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今年端午,“非”同“遗”般!
发布日期:2023-06-24 20:12:20 文章来源: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字体大小:【 A- A A+ 】
端午小长假如约而至
为提升广大市民的端午节日体验
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惠民暖心活动
深入开展
我们的节日·端午暨非遗传承活动
为街坊市民奉上一场既具有传统特色
又富有时代气息的端午文化大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经典
近距离 感受和体验非遗的魅力
6月23日与24日两天
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分别邀请
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西关打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苏广伟之子苏英敏
(广府文化推广大使、《天程铜艺》掌门人)
以及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务理事、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广州插花艺术研究会理事黄东文
现场开展非遗打铜和插花体验课
让广大市民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广东的铜器以日用品最多,有盆、炉、盒、壶、杯、镜、锅、碗、筷子到蚊帐钩、纽扣等。本次的非遗打铜活动,吸引了12对亲子家庭参与,让大人和孩子一起手工打制。用锤子在木桩上反复敲击黄铜,看似简单,实际却并不容易,需要经历‘千锤百炼’,让父母孩子们重温昔日的老广情怀,体验粤式匠人精神。”苏英敏介绍道。
而手把手传授插花技艺的黄东文老师介绍道,“中国插花具有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由中国传统插花,中国现代插花及中国现代花艺三大类别组成。2008年6月,中国传统插花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把花与瓶的器型相结合来展示,以花传情,以花明志,着重表现自然美、线条美、意境美和整体美,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景传情、情景交融,充实市民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让青少年成为 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使者
活动现场,孩子们认真观摩
用心与非遗艺术家们交流互动
张张笑脸表现出对非遗文化的喜爱
活动结束后
孩子们还纷纷表示要积极投入
传承非遗、保护非遗的活动中
不断丰富精神生活
为祖国文化的传承发展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端午节期间
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还在市一宫设置了市民体验打卡点
与现场设置的非遗文创市集一道
让广大人民感受欢乐的端午节庆氛围
更好的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瞩目,既是人们对技艺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认识,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非遗进社区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感悟传统文化、体验非遗魅力,同时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让他们成为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使者。”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相关文件下载