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六榕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4455365268H/2024-00004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六榕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4-01-18
名称: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六榕街道办事处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1-1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六榕街道办事处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18  浏览次数:-

2023年,六榕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法治广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工作要点任务,高度重视街道法治建设工作。现将我街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本单位法治建设组织领导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着力强化政治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工委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工委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区相关工作安排。2023年以来街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学习13次法治建设相关内容,确保学习到位。三是强化工作要求。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行政执法、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难点问题,按实际情况调整各工作委员会成员,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能力。


二、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六榕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将法治建设纳入街道年度工作计划,始终把法治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列入重点学习内容和机关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二是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做实做细法治建设工作。街主要领导坚持对重要工作和任务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并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领域的依法行政工作及时部署、及时督促,切实把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体现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三是全面实施《法治广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广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及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任务,落实好市、区相关工作任务和安排。


三、创新法治建设思路,创建六榕特色法治示范街道


六榕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情况,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市、依法治区工作要点,以“党建引领、平台支撑、项目惠民”为创建思路,深入开展具有六榕特色的法治示范街道创建,形成“一中心”“双平台”“三项目”的创建格局,努力打造基层法治建设“六榕样本”。一是加快“一中心”建设。作为广州市综治中心提档升级行动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六榕综治中心建设,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入驻集中办公人员5名,已处理信访事项341宗。整合综治、公安、司法、律师顾问等政法主要力量,融合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争议调解中心等功能,搭建集矛盾纠纷化解、法律咨询服务、社会心理服务、视频监控研判、治安巡逻防控为一体的综合指挥平台,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完善“双平台”搭建。采取“政府服务+专业团队”的运作模式,结合街道实际进一步推动六榕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刘穗珊物权保护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平台“双平台”融合发展,群众只需一站即可享受“双平台”便捷服务,有效拓宽公共法律服务的路径和水平。三是优化“三项目”服务。聚焦“民间纠纷调解”“重点人群帮教”“普法宣传教育”三个惠民服务项目,落实“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创建重大疑难纠纷街所联动化解机制,形成强大矛盾调处合力。六榕街成功通过广州市第二批法治镇街培育验收,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获评广东省“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第三期示范单位。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年来,我街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全街上下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普法宣传深度不足。目前街道、社区通过宣传栏、电子屏、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普法活动,普法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但普法深度还有待提升,法治文化融入社区还不够,部分普法宣传过于理论化,形式较为单一,未能引起群众的重视。二是部分工作人员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尽管已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法培训力度,但因社工、合同制人员等流动性较大,难以及时对新进人员进行学法用法培训,导致队伍建设中还存在法治意识薄弱的环节,部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够高。


下一步,一是做好宣传引导,增强普法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在继续广泛传播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培育广大居民群众的法治理念和法律信仰,切实把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将业务培训与学法培训相结合,及时对新入职人员进行法治教育,提高其对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与敏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