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白云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为主线,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体系,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充分认识到执法者就是普法者,街道既是国家法律的执行主体,同时又肩负着普法的重要职责,主动将普法宣传融入街道行政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有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白云街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将法治建设纳入全街工作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严格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着力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机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全街干部参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全面依法治国的责任感使命感,以严格的制度要求、严实的工作作风、严肃的责任追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落实落细。
(二)严格依法行政,努力为群众办实事。
一是建设高素质法治队伍。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核心和重点,通过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学法培训、学法考试等机制,组织全街领导干部系统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学法考试参考率和及格率达100%,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用法水平和守法意识。机构改革后,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设2个执法分队,目前在编人员17名,协管员33名,整合执法主体、充实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
二是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效能。强化街、所联动,建立司法所服务街道重点工作机制,定期收集街道各科室、各社区的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分析研判后提供法律指引,例如审阅街道合同、文件是否规范,联系法律顾问参与辖内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针对街道行政执法事项提出相关法律建议等,让司法所法律服务街道重点工作成为常态化机制。今年以来,我街开展诉前联调224宗,成功化解管理纠纷和欠薪重大矛盾纠纷。
三是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团队。街道办事处、综合执法队及各社区均配备法律顾问团队,积极主动参与到政府工作当中,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合同审查、疑难纠纷调处工作中发挥“智囊团”和“护航者”,完善执法业务培训制度、工作日志制作指引、执法操作程序细则、执法普法宣传指引等规章制度。综合执法队法律顾问每周固定三天驻队跟随参与日常行政执法工作,法律支持与行政执法紧密结合并贯穿于行政执法全过程,既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效能,又大大增强了法规宣教效果。
四是严格执法维护群众利益。今年以来,我街共拆除违法建设9042平方米,立案案件98宗,处罚案件73宗,罚款95848元,处理占道经营4010宗、占道广告1688宗、乱摆卖1463宗、占道堆放1768宗;安监中队检查重点场所、重点部位1582家次,发出限期整改告知函446份,进行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行政处罚22宗,处罚金额108760元。开展垃圾分类重点领域监督执法,立案93宗,处罚金额12660元,辖内广九社区垃圾分类示范点接受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场会观摩团现场参观指导及省市主要领导多次调研受到充分肯定,并得到《新华网》、《南方新闻网》、《广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三)共建共治共享,创新社区基层治理。
一是架好夜间接待“连心桥”。在全市首创“夜间接访”机制,将街道驻点领导、机关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社区“两委”、法律顾问等纳入接待团队,每周二晚上7点至9点为固定接待时间,方便干部群众面对面沟通,宣传法律法规,为群众排忧解难。自2014年10月开展以来,街领导班子成员和“两代表一委员”开展“夜间接访”284场次,接待党员群众1756人次。
二是搭建有呼必应“直通车”。深入推进信访事项“四办”工作机制,依托“令行禁止、有呼必应”越秀先锋平台,对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反映的信访事项,分析研判精准分类,对案情较为复杂、缺乏政策依据、化解难度较大的信访事项,充分发动“两代表一委员”、法律顾问等各方力量介处调处,实现急事简事快办快结,繁事难事精办妥结,减少和避免“重复”信访和越级进京上访的发生。今年以来,白云街实际受理信访总量为31件、同比下降20.52 %,6宗国家满意度评价案评价率和满意率达100%。
三是推行社区事务“议事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聚焦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通过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依法依规协商解决社区大小事务,充分听民情、化民忧、解民难。推行多元化调解机制,建立“社区党委+人民调解委员会+警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联动机制,引入各方力量参与调处化解矛盾,顺利推进了小区微改造、老旧楼宇加装电梯、邻里矛盾纠纷等30多件民生实事。
(四)加强法治宣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一是强化普法阵地建设。我街联同区司法局在沿江东路碧道建设打造了法治宣传长廊,利用休憩步行道、立柱、凉亭等设施,将法治元素通过法典、格言、故事、谜语、漫画等表现形式,以橱窗、雕塑、铁艺等造型加以展示,将学法、守法、尊法、用法精神巧妙地融入到四周环境当中。
二是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为扩大普法宣传效果,在法律讲座、横幅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现场宣传活动等传统宣传基础上,我街借助新媒体,在白云街先锋号微信公众号和各社区居民微信群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普法宣传内容,提高居民群众的法治意识。结合“6·26”禁毒日、“11·9”消防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主题活动。近两年来,我街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00多场次、社区法律顾问开展法治讲座90余场、印发各种宣传单张2万余份、覆盖5万多人次。
三是深入不同领域开展普法宣传。推进普法宣传进校园,依托法治副校长、社区法律顾问和综治、公安、司法、应急等部门,为辖内中小学学生上普法课,组织学生参观各类普法教育宣展。推进普法宣传进企业、进场所,以创建“诚信守法企业”宣传活动为契机,深入到辖内企业、场所开展从业人员普法宣传;城管、安监等部门在日常执法巡查过程中,边执法边普法,现场查处违法行为,现场宣传法律法规。推进普法宣传进社区,利用上门走访、社区活动,深入社区群众主动开展普法宣讲,让广大社区居民了解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社区生活环境。
四是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教。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对管理对象、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开展民法典宣传,充分发挥“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驻点律师到机关、企业、社区开展专题讲座20多场次,真正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成为全体社会成员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白云街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法治工作力量较薄弱,街道具体工作人员法治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在应对新问题、新困难面前,创新探索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普法宣传创新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宣传形式以传统手段为主,多数为派发传单和手册等,需要进一步扩宽思路,创新让群众更易接受、更有新鲜感、更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队伍建设,推进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地。为应对改革后更广的执法范围、更严的执法要求、更细的执法标准,我街将以“改进工作作风”和“提升执法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锻造一支更加严谨、更有斗志的执法队伍;加强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考核监督,一方面做好原执法工作,一方面尽快对接上级职能部门,认真学习新执法业务,提高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水平,迅速进入综合行政执法常态管理。
(二)突出重点任务,完成“八五”普法计划。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加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重点突出《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普法宣传,机关干部带头学习宣传实施,走进各领域各行业开展宣讲,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三)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法制教育覆盖。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不断创新形式和手段,努力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好地体现时代特点,传递法治建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