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委员会搭平台,越秀农林街带着医学大咖进社区
发布日期:2023-05-10 09:24:18 文章来源:南方+ 字体大小:【 A- A A+ 】
“鼻出血应当如何快速处理?”“卡了鱼刺喝醋有用吗?”“如何提高平衡感从而预防跌倒?”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健康小问题,如果处理得不科学,很有可能给老年人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这是农林街公共卫生委员会开展的老龄健康管理进社区系列活动现场的一幕。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街道是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高达24.72%的“银发”街道,为提升农林街道银发群体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群众的水平,5月7日,农林街公共卫生委员会开展了老龄健康管理进社区系列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老年医学科、农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3位专家走进社区,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耳鼻喉科常见问题处理、预防跌倒等生动实用的讲座,专家与老年人们开展问题互动活动现场准备了精美的小礼品,活动现场异常热烈,爷爷奶奶们学到了很多健康护理知识。13位专家开展了一对一的现场健康咨询指导,老年人们可以在活动现场测血糖、量血压,也可以与医学大咖们“零距离”咨询用药、健康护理、疾病预防等问题。
81岁的邹奶奶患有高血压,在服用药物后依然无法将血压降至正常值,她很想知道是不是自己降压药摄入不足的原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洪华主任详细询问了邹奶奶的身体状况和既往用药情况,建议她保持良好心态,减少钠盐摄入,平衡营养膳食,控制好体重,同时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进一步明确诊断,便于下一步合理用药。
92岁的陈奶奶则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时常跌倒,在咨询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的何文主任后,她掌握了平衡感训练的小方法,帮助自己提高平衡能力。
住在农林东路的何奶奶今年已经89岁了,去年12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住进ICU,经过治疗后,老奶奶现在在家人的护理下进行康复性治疗。但家属由于健康护理知识、康复知识有限,对老人家的进食、洗澡、吸氧、防被褥压疮等护理细节有许多困惑。在本次活动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专家上门为何奶奶提供了详细的康复知识指导,医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家属分享更科学合理的健康护理技巧。
2022年,农林街道公卫委就成为全市首批“五好”公共卫生委员会试点。此次活动把健康管理送到社区,让居民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对常见病的预防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树立起“未病先防”的观念。
“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度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农林街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搭建社区与医院的沟通桥梁,强化涵盖‘机关—医院—社区—网格—居民’五个层面的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总平台,促进五个层面的党建共建共享,为居民身心健康筑起坚实后盾。”农林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打造健康老龄友好示范社区,推进智慧化养老服务,提倡医养结合,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