区获评2023年度广州“最美慈善社区(村)”。

  5.多元共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指导马庄巷社区等47个社区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顺利通过和谐社区末期评估。推荐旧南海县社区等4个社区先行先试,开展“广州市推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试点社区”建设。联合区委组织部印发《越秀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选定三眼井社区等19个社区打造“五好”示范社区。深化社区议事协商机制,完善越秀人家“社区活动专区”模块功能,全年发起议事协商1.89万次,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2023年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公开招聘(58人),推送4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获评广州市“最美社区工作者”,进一步激励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热情。

  (四)优化N项专项工作,公共服务更加优质便捷

  1强化监管,在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全区登记在册社会组织534个(社会团体14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94个),在街道备案、接受居委指导管理的社区社会组织2617个,其中:5A级社会组织1个、4A级7个、3A级5个。完善全流程监管,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建“五融合”工作机制、诚信自律机制、季度提醒机制、联合监管及信息共享机制、重点社会组织负责人约谈机制以及退出承诺机制六大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举办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培训5场次,社会组织17次,开展行政检查44次,将80家社会组织列入活动异常名录名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1宗,处理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线索6条,社会组织意识形态领域总体安全稳定。

  2提质增效各类社会事务谋实出新完成与周边四区的区域界线联检档案验收归档,受理道路命名申请41宗,排查未命名路街巷153个,对符合条件的83个申报命名。推进婚俗改革试点工作,举办“花城有囍·为爱出发”集体颁证仪式,邀请社会名人为新人颁证,弘扬“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尚,全年办理婚姻登记1.40万对,其中通办服务(非户籍居民)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建立流浪救助“4+2+N”政社联动机制,开展“寒冬送温暖”等专项救助行动,加大重要敏感时间节点及重点区域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巡查力度,劝导、指引各类流浪人员2559人次,帮助219人回归社会、家庭。优化“身后事一站式联办”服务,开展清明、重阳期间重点地段防火巡查,减免户籍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1230万元。增设福彩户外销售亭1个,全年福彩销售额6110.25万元,同比增长97%,完成2023年区级福彩金资助项目立项,资助项目13个,资助金额1000万元。

  二、特色亮点工作

  启动“越秀号”为老服务直通车。聚焦老年人口全市最多的区情实际,首倡“政策直通、需求直联、服务直达”理念,首创区、街、社区与服务机构、社会力量联动互通的“直通车”方式,获得省、市民政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一是政策直通。开通“越秀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拍摄长者饭堂“轻松办”宣传短视频,发布首张长者饭堂地图和居家养老服务办事指南、政策推文,提供养老服务站点查询及养老政策线上咨询;依托全覆盖建成的18个街道颐康中心,提供优质、贴心、便捷的居家养老服务及养老政策线下咨询,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政策宣传。全年发布推文39篇,发放宣传单张超过3万份。二是需求直联。成立越秀区养老服务联盟、认知症照护联盟和首个街道级(洪桥街)长者饭堂爱心联盟,组建18个为老服务志愿队,通过搭建养老服务信息沟通和对接平台,聚焦“养老+医疗”“养老+慈善”等多个“养老+”领域,吸纳广州开放大学等22个成员单位,全覆盖设立街道老年学堂,成立全市首个“康养粤菜”进社区推广示范基地,组建“省中医院——越秀区医养联合体”,推动大德路中医康养片区升级“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医院”医养融合全链条服务。坚持问需于长者,发动党员干部开展“三个一”服务,入户为长者送一次餐、听一次意见、提一项建议,累计下沉党员500人次。三是服务直达。围绕长者最为迫切的就近用餐、营养配餐、经济便餐的“一餐饭”诉求,通过盘活公房、机团共建等方式增设助餐配餐点,举办“寻味越秀——长者饭堂擂台赛”,邀请36名长者担任长者饭堂体验官,发起网络投票56.63万人次,开展“九九重阳敬老爱心餐”微心愿活动,募集善款可供长者免费用餐5万餐次,就餐长者同比增加173%,满意度96%,长者饭堂提质增效工作被省民政厅指定为全省示范项目,获推荐在华乐街长者饭堂举办“广东‘民声热线’访谈室”之“关爱长者 幸福‘食’光”直播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4万人次。

  三、2024年工作计划

  接下来,区民政局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围绕区委全会确立的“激活、优化、疏解”三大策略,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越秀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打造高能级‘国际大都市核心区’”总目标,促进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越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为民政领域“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五大工作体系建设提供越秀智慧。

  (一)做严做实基层党建工作,在强化党建引领上走前列。坚持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民政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在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持续推动防风险、补漏洞工作落实落细,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越秀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做细做勤年度重点工作,在履职尽责担当上走前列。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大救助、大养老、大儿童保障、大慈善、大社会治理”等民政主责主业继续谋新篇、开新局,努力交出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答卷”。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城中村”走访调研,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激发转制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活力,助力“城中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安全检查。坚持“三管三必须”原则,紧盯前期检查发现问题多的,以及基础较为薄弱、周边环境复杂、防范意识不强的民政服务机构开展“回头看”检查,防止安全隐患反弹回潮。

  (三)做新做深五大工作体系,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前列。实民生兜底保障畅通社会救助受助和施救渠道,强化主动救助,推进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无缝衔接转办,打造更多“温暖越秀”救助品牌。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持续推进长者饭堂提质增效,优化提升颐康站点服务功能,链接更多三甲医院扩容医养联合体,结合康养街区、智慧健康养老打造更多“优养越秀”养老品牌。大儿童保障能力。持续深化“四个一”工作机制,依托“牵手+”计划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完善“护苗联盟”助童公益平台建设及品牌提升。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持续擦亮“越秀善行1+1”慈善品牌,谋划开展“慈善+文化”“慈善+运动”等“慈善+”项目,创新服务困难群众的方式方法,打造更多“善行越秀”慈善品牌。深化社区治理创新。继续指导马庄巷社区等47个社区完成“和谐社区”创建,在全市率先实现“和谐社区”全覆盖。

  (四)做优做专民政专项事务,在当好为民表率上走前列。加强社会组织监管。持续推进社会组织党建摸排和组织建设“双同步”,强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综合监管,深入开展社会组织领域各专项行动,推动社会组织规范有序发展。优化婚姻登记服务。围绕婚俗改革试点主题,在七夕等传统节日邀请社会名人为新人颁证,弘扬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打造浪漫温馨的越秀特色婚姻颁证服务。延续越秀地名文脉。全面排查“有路无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等情况,持续开展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维护更新,擦亮越秀老地名文化名片。加强流浪人员救助。深化“4+2+N”政社联动机制,持续开展街面流浪人员巡查救助,推动老城区有“颜”有“序”。促进福彩事业发展。指导各街道做好福彩户外销售亭选点,在现行政策框架下探索多渠道、多途径灵活销售方式,筹集更多福彩公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