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秀政府网
关注·广州越秀发布
微信公众号
主办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智慧越秀VR旅游平台
网站大数据分析平台
“随心享”定制

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越秀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2-20 09:41:38 文章来源:本网 字体大小:【 A- A A+

各有关单位:

  为构建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深化科技创新发展改革,我局制定了《广州市越秀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广州市越秀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

广州市越秀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2月20日     


附件

广州市越秀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送审稿)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区内科技成果持续产出,创新动能加快转换,但也面临综合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创融合度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薄弱等问题,需要加强系统设计,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转移体系。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有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相关政策和任务部署,加速推动先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产业化,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3年,区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日益完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能力明显提高,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成果转移渠道更加畅通,面向大湾区内城市的技术转移活动更加活跃。

  具体指标:建成若干示范性产业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一批先进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确保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全市前列。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的转移转化动力。

  1.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支持区内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先行先试。为广东省科学院等区内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展转移转化提供便利条件,鼓励试点单位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模式。

  2.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机构。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专业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开拓、营销推广、售后服务。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统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管理,加强市场化运营。

  3.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政策宣讲、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式,积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不断完善内部科技成果转移管理和运营机制,建立职务发明披露制度,实行技术经理人聘用制,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引导专业人员从事技术转移服务。

  4.强化市场需求导向。探索创新区科技项目评审方式,引入投资机构专家参与评审,遴选出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从而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合发展定位,紧贴市场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与转移转化活动。

  (二)聚焦重点领域拓宽转移转化渠道。

  5.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按照“一岗一路一山”的规划,进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高端战略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相关领域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协同联动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等一批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和成果应用转化基地,推动该领域内关键共性技术和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重大关键技术转移扩散。

  6.超高清技术应用领域。围绕5G+4K/8K两大关键技术,充分发挥区内省级重点实验室、孵化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等资源,推动前端设备关键技术研究。聚合花果山片区龙头企业资源,进行数字内容创作创新,以花果山超高清视频产业特色小镇为载体,打造全球超高清视频演示展示中心,加强5G+4K/8K技术应用、展示、体验。响应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中外科技创新平台,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实现国际先进技术的应用转化。

  7.临床医学领域。支持区内三级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开展设创新药物临床试验,推动罗氏制药与中山肿瘤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以临床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创新中心,探索建立国际产学研创新合作机制与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争取重点领域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越秀。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充分发挥生命健康产业技术转化中心、中山大学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中心等平台载体作用,推动区内健康医疗协同创新专项成果的承接转化。

  8.中医药领域。依托广东省中医科学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医湿症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广州市大湾区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中心,打造产—教—研—医体系,搭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中医院内制剂真实世界研究,强化中医药院内制剂的培育孵化和产业化。

  (三)切实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

  9.拓宽技术合同登记服务。围绕区内重点领域和产业,争取设立专业性的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点或派驻机构,培养熟悉行业特点的技术合同登记服务工作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将把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延伸到技术创新的更多环节。

  10.开展知识产权合作。通过定向对接、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等方式,推动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与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或者平台开展合作,共同开展专利导航、专利布局、专利运营等知识产权管理运营工作以及技术转移专业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鼓励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设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基金,用于专业的成果转化中介服务。

  11.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以区内科技服务示范机构建为典型案例,加强宣传与辅导,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带动更多中介服务机构成为示范机构,争取获得科技服务示范机构建设奖励。

  12.提供数据资源支撑。加快建设超算广州中心越秀分中心,充分发挥超算中心计算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区内医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社会研发服务机构提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支撑。

  三、组织与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定位和任务分工,加强政策、资源统筹,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和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合力。

  (二)加强政策研究。认真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尤其是具有突破性作用的改革举措,为开展突破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三)加强示范引导。要及时挖掘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要加强总结推广,发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的带动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关文件下载

浏览次数:-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
您是第 - 位访问者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联系方式

主办: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承办:广州市越秀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040001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2149652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038号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