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府函〔2019〕114号
尊敬的杨碧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一德路商圈业态品质 打造广府商业文化传统风情街区的建议》(第2054号)收悉。我区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综合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越秀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高度重视一德路及其周边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商旅文融合发展,在市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抓紧推进包括一德路商圈品质提升工程在内的各项重点工作,在助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打造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中走在全市前列。
一、深挖历史资源,推动广府文化核心建设
(一)指导和支持文物的保护与更新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对一德路商圈代表性文物——广州圣心大教堂的保护工作。2016年,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指导下,广州石室天主堂委托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心大教堂保护规划。2017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市财政局等部门,对广州圣心大教堂进行保养维护,目前该文物的保养维护工程已全部完成。二是注重打造特色街道。2019年1月,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会同规划部门制定公布《广州市骑楼街保护利用规划》,将一德路骑楼街纳入保护范围。这一规划将该路段在城市发展中定位为传统特色和活动中心地段,鼓励通过改造置换较低端的商业零售功能,重塑和梳理传统老字号、手工艺等功能,引入文化体验等高端功能,提高路段活力,打造具有岭南风貌的特色街道。三是结合城市微改造,以绣花功夫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一方面保留老城区的历史风貌,一方面通过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注入新活力。加强公共配套,逐步引入民间金融、文化旅游功能,推动一德路地区产业升级,激活历史空间活力,促进一德路商圈成为广州旧城更新的新引擎。
(二)加强商旅文融合,推进文化遗产活化。
目前,我市正在推进以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等为重点的老城区建设,将一德路商圈与北京路文化核心区、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海珠南—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五仙观—怀圣寺一六榕寺历史文化街区等街区发展统筹考虑,以“千年中轴、文化核心、城市客厅”为主题,通过渐进式改造、整体性保护,加大对广府文化核心区内涵的保护、挖掘和活化利用,提升文化商贸区、文化旅游区的文化内涵与品味,使文化导向、文化消费成为驱动力,以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历史名城建设的催化剂与引擎,打造彰显广州个性与魅力、唤醒广州城市记忆的文化地标。
二、紧扣区位功能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发展规划
(一)将传统商业街区提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发改部门紧紧把握越秀作为“广府文化源地”的优势,在牵头编制的《广州市越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充分重视传统商业街区的发展,纲要中包括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传承保护文化遗产、催生商旅文融合新业态、商贸业优质发展、加快城市更新改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内容,加快一德路商圈品质提升是落实该规划纲要的内在要求。
另外,广州市于2018年开展《广州市圣心教堂周边街区详细设计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圣心教堂和长堤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整体优化提升,以商贸展贸、文化旅游、民间金融为核心,促进地区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打造国际性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窗口,目前已完成中期成果。
(二)将传统商业街区提升纳入2019年工作计划。
一是结合广州传统中轴线提升建设,新增一批城市文化符号。把握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试点机遇,深化商圈业态调整和功能升级。开发推广“红色经典游”、“广州古城游”等全域旅游示范特色产品,展现“最广州”元素,丰富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内涵。二是打造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示范区。用好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政策,突出文化主题,挖掘历史元素,加速推进启明、高第街、旧南海、盐运西等历史街区活化提质。
一德路商圈中的圣心教堂是广州和越秀城市文化符号之一,是“广州古城游”的重要节点,包括一德路商圈在内的传统商业街区提升工作已被纳入2019年度工作计划之中。下一阶段,市相关职能部门将以圣心教堂和长堤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整体优化提升,以商贸展贸、文化旅游、民间金融为核心,引导街区内现状功能的渐进式更新,重点发展商业服务、商务金融、文化旅游三大主导功能,促进地区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打造国际性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展示窗口。
(三)落实一德路商圈专业市场规范整治工作。
广州市商务局编制的《广州市加快推进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在严格控制专业批发市场增量的同时,各区按照“转型升级、转营发展、拆除关闭、搬迁疏解、规范整治”五种方式分类处理,对辖区内市场“一场一策”推动转型升级和非主城区功能疏解工作,逐步优化整合现有专业市场布局,其中包括了对一德路商圈的规范整治工作,明确规定2019年完成对一德路商圈5个专业市场的规范整治工作。
三、活化历史遗迹景观,配套延伸产业附加值
(一)策划开展文化活动。
为提升一德路商圈文化品质,越秀区积极策划、举办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如“小巷庙会”、“越秀区幸福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广府文化代言人系列海选活动等,采取文艺演出、非遗展示、互动游戏等多元化活动方式,努力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商圈文化活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激发文化市场新活力。
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举办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世界美食城市联盟春季会议、广州国际美食节等重大赛事活动,擦亮“食在广州”品牌;支持开发岭南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丰富“花城看花,广州过年”活动内涵,望造广州特色节庆品牌,稳步推进我市商旅文融合发展。此外,我们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着力培育文化市场,积极引导市民文化消费。进一步擦亮迎春花市、广府庙会、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等本土文化品牌,推动北京路、环市东、中华广场等重点商圈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整合区域内丰富的商业、文化、旅游资源,策划开展IP活动,打造商旅文体验消费综合体,创建国际消费城市示范区。
四、加快转变交易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一)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借助以越秀区为试点建设的广州专业市场公共服务平台应用这一契机,引导一德路等区域的传统市场积极应用该平台,并与订单易、代叔仓配、凯翔物流等平台企业对接,发展“线上+线下”模式,积极分离大宗物流业务,推动传统市场仓储模式转型,以“互联网”为抓手引导市场创新经营模式。截至2019年4月30日,平台已实现605个专业市场及10万多个商户上线,累计网站访问量73.8万多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8.1万人。
(二)推动一德诚信平台建设。
2017年3月,一德诚信平台建立,平台共纳入监管商家2150家,商品标签85000个,全面覆盖14个专业批发市场。先后支持其开通“一德诚信平台”微信公众号、还有官方微博号和官方自媒体号,全景展示一德商圈诚信体系建设成果。帮助商户牢固树立“诚信至上、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督促商户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为一德路商圈塑造区域形象,打造诚信品牌,引领全市专业市场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发挥积极作用。
五、全面落实“非仓改仓”整治,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立足老城区“非仓改仓”房屋产权和租赁合同关系复杂等现状,以机团单位为抓手,重点对人民南周边地区国有企业单位公有房“非仓改仓”问题进行排查整治。以重点区域、重点市场为突破,通过电商平台联动仓储、物流、金融等服务,解决传统市场的“三现”交易模式,促进传统专业市场率先开展商流、物流分离。同时,通过推动中心城区传统批发市场与专业物流园区对接,通过现代信息化物流和仓储技术支撑,引导仓储物流功能向专业物流园区集聚,促进市场集聚区域的仓储物流与市场现址逐步分离,促进非核心区功能疏解,提升城市品质。督促相关国有企业单位规范公有房屋租赁行为,变更房屋用途或开展经营活动按有关规定报批,大力督促机团单位“非仓改仓”行为进行整改提升,对过期临时建筑及时进行拆除。
今后我们将持续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打造,持续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深入推进一德路商圈品质提升工作。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一如既往地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答复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2019年8月23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秘书科 2019年8月2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