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4007496555X/2019-00053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成文日期: 2016-02-10
名称: 越秀区城市管理局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19-12-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越秀区城市管理局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9-12-21  浏览次数:-

    

   201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城市管理,深化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市环境。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创文”“创卫”为抓手,大力开展环卫保洁、市容燃气、爱国卫生工作,持续抓好六乱整治、违建查控、广告招牌清拆和燃气等执法工作,辖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各项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按照区统一部署,做好局机构改革工作。

一是圆满完成机构改革工作。根据上级工作部署,认真谋划、迅速组建新的越秀区城市管理局,并根据新组建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情况,完成各内设机构、直属机构人员岗位安排。二是做好直属中队和街执法队机构编制调整工作。按照区编办《关于调整区城管局直属中队和街执法队机构编制的批复》(越编字﹝201546号)的文件要求,组建北京街执法二队、流花街执法二队、人民街执法二队,成建制移交北京街、流花街、人民街,并完成38名城管队员移交街道相关手续。三是编制部门权责清单。根据《越秀区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制度工作方案》(越委办﹝201552号)要求,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10个类别,对本部门现有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梳理,逐项列明职权名称、职权依据、对应责任等内容,汇总形成部门行政权责目录,按时报送区编办审核。

   (二)精心谋划部署,统筹推进全区城市管理工作。

一是协调召开全区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根据区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安排,于33日协调区城管系统各单位召开了2015年城市管理工作动员会议,在全面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区城市管理面临的形势,理顺城市管理工作思路,全面部署了2015年度城市管理工作任务。下半年,先后五次协调召开区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区推进“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工作,均圆满完成会务保障任务。二是统筹推进高架桥底专项整治工作。2014126日开始,协调区城管局(区城管综合执法分局)、区建设和水务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民政局、区交通局及各街道办事处,对区辖内立交桥、过街人行天桥、高架桥桥面、桥外立面、桥底存在的脏、乱、差问题,集中开展了综合整治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按照区委区政府一桥一方案的整治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集中整治立交桥底脏、乱、差工作方案》。三是扎实做好城市管理示范路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检查各单位工作进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并及时给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和建议。根据区领导的指示要求,先后两次协调相关单位到白云、天河考察学习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做法,全力推进区城市管理示范路创建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四是起草印发了城市管理重点工作文件。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先后起草《越秀区关于落实干净整洁平安有序要求整体提升全区城市环境的实施意见》、《越秀区创建城市管理示范路工作实施意见》、《环市路创建越秀区城市管理示范路方案》,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分别于3月和4月份印发给全区各单位执行,并指导相关街道办事处制订了具体实施计划。五是牵头开展《越秀区城市管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回顾整理了区“十二五”期间城市管理工作开展及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对接市城管委了解广州市“十三五”期间的工作安排,协调委托专业机构编制《越秀区城市管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事宜,收集整理十二五期间区城市管理相关文件资料,为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资料,先后两次协调召开了座谈会,每周定期跟进了规划起草工作。目前,已编制出第一稿。六是组织推进了历史城建项目的结算工作。协调市建委、市城投集团及参建企业等相关单位,全力推进历史城建项目的结算工作。

(三)灭蚊、病媒生物防治为抓手,统筹推进巩卫、控烟等各项工作。

   一是登革热疫情总体形势好,防控工作落实到位。截至1116日,全区累计报告6例本地感染确诊病例,8例疑似病例,5例输入性病例,与去年相比降幅巨大,今年防控工作成效明显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越秀区病媒生物防制执法处罚工作流程。征求卫计、城管执法、各街道及有关单位的意见,于8月份下发了《关于规范病媒生物防制执法处罚工作流程的通知》(越爱卫[2015]7号)。三是加强培训宣传,立足实际,狠抓具体工作落实。为提高病媒生物防制人员的技术和业务水平,1月份,区爱卫办委托广州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组织各街道消毒站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广泛发动辖内各单位和居民参与,派发宣传资料47万份,入户检查45.54万户,清理积水6.858万宗,疏通沟渠46万米,清理沙井3.3万个,堵塞鼠洞4700个,安装灭鼠屋1.2万个,扎实做好防控基础工作。

(四)广告招牌、燃气管理为主线,推进相关工作开展。

   一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常务会议关于“将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具体实施,包括户外广告公开出让组织工作及行政审批工作等逐步下放给各区(县级市)”的精神,自201571日起,承接《广州市第一批中心城区重点商圈和景观提升区域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以下简称《第一批设置规划》)中有关设置规划、公开出让、行政审批、违法拆除、日常监管等工作。根据《第一批设置规划》的要求,及市城管委建议,从北京路商圈初步遴选出10个地理位置优、经济效益高、广告影响力大的点位,作为区户外广告公开出让的“先行先试”点位。截至1110日,我区共办理临时户外宣传品审批业务171宗,招牌备案31宗,工地围墙户外广告设置1宗。二是强力推进城中村“三线”整治工作。制定《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三年工作方案》(2014-2016年),积极协调单位全面梳理和整治城中村管线乱象,清理老化电线、电话线、网线和有线电视线路,规范线路架设和布线,实现强弱电分离,弱电进盒(套)。三是加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提高临街商铺的责任区制度及责任书签订率、对各街道的环境卫生责任区告知书签定情况进行摸查统计,全区共有1.75万门前责任户,签订率达90%以上,并督促街道城及时更新补漏。四是政企合力推动管道燃气“全覆盖”工作。截至12月底,“全覆盖”任务316个地管项目已全部完成,敷设地管12907米,开挖修复路面2.3万平方米,率先在全市基本实现管道燃气全覆盖。五是规范瓶装液化气管理。在日常安全检查基础上,吸取天津“8·12”特大爆炸事故、“10·10”安徽芜湖爆炸事件的惨痛经验,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全年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检查工作,共出动370多人次,检查、复检了餐饮业630家,对45宗高危管网整改情况“回头看”,“滚筒式”检查三级供应站90次,发现流动私换气点20个(已向各街道通报并督促整改),查扣处置违法重瓶238个;派发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宣传单1000多份。查处利用燃气车辆违法销售燃气案件12起,立案查处超标准积压液化石油气瓶案件6起,行政拘留非法经营人员5人,指导和协调7个街道执法中队查处整治燃气违法行为11宗。

   (五)改革效果显现,环卫保洁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重大活动卫生保洁任务完成出色。圆满“广府庙会”、迎春花市、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横渡珠江、广府嘉年华活动、国庆节、重阳节、文明城市复审等活动的环卫保洁工作。二是重要区域环卫保洁保障到位。局作业中心专门安排了一个保洁班组,8名工作人员,开展珠岛宾馆的卫生保洁工作,安排一个保洁班组,24名工作人员开展对人民公园的卫生保洁工作,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来信表扬。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全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截至11月底,各项整治行动参加人数为15970人次(包括机团单位、店档主、学生、志愿者等),出动各种车辆2822台次,清理卫生死角、年花盆桔、杂物等11842吨,冲洗马路和人行道、小区、庭院、广场275万平方米,清理绿化带等公共场所192133平方米,清理环境卫生死角279处,达到了预期效果。四是强化绿化带地段保洁水平。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指示要求,积极与区园林绿化局对接,20157月,我局接收了除东风路、环市路(市园林局保洁范围)以外的主干道路绿化带保洁作业,共接收绿化带保洁面积162070.94平方米,接收后,辖内绿化带内卫生质量明显提高。五是落实关爱措施,环卫工人人心向稳。区下发《越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卫用房建设配置工作的实施方案》,切实解决环卫工人喝水难、热饭难、休息难等突出问题;通过建立环卫工人之家、环卫工人驿站,为全区环卫工人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娱乐环境。截至1231日区城管局、各街道办事处建成环卫工人驿站44个。

(六)扎实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扎实推进创建全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各项工作。各街道将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摆到全区工作重要位置,细化工作任务,层层抓落实,所有街道均通过了市城管委的检查验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强化宣传引导。以“越秀区垃圾分类网站”为宣传平台,开展减量回收技巧民意征集和评比活动,进行分类方法、定时定点投放的宣传、监督和引导;以华乐街垃圾分类科普宣教馆为示范,强化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共建绿色低碳家园”、“垃圾分类齐参与、携手共建生态城”等主题的“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系列宣传实践活动,成功创建“环境友好家庭”21.9万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等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强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牵引带动作用。三是创新机制,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推行定时定点模式。设置1434个定时分类投放点、706个误时分类投放点、582个有害垃圾收集点,至2015年底全区222社区非物业管理小区全部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方式。加大机团单位指导督促力度,全区51个肉菜市场、397个机团单位、10个公园、120个花店全部实现干湿分类投放收运。开展在垃圾定时投放点和临时收集点二次精细分类,对不按要求实行垃圾分类的机团单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落实分类主体责任。2015年越秀区填埋和焚烧垃圾量36.64万吨,分类出餐厨垃圾量4.34万吨,回收废玻璃、废木材等低质可回收物0.65万吨,推动垃圾减量4.2%,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减量2%任务。制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对全区710名再生资源回收队伍规范管理,做到“七统一”(统一培训、标识、服装、发证、量具、车辆、指导价)和“四规范”(规范服务项目、标准、用语、地点)。全区共设置910个再生资源回收点,实现可回收物全覆盖。平均每月回收利用再生资源1.8万吨,占垃圾总量的34.74%,回收率达80%以上。建立源头减量激励机制,以废玻璃、废木质和餐厨垃圾等低值可回收物为切入点,制定低值废弃物分类回收指引,全区建有24间废玻璃回收板房,22个废木材收集点,4个社区垃圾综合减量站,每月回收废玻璃240吨、废木材210吨,就近处理餐厨垃圾1200余吨。

   (七)制定计划方案,统筹开展违法建设、工地管理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一是年初牵头起草了《2015年越秀区生产储存经营场所违法建设查处工作计划》(联席会议办〔20152号),并经区政府批准下发各街道执行。计划明确了以生产储存经营场所违法建设为重点,每个街道查处10宗以上或2000平方米以上违法建设的查违任务。二是牵头拟制《越秀区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越府办[2015]53号),深化组织全区开展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工作。2015年,全区共拆除违法建设274宗,拆除面积约18520平方米,其中含新建违法建设167宗,面积5439.16平方米,各类有关行政执法案件共罚款3789659.23元。三是拟制《越秀区城管局“住改仓”违法行为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全区城管执法队对前期查处的涉违建“住改仓”违法行为进行复核,同时开展排查整治,并建立日常巡查机制。截至目前,全区共查处整改涉违建“住改仓”44宗,整改面积1691.9平方米。四是强化业务指导,加快案件查处进程。今年以来,共发出《中队报告审查意见》71份,《案件审理意见》79份,全年现场业务指导80多次,有效指引执法队依法查处案件,有力助推了我区专业市场整治和经济转型升级工作。五是加强工地管理,指导各执法队严查工地施工违法行为。开展建筑废弃物排放与运输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和工地违法行为专项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67人次,车辆64架次,对全区65处在建工地(其中出泥工地共15个)进行了全面巡查检查,指导属地执法队严查违法行为。六是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区政府15126次常务会议关于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的要求,牵头起草《越秀区查控违法建设网格化工作暂行办法》、《越秀区违法建设拆除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和《越秀区城管局违法建设拆除工程管理操作细则》,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下一步将报请区政府批准印发,为各街组织查违工作提供进一步的规范化执法指引。

(八)迎难而上,持续保持市容类执法高压态势。

今年1月至12月,全区共组织“六乱”整治和专项行动848次,出动执法人员17000余人次,整治和查处市容环境违法行为5万余宗,共罚款1023892元。清拆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和招牌210宗,清拆面积合计7825.59平方米。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燃气检查20余次,查处利用燃气车辆违法销售燃气案件3起,立案查处超标准积压燃气案件1起,交办需查处整治燃气违法行为15宗,行政罚款18000元。

一是顺利完成重大活动期间、重点区域市容类执法保障任务。完成春运、迎春花市、广府庙会、龙舟赛、横渡珠江、伊斯兰教开斋节、重阳节、广府旅游嘉年华等重大活动的执法保障工作;持续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流花地区站西商圈整治、登峰街宝汉地区整治,相继开展“放心早餐档”整治、六榕街将军东地区整治、登峰街云泉路、蒲涧路整治、人民街一德商圈整治、矿泉街广园西路整治、人行天桥过街隧道车站站场及地铁出入口整治等工作,深化“公安控人、交警控车、城管控物”的执法模式,解决市容环境秩序的突出问题。二是开展区、街两级公安城管联合执法行动。今年累计开展联合执法659次,街道派出所现场处置16起暴力抗法事件,刑事拘留暴力抗法人员1人、行政拘留7人。三是大力整治违法户外广告招牌。先后开展了登峰街宝汉地区、机场高速沿线及第一批规划范围内违法户外广告招牌整治工作,清理了机场高速沿线、北京路商圈、沿江路等一批违法户外广告招牌,同时加强对已整治范围的巡查监督,对重新上画的广告及时交办。今年共拆除违法户外广告和招牌200宗,清拆面积合计5945.44平方米。四是扎实推进燃气执法工作。根据市城管委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燃气执法行动,积极协助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燃气安全大排查工作,重点对无证经营和燃气流动销售加大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市民的用气安全。针对一线执法队员对燃气执法业务不熟悉的问题,专门制作并下发了《关于利用燃气运输车辆及摊点无证经营燃气的执法工作指导意见》,为各执法队在燃气案件执法过程中,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五是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执法工作。《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市府令第124号)自201591日实施后,局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执法工作的通知》,为各街执法队提供执法指引的同时,要求其积极配合街办事处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定期安排执法队员深入社区开展执法检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六是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越秀区和荔湾区共建平安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的实施方案》、《越秀区人行天桥城市管理实施方案》,草拟了《越秀区公安城管联合执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征求区公安分局的意见。最后商定先在光塔街、登峰街进行试点,再总结经验逐步向全区推广。

(八)加强法律法规适用培训指导,提高依法办案质量。

全年共申请区府强拆案件22宗,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4宗,应对行政诉讼案件52宗,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5宗,组织各类培训约1600人次,下发各类学习培训资料3500多册。

一是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结合各街执法队的实际执法业务需求,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到六榕街执法队、华乐街执法队、大塘街执法队、北京街执法二队和直属中队等进行业务培训和解疑答疑。二是加强城市管理新法律法规和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积极组织了《广州市城乡规划条例》业务培训;《广州市餐饮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办法》业务培训;《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业务培训;组织我局人员、各街道办事处分管城管工作的副主任、各街执法队队长和业务骨干约140人开展严查严控违法建设专项业务培训;组织116位队员举办执法信息系统专项操作培训班;组织一期广州市违法建设查控监控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培训班等等。三是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全年年共办理行政诉讼案件52宗,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5。四是规范案件审查,严把案件的法规适用关和程序关。今年共审核各类执法文书450份,确保发出的执法文书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和文书格式严谨规范,避免因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和格式错误引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维护执法文书的正当性与严肃性。五是梳理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方面权责事项清单。经梳理我局目前行使行政处罚事项共346项,行政强制事项18项。通过权责事项的梳理,有利于规范政府权力的运行,做到权力法定,权责一致。

(九)提前谋划,抓好公共设施建设维护、招标管理工作。

一是按照区公共设施2015年度工作计划和市城管委要求,对局养护所管理在册登记的182座公厕进行技术排查,选定公园前、周木街、海印桥侧等8座公厕列入今年立项进行升级改造的项目。将辖内的东风西、海珠北、横枝岗等14座垃圾压缩站的地面、墙面、屋面、水电、除臭设备等进行维修改造,维修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二是根据市城管委对我市垃圾压缩站升级改造工作要求,配合市政府、市城管委重点工程、深入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大沙头站、东风小区站等4座垃圾压缩站分类收运升级改造工程的收尾工作;推进小石街垃圾压缩站升级调整各项工作,制定《关于小石街垃圾压缩站升级调整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路线图;多次协调规划、国土、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对选址工作进行研究,确定垃圾压缩站建设的场地。配合市城管委开展大型多功能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规划方案等工作。主要提供与局尤鱼岗环卫停车场相关的数据资料为下一步的改造情况做好基础性准备。三是参与城市建设开发和旧城改造规划项目中有关城市管理设施配套的新建公配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四是配合做好广州北京路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重点设计改造公厕8座,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改造后的每座公厕在管理上都配备了相应的便民措施,如免费提供厕纸、洗手液、配备干手机、安装电子空气净化器等。通过改造公厕设施,为市民营造一个方便舒适的如厕环境。五是高标准完成招标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全年圆满完成了车队车辆配件、车辆保险、高压电动清洗车、环卫作业工具等10多项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

(十)完善制度机制,做好巡查、监督工作。

一是《越秀区城市管理综合督查工作方案》,完善巡查记录资料,制定双休日、节假日巡查工作计划、安排巡检值班表,采取一事一交办、日查日交办、月度综合检查的办法,强化对各街道的检查工作,动各街道加强城市管理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二是加强一、二类区域和四路两片的主次干道、重点地区、服务窗口、商业区域、中小学校校园和医院周边、立交桥人行天桥底、示范路、地铁站出入口等场所的市容市貌和城市管理秩序的检查,截至1110日,共发现问题669宗,发出交办函237件,整改回复率100%三是协调街道建立良好沟通渠道,对巡查问题力争第一时间解决,提高工作效率;对领导巡查发现、上级督办、媒体曝光、日常巡查督办以及群众反复投诉的问题,及时进行抽查回访复查。四是实施网格化管理与机动巡查相结合。将全区18条街道和主次干道划分为若干个网格,落实到市容所巡查人员,每月重点对街道2个社区加强检查。五是按照专项整治要求,配合完成142个校园周边、68座高架人行桥底和21个地铁站98个出口、示范路创建、六乱、五类车等城市管理专项整治工作。

(十一)加强投诉转办,扎实做好信息化城管和信访维稳工作。

一是顺利完成12319投诉电话并入12345政府服务热线工作。按照上级要求,71日起,城管监控指挥中心根据12319并入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情况,不再对群众电话投诉的城管案件进行跟踪,转办。201511日至630日,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共受理各类投诉案件25083宗。71日后,巡查督导发现问题2176宗,视频监控立案1349宗,城管通上报问题6512宗,市12319转办案件385宗。二是完成视频监控系统高清升级改造。共升级改造100个高清视频监控,是全市第一个完成视频监控系统高清升级改造的区。同时,8月份将区公安分局1591个视频纳入共享范围,增加了城管视频监控覆盖率,进一步增强了我区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设专人专岗电话回访。在原有人工电话回访的基础上,增设电信语音自助回访系统,增强电话回访案件的时效性。五是加快信访建章立制工作。机构改革后,梳理整合原城管局和执法局信访工作有关规章制度,规范信访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六是筹备系统并账事宜。根据区应急办的要求,将12345政府服务热线系统中原区城管局、区城管执法分局账号进行了合并,在局账号下设置各科室、直属中队、基层单位分账号工作。七是认真办理群众信访工作。区城管局、城管执法分局两局全年共收到各类投诉案件合计1477宗,回复率达100%八是高度重视敏感时期和敏感事件维稳工作。认真开展维稳工作,及时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城管队伍的稳定。

(十二)加强教育,强化监察,树风清气正城管新形象。

一是制定下发《区城管局深入纠正“四风”防治问题反弹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动员大会。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开展以“学习遵守党章 践行三严三实”为主题的大讨论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心得体会。党委中心组在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局副处以上干部分3个专题,分别对“严于修身”、“严于律己”、“严以用权”开展学习研讨。二是开展正反典型宣传教育。强化正面教育,以先进典型为镜,大力宣扬先进典型的事迹,引导干部职工学习其爱岗敬业、认真履职、敢抓敢管、敢于担当、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以身边违纪违法案件为戒,于116日召开全区城管系统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案件情况,开展警示教育,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深刻汲取教训,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三是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认真办理信访举报事项,严肃查处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强网上监察案件办理情况的督办。对出现的监察异常情况及时跟踪处理,通过电话或OA网提醒、督促相关街执法队对异常案件做自查纠错处理,对处理不及时、不认真的发督办通知书或监察通知书予以督办。四是推进扶贫扶助工作。开展与徐闻县龙塘镇黄定村和东角村的对口帮扶工作,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在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村民及村集体经济收入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帮扶成效,顺利通过了上级的考核验收。此外,加强与清远市清城区城综局、连南县城管大队沟通联系,定期开展城管执法业务交流活动。五是开展自查自纠。局全体党员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党章等党内规章制度、国家法律、党的优良传统,通过自己找、同事提、上级点等方式,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形成了台账,一项一项整改。通过教育,局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201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局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待提高,垃圾分类源头激励机制有待健全,城中村管道燃气覆盖及非居民用户管道燃气工作力度有待加大,部分领域执法难问题比较突出、执法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等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开拓创新,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解决。

三、2016年工作计划

2016年,局将继续围绕“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抓好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城管工作新局面。

(一)继续推进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建设。着眼于越秀作为省市“窗口”和城市“中心”的特殊区位,以城市管理精准精细为指向,优环境促发展,深化治脏、治乱、治违,使全区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城区更加平安有序、服务更加便捷优质,努力打造品质城市示范区。

(二)进一步巩固垃圾桶点专项整治的成果。严格按照局制定的《越秀区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停放装车点管理办法》,对全区垃圾桶停放点达到“安全隐蔽、整洁环保、停放有序、规范管理”要求。指导和协调车队及道路作业单位、环卫站,推进垃圾“公交式”收运工作,落实重点路段垃圾桶的更新。

(三)力争提前完成管道燃气施工任务与用户发展“双指标”。2016年是广州市管道燃气三年发展计划的收官之年,根据2015831日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将管道燃气纳入到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内容,用好、用活市财政补助,以城中村管道燃气发展为突破口之一,促进“双指标”的早日完成。

(四)打造全区燃气便民服务部的示范点,加大瓶装气供应黑点的整治力度。贯彻落实《广州市关于规范燃气便民服务部设置的实施意见》,全面规范我区瓶装液化气供应市场,增设燃气便民服务部,缓解部分老城区瓶装液化气供应站点不足问题。在登峰街选点增设一处三级供应站或便民服务部,打造我区燃气便民服务部示范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联合街道、质监、安监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行动,针对城中村等瓶装气供应黑点突出的区域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市场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加强钢瓶二维码宣传,力求从源头上逐步规范气瓶以及用气的管理工作。

(五)强化指导协调,督促执法队严查严控违法建设和工地违法行为。一是深入开展“三不”专业市场整治、“住改仓”整治和“封闭阳台改为房间的出租屋”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二是积极推行《越秀区查控违法建设网格化工作暂行办法》,严格落实巡查制度,指导属地执法队及时发现控停新建违建,以“大都市鞋业城”等大案要案为重点,做到违建“零增量、减存量”;三是工地管理巡查制度化。加大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噪声污染和工地扬尘行为的执法力度,建立完善夜间执法机制,结合工地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工作的推进,继续通过视频监控,加大对工地夜间违法超时施工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区城管局余泥所、区建设局等单位的联合联动执法,全面遏制工地超时夜间施工行为。

   ()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六乱”整治工作。加强中小学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区域、专业市场及周边、北京路旅游景区、珠江两岸黄金岸线、“四路两片”区域(东风路、环市路和环东山湖片区,中山路、沿江路和环越秀北小北路片区)“六乱”执法工作。

 

 

                 广州市越秀区城市管理局

                  二〇一六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