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府函〔2020〕41号
李雪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广州市旧城区暴雨后水倒灌的问题的建议》(第20202541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越秀区人民政府、市水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原因分析
桂花岗社区位于驷马涌流域,处于较为低洼的地段。驷马涌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全长6.75公里,流域面积约8.5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约9.5平方公里。驷马涌流域横跨白云区、越秀区、荔湾区,其中白云区段、越秀区段均为全覆盖的未截污雨污合流暗渠(越秀段暗渠长3.25公里),荔湾区段为已截污的明涌。驷马涌出珠江处设有澳口污水泵站,在越秀区与荔湾区交界的暗渠处设有彩虹桥截污闸,闸前暗渠污水旱季时通过截污管引入澳口污水泵站,雨季时通过开闸泄洪排入河涌。
由于驷马涌渠箱使用年代久远,排水标准较低,近几十年城市飞速发展,地面基本硬底化、失去透水功能,雨水只能依靠排水系统排放;受中心城区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量暴增等因素影响,驷马涌暗渠断面过小、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导致流花湖东北门以北渠箱壅水严重。驷马涌下游截污干管日常运行水位与彩虹桥截污闸前旱季水位较高,闸前暗涌常年积水,暗渠段淤积严重,部分渠箱被建筑骑压,无法设置检查井,清疏难度大,部分路段收水口不足,过流不及,如遇暴雨排水口顶托易造成桂花岗社区等驷马涌流域周边水浸。
二、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驷马涌流域桂花岗等社区内涝水浸问题,越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开展治理,积极开展驷马涌渠箱清淤、倒灌点专项整治、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和驷马涌清污分流工程,驷马涌流域水环境不断改善,水安全不断提升。
(一)积极开展渠箱清淤工作,增加渠箱过流能力。2014年至2017年3月,市、区联合开展多次驷马涌专项清疏工程。其中,2014年开展应急抢险清疏,对驷马涌流域各支流渠箱进行了彻底的清疏工作;2015年采用第一代机器人对驷马涌桂花岗下游,兰圃公园至中国大酒店段进行清疏;2016年和2017年汛期前,对大北立交泵站的大型沉池及驷马涌下游部分渠箱进行人工清淤,较好地提升了渠箱过流能力。
(二)采取工程措施,提升水环境,保证水安全。按照《广州市总河长令》(第4号)、《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全面剿灭黑臭水体作战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工作部署,补齐驷马涌流域水环境、水安全短板,越秀区同步推进驷马涌流域清污分流(越秀段)和驷马涌流域排水单元达标攻坚(一期)工程。计划2020年底完成主管敷设,2021年竣工。项目实施公共污水管网建设,提升驷马涌流域水质、缓解流域水浸问题;对25个排水单元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修复单元合流管道缺陷,对接公共管网;项目竣工后,进一步减少流域内污水顶托倒灌现象。
(三)实施水浸点、珠江沿岸倒灌点专项整治。2018年,根据我市工作部署,越秀区积极推进辖区防洪排涝工作,对全区低洼地段,内涝点实施专项倒灌点整治。截至2019年4月,越秀区共完成91个排水口加装拍门,避免发生江水、雨水倒灌导致城区内涝现象。
(四)定期开展管网摸查,及时排除隐患。每年3月、9月,均组织市排水公司对辖区排水管网开展汛期前以及台风防御专项检查。今年9月11日,组织市排水公司针对桂花岗社区以及周边排水渠箱实施摸查,根据管网探测仪器以及影像资料显示,未发现渠箱内有明显淤积。
(五)加强市区联动,实施低洼内涝点布防抢险。2018年,为进一步深化推进我市排水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由市水务局牵头,各区政府配合组建广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市排水公司成立内涝应急专业化队伍,对重点内涝点实施专业布防。今年以来,全市共布防3659处,出动专业抢险人员18440人次,抢险车辆3468台次,抢险设备(抽水泵)4562台次,大型排水车175台次,进一步降低内涝风险隐患,减少居民的财产损失。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加大力度做好周边排水管网的疏浚工作,确保排水管网上下游畅顺;二是加强与市排水公司、街道建立联动机制,做好应急响应时的布防抢险工作;三是加快推进该流域范围内的排水单元达标攻坚、清污分流工程进度,减少因截污闸导致管网高水位顶托倒灌积水现象。
感谢您对我市内涝排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2020年9月29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2020年9月2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